甘露二年(前52年),太子刘奭最宠爱的司马良娣病逝,司马良娣在临终之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妾死非天命,乃诸娣妾良人更祝诅杀我。”也就是说,司马良娣是非正常性死亡,是被刘奭的那些姬妾们害死的,当然这是司马良娣告诉给刘奭的,至于事实如何不得而知,但很显然,刘奭相信了司马良娣的话。
所以当司马良娣死后,刘奭一面悲痛于爱妾的死亡,一面又痛恨其他姬妾的狠毒,以至于郁郁寡欢,很快就生了病,生病后的刘奭就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其他姬妾身上,他开始无视这些女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哪个姬妾得到他的召见,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毕竟刘奭又不是一般人,他是大汉王朝的太子,尚没有一个孩子,子嗣一事上自然就得多费心。所以当汉宣帝刘病已听说太子痛恨所有的姬妾后,并没有逼着刘奭宠幸她们,而是让王皇后挑选后宫里能够让太子展颜的家人子给他送去。
王皇后精心选了5个美人准备送给太子,等到太子前来朝拜的时候,王皇后就将5人都叫出来,然后暗中派长御询问太子喜欢哪一个。
刘奭当时根本就没有那个心思,但他既不能违抗汉宣帝的旨意,也不能拂了王皇后的美意,毕竟王皇后并非是刘奭的亲生母亲,而是当初刘病已为刘奭选择的养母。也因此,这对母子之间关系很好,但到底也有所顾忌,不可能真的当作亲生母亲那样在很多事情上毫无芥蒂。“及司马良娣死,太子悲恚发病,忽忽不乐,因以过怒诸娣妾,莫得进见者。久之,宣帝闻太子恨过诸娣妾,欲顺适其意,乃令皇后择后宫家人子可以虞侍太子者,政君与在其中。及太子朝,皇后乃见政君等五人,微令旁长御问知太子所欲。太子殊无意于五人者,不得已于皇后,强应曰:‘此中一人可。’是时政君坐近太子,又独衣绛缘诸于,长御即以为是。”
刘奭
刘奭在丙殿召见并宠幸了这名女子,谁曾想就那么一晚,这名女子就怀了孕,这件事就是太子宫中数年未有的幸事,要知道太子宫中的姬妾不少,少说也有十几个,不少跟了刘奭七八年了,却一直没有人生下过孩子。
不得不说,这名女子足够幸运,幸运的被选中,幸运地怀了孕,甘露三年(前51年),这名女子生下一子,这就是汉宣帝的嫡长皇孙,汉宣帝对这个孩子很是看重,亲自取名为刘骜,字太孙,还经常将这个孩子带在身边。
黄龙元年(前49年),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刘骜被立为太子,刘骜的母亲被封为婕妤,三天后又被封为皇后,这就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王政君(前71年——13年2月2日)。
王政君在还没有入宫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她的与众不同,原本她及笄后就被许配了一户人家,结果没等结婚,男方突然死了,后来东平王(汉宣帝第四子)纳王政君为妾,结果还没等王政君进入东平王府,东平王就薨逝了。“初,李亲任政君在身,梦月入其怀。及壮大,婉顺得妇人道。尝许嫁,未行,所许者死。后东平王聘政君为姬,未入,王薨。禁独怪之,使卜数者相政君,‘当大贵,不可言。’禁心以为然,乃教书,学鼓琴。五凤中,献政君,年十八矣,入掖庭为家人子。”
王政君无疑是幸运的,但她也有属于自己的不幸,即她并不得刘奭的宠爱,她能进入太子宫中本身就属于一种运气,而并非刘奭真正相中,所以刘奭就宠幸了她那么一晚,然后王政君就怀孕了,进而生下刘奭的嫡长子刘骜。
王政君
自从刘骜出生之后,刘奭就渐渐冷落了王政君,但依旧许了王政君皇后之位,也立了刘骜太子之位,只不过随着王政君的失宠,尤其是刘奭的宠妃傅婕妤生下定陶王刘康后,刘奭一度动了易储的心思。
好在有大臣对刘骜的拥护,加上王政君足够谨慎,而刘骜又是汉宣帝生前喜欢的皇孙,所以刘奭到底没有废太子。
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刘奭驾崩,太子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尊王政君为皇太后,这一年王政君38岁。自此,王氏外戚崛起,在汉元帝时期,“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势官满朝廷。”成了一个庞然大族。
然而,不幸的是,刘骜在位26年竟然没有一个儿子,倒不是说他不育,他曾有过四个儿子,其中两个夭折,一个被他杀了,一个被他折腾失踪了,于是没能有继承人,只得立定陶王的儿子刘欣为太子。
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刘骜驾崩,太子刘欣继位,是为汉哀帝,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这一年,王政君64岁。
刘箕子
汉哀帝继位后为排挤王氏外戚做了很多努力,王氏外戚有衰落之像,但架不住王政君活得够久,元寿二年六月初三日(前1年8月15日),汉哀帝刘欣驾崩,王政君迅速夺权,扶立年仅九岁的中山王刘衎(刘奭之孙)为帝,是为汉平帝。
王政君依旧是太皇太后,这一年,王政君70岁,临朝称帝,而侄子王莽秉持国政。
当然,这个时候的王政君年事已高,权力逐渐向王莽靠拢,让王莽有了废立皇帝的能力。
元始五年(6年),汉平帝驾崩,王莽立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嗣,开始图谋篡汉,王政君已经没有能力阻止,只能同意让王莽摄政,这一年,王政君77岁。
王政君
三年后,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王政君掷玺责莽,“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高祖至霸上,秦王子婴献之。至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不与,以威逼之,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但什么都阻止不了,只能痛哭流涕,这一年,王政君80岁,姑侄俩的关系越来越糟糕。“初,汉高祖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以孺子未立,玺臧长乐宫。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舜素谨敕,太后雅爱信之。舜既见,太后知其为莽求玺,怒骂之曰:‘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天下岂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详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太后因涕泣而言,旁侧长御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谓太后:‘臣等已无可言者。莽必欲得传国玺,太后宁能终不与邪!’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舜既得传国玺,奏之,莽大说,乃为太后置酒未央宫渐台,大纵众乐。”“初,莽为安汉公时,又谄太后,奏尊元帝庙为高宗,太后晏驾后当以礼配食云。及莽改号太后为新室文母,绝之于汉,不令得体元帝。堕坏孝元庙,更为文母太后起庙,独置孝元庙故殿以为文母篹食堂,既成,名曰长寿宫。以太后在,故未谓之庙。莽以太后好出游观,乃车驾置酒长寿宫,请太后。既至,见孝元庙废彻涂地,太后惊,泣曰:‘此汉家宗庙,皆有神灵,与何治而坏之!且使鬼神无知,又何用庙为!如令有知,我乃人之妃妾,岂宜辱帝之堂以陈馈食哉!’私谓左右曰:‘此人嫚神多矣,能久得晁乎!’饮酒不乐而罢。”
始建国五年(13年)二月初三日,王政君崩逝,这一年,王政君84岁。
王政君这一生活得够久,足够波澜壮阔,《汉书・元后传》最后结语说:“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