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美国的台积电等来的不是补贴而是放血,面对美国的压榨毫无还手之力

穿过大海来摸鱼 2023-03-09 21:24:07

向河南的基层干部致敬!富士康这次长点心吧

感谢郭老板赏饭吃!!!!

2022年11月17日,台积电第一批300名骨干员工带着老婆、孩子和狗登上了赴美的包机,直接飞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生产基地。

因为在凤凰城,台积电将投资400亿美元建造两座芯片工厂,计划分别于2024年和2026年投产生产4纳米和3纳米芯片。

这是台积电在中国台湾以外的最大投资,也是亚利桑那州历史上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更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境外直接投资之一。吸引台积电到美国建工厂,是拜登的“一把手工程”。这不,在当地迁机仪式上,甚至连美国总统拜登也亲自出席,还有众多美国各大政企代表共同出席,给足了台积电面子。

台积电跑了,苹果还会远吗?我劝你看开点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营收排名第一,份额高达53.4%。排名第二的三星,份额落后台积电接近37个百分点,为16.5%。根据老美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接受补贴的企业还将得到25%的投资税收抵扣,整个补贴额约520亿美元。其中390亿美元用于鼓励芯片生产,老美提供巨额补贴的目的是为了让芯片制造重回美国,重振美国军事、科技以及制造业优势。

原本台积电的小算盘打的很好,但老美更是技高一筹,看着台积电被“骗”过来以后,就露出真面目,直接将承诺给台积电的产业补贴降到了10%。台积电到美建厂的成本陡然增大。根据台积电财务部门的估计,在美国生产芯片的成本可能是台湾工厂的4到5倍,而台积电计划通过加价来对增加的成本进行补偿。作为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标志性项目,台积电接受了美国政府根据《芯片与科学法案》提供的高额补贴,但客观事实可能说明补贴并不足以弥补“美国制造”产生的更高成本。近日美国《纽约时报》采访了11名台积电的员工,显示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工厂的进展并不顺利,其成本远高于在中国台湾的台积电半导体工厂。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2022年7月29日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

无论是芯片设计还是制造产业,台积电的同行们2022年都曾齐心协力地去游说美国国会,促使立法者批准《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该法案意味着对半导体产业527亿美元的补贴与240 亿美元以上的税收抵免。当然,补贴是有条件的,法案还有受补助者10年内不得在中国建造新的半导体厂房等要求。纽约时报就指出,《芯片与科学法案》曾将原本是竞争关系的半导体供应商们团结在一起,但随着拜登政府准备开始发放资金,企业CEO、专业说客们已经开始争先恐后地公开或秘密提出他们的资金理由。英特尔等美国本土芯片企业就积极游说,要求将芯片补贴大部分乃发给美国本土芯片企业。2022年8月有消息指出,英特尔、美光、德州仪器等美国本土芯片企业获得分别获得32%、21%、14%的芯片补贴,三星、台积电分别获得13%、10%的补贴——确实没有平均主义,但考虑到英特尔在亚利桑那州钱德勒和俄亥俄州的半导体投资约20亿美元,而台积电在凤凰城的投资却是400亿美元,更高的投资却换来更少比例的补贴,政策显然还是偏向了美国公司。

在海外建厂,意味着台积电需要寻找附近供应商为凤凰城工厂提供原材料、设备和关键部件。但由于对美国法规和建筑许可不够熟悉,以及生产材料供应不足,美国本土缺少足够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例如半导体制造需要大量双氧水这样的化学制剂,大批供应商需要跟随台积电一起前往美国建厂,而一些台积电的供应商抱怨,他们去美国建厂的成本是在台湾的10倍,台积电获得了美国的资助,但是许多台积电上游供应商并没有拿到补贴,这让他们抱怨不已。

台积电在凤凰城北部收购了1000多英亩的土地

美国制造导致的增加成本主要有三类:人员、监管和知识技能。人员成本增加是因为美国的薪水、福利政策以及工会制度,导致美国工人薪水高且难管理。监管成本增加是美国多层级政府系统带来的,美国政府在台积电案例上已经给予了诸多方便。知识技能成本则来源于美国制造业多年流出制造的空缺,台积电为了保证建厂后有足够的合格工人,提前招聘600多人前往台湾进行超过1年的培训,并计划从台湾再派遣600多人。而这种技术人员的短缺不是台积电一家的问题,在非“战略性”、低技能、低利润的行业中更加普遍存在。

早在2014年,半岛电视台就曾爆料,波音公司的北查尔斯顿工厂,很多员工都是大街上找来的,完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甚至工厂内部,还存在员工普遍吸毒的现象。波音的员工可以轻松地在生产车间里,买到可卡因、大麻等毒品。要知道飞机是美国制造业仅存的树苗之一,而且从未断档过,但是即使如此,还是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而芯片制造业的劳动力短缺更加严重。

根据美国Eightfold AI的行业报告,美国芯片制造业工程人才的缺口在50%以上,至少需要7-9万名的工程师才能填补上这一空缺。

半导体车间的机台基本上是24小时不停机的,因此所有工程师和管理人员需要24小时手机待命,就算在宿舍休息,只要车间有事情,一个电话打过来,也必须马上赶到车间。因此许多半导体工厂都是准军事化管理。这些精英通常是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级工程师,在美国要打造这样一支人才队伍,其所花费的成本可想而知,也与美国社会主流的生活方式难以融合。在台湾,进入台积电工作的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已经能达到几十万人民币,还有丰厚的年终奖和股票等奖励,已经能和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行的年轻职员相媲美,在台湾属于工作当中的金字塔塔尖,因此台湾最优秀的人才都愿意进入台积电工作,宁愿忍受车间繁重的工作。而在美国,这些人才通常会选择进入谷歌、亚马逊、facebook 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或者去高通、AMD、英伟达这样的芯片设计公司,除非你有本事从NASA抢人。一般的制造业和工厂是无法在美国开下去的,所以我们看到苹果是美国人研发的,特斯拉也是美国人研发的,可是今天这两件划时代的产品统统都不是美国制造的。大工业生产那可是相当苦的,既需要资金技术的积累也需要充足的人力,而且这个人还是得经过良好培训拥有完整教育背景的。

芯片制造环境要求苛刻,很多人才避之不及

在管理这些高级技术人员方面,台积电的方法被称为“美式制度,台式管理”,简单来说从美国回来的张忠谋学习借鉴了美国的扁平化管理、关键员工持股等经验。同时,台积电又融入了台湾代工企业特有的威权式管理、高度响应客户等管理精髓。例如在高科技产品的代工当中,客户首先在意的是保密,台积电有一套几乎严苛的员工保密规定,所有员工都必须持带有芯片的员工卡进入任何车间和办公室,有电脑数据系统对员工的行为记录进行分析,随时可以分析出有异常行为的员工,进入厂区的员工的私人手机都必须先收起来,在办公区只允许由台积电发的定制黑莓手机工作。而这套工作方法在讲究个人隐私保护和人权的欧美国家,则很难推行。(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方面算不得缺点)

站在台湾台南的一家台积电工厂外的美国员工

在《芯片和科学法案》中,有132亿美元的资金专门用于研发和劳动力发展。美国目前迫切需要一个全国性的技能培训计划,以填补知识差距,从与半导体制造最相关的领域开始,并逐步延展。台积电一直很难找到足够高质量的新员工,以至于它采取了折中方式:引进不太合格的工人并派遣他们到台湾接受长时间培训。而且它在台湾雇佣了同样多的工程师,经过同样的培训过程,再派往亚利桑那州,以进一步弥补知识差距。由于美国和台湾之间的工资差异,台积电支付更高工资的对象可能是资质较差的美国人,而不是台湾工人。

台积电加班疯狂,是出了名的。但是,美国工人可不吃这一套,到点下班。有时候,哪怕分配了任务,他们也挑三拣四,甚至直接不干。建美国工厂时,台积电从台湾地区空运了一大批管理和技术骨干。美国人不服台积电调过去的人,培训时还经常质疑。而台积电的老员工更不爽。美国人常常干错事,或者不加班,烂摊子只能由他们来收拾。美国员工不想轮班,只能他们顶上。而且,对美国人的考核和对他们的考核不一样,美国人可以不加班,他们却不行。美国人干得少,同样职级,拿的工资却是他们的2倍左右。

之所以有这么多员工愿意跟着台积电迁往美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台积电提前保证了与美国员工待遇相同,而在美国多缴的税也由公司出。

但是现在台湾员工做着比美国人更繁杂的工作,却没有任何加班费,由于是外籍员工。工资也仅是同职级美国人的二分之一。而且,这么稀薄的薪水还被高层利用美国与台湾之间的汇率不断克扣小20%—30%,而缴的税却按没克扣前的工资进行缴交!

当然也有“聪明人”想转美国本地绿卡,但流程却极度缓慢,而且最后换算出的薪资福利也只相当于美国大学刚毕业的毕业生。

张忠谋在2021年的一次演讲中解释了为何台湾地区半导体制造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在众多优势中,他详细描述了台湾地区的高铁系统如何使成千上万的工人在新竹、台南和台中这三个台积电的制造中心之间灵活地部署。高铁可以在一天之内让大量工人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使台积电有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生产力和产出,而不需要担心人才流失或员工减员,因为家庭没有搬迁的麻烦。

而在美国这些都成了瓶颈,对亚利桑那州来说,重新创造这种环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联邦制系统中,治理被分成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这种分工产生了人为的低效率、繁文缛节和许多“监管俘获”的机会——监管者的行为是为了促进狭隘的特殊利益的商业或意识形态目标,而不是更广泛的公共利益。俄亥俄州的火车事故导致的环境灾难就是美国基础设施短板的例证。美国处理欠妥,在火车脱轨后释放毒气泄压,当地动物死亡民众抢购纯净水,政府却在打哈哈

台积电美国工厂原本计划投资120亿美元,现在不得不提高到400亿美元(将近2800亿人民币),增加了超过230%!

据德意志银行研究报告《半导体和原油,谁是最大贸易物?(Semiconductors or petroleum – which is traded most? )》显示,以贸易链复杂度指数(Trade Chain Complexity Index,贸易额与销售额之比)TCC作为指标,2020年半导体全球贸易额是2.6万亿美元,但最终销售是4370亿美元,以此计算其TCC即为5.95。这意味着半导体在从集成部件到成品之前需要多次进出口,而与之对比,2020年原油的TCC指数是1.2,汽车是0.7。

在所有大类产品里,半导体的贸易链最复杂,芯片要经过设计、晶圆、FAB、封测、集成等多道手续进入最终产品。由于半导体生产过程的超级复杂性,任何变更或重组都是昂贵且困难的。

受到市场持续数个月的供需反转影响,半导体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台积电(TSMC)似乎也有点吃不消了,2023年第一季度6/7nm工艺的产能利用率下跌趋势超乎预期,遭到了多个客户的砍单。有消息称,台积电4/5nm工艺和采用8英寸晶圆的成熟制程节点的需求也不达预期。

先进工艺方面,台积电的6/7nm工艺产能利用率在去年第三季度末就已跌至90%以下,随着联发科和AMD等多家客户砍单,11月跌至60%,到本月末将不足40%;4/5nm工艺的跌势也是逐个月变得更明显,去年10月产能利用率还是100%,现在已跌至75%;报价2万美元的3nm工艺倒是有点出乎意料,表现逐月变好,12月末产能利用率仅有20%左右,到了这个月就接近50%,无论投片、出货还是良品率都优于预期,这主要得益于苹果的订单。

近日外媒报道称,许多员工担心台积电或偏离研发重心,潜在文化冲突令部分员工不太愿意外派美国。美国厂的没有员工餐厅,原本是有的,但是一顿8美金,而且难吃到没人吃,现在居然直接取消供应。迫不得已,员工只能在公司用微波炉加热前一天的剩菜剩饭。报道上光鲜亮丽的员工宿舍根本就是一场骗局,出发前仅用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房子都没盖好也没看到,就逼员工租下一个月2500美元的2室公寓,而且绑3年的合约。来美国为了配合中国台湾上班时间,来这里的人上班都上星期日到四13:00-22:00, 但是神奇的是上这种异常的班次没有任何的加班费。只有可笑的“中国台湾小夜班”津贴, 来到了美国, 时薪还是用中国台湾薪资在算。一些接受媒体采访的台积电工程师表示,在中国台湾工程师工作时间长,周末还要轮班,自嘲他们在为芯片制造商“卖肝”。

美国工人有力量

对于美国来说,把台积电先进制程引进美国本土,无疑是向世界宣告,美国半导体重新回到绝对领先地位,占据芯片制造大国的第一宝座。据悉,台积电最大股东是美国花旗托管人台积电存托凭证账户,持股比例为20.5%,这20.5%的股份为多家机构共同持有,尽管比例分散,但都是清一色的美资。除了股权分配的“霸王条款”外,老美还要抽成。据了解,美国商务部的新规定是只要拿了超过1.5亿美元的补贴款,需要和美国政府分享高于议定门槛的一部分利润,分润金额最高不会超过直接补助的75%。

等于说是老美用补贴把台积电忽悠过去,在赴美设立5nm、3nm芯片工厂之后,美国资本市场已经拿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拿下了高端制程技术拿到之后,就用“橡皮图章”敲竹杠,把台积电掏了个干净,连巴菲特也卖出了自己手中九成台积电股票,摩根大通、贝莱德、老虎环球基金等美国资本,也相继抛售了自己手中的台积电股票。现在台积电的利用价值在美国政府眼里已经榨的差不多了,还能熬出多少油只有天知道!如今,美国工厂的建设已经步入正轨,台积电想要抽身离开自然也没有那么的容易。台积电有60%以上的营收由美芯片公司提供,离开美国市场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台积电压上重注让自己成了美国砧板上的肉,现在白宫一步步收紧绳套也只能忍受折磨了!!!!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