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刘伯承,可以说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红色革命家。
战争年代,他能够与邓小平同志一边抗击敌军,另一边发展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平时期,刘伯承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对军队干部的培养和教育中。
对于军事之外的刘伯承,人们似乎知之甚少。
其实,刘伯承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他的六个子女有两个是将军,女儿刘弥群还是我国空军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
然而,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刘伯承的一个女儿刘华北居然被凶手残忍谋害。小华北被杀害前还曾对凶手说:“叔叔,我认识你。”
女儿残忍被害,也成为老元帅心中永远无法抹平的伤痕。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那些生活在革命根据地,尤其父母是军人的孩子,不仅要跟着长辈南征北战,而且随时冒着生命风险。
基于这种情况,党中央决定在延安建立一座托儿所,将我军中一些高级将领的子女转入其中,由专人保护、照料,为一些高级将领消除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放心地在前线指挥作战。
后来在美国的帮助下,延安建立起了一所“洛杉矶托儿所”,大批在前线与日军作战的抗日将领,将他们的孩子送到革命圣地。
这一时期,刘伯承的儿子女儿刘太行、刘华北;左权的女儿左太北;邓小平的女儿邓林;任弼时的女儿任远征都相继来到这座托儿所。
刘华北是刘伯承的第二个女儿,刘太行将军的妹妹。小华北长得非常可爱,有着一张胖乎乎的小圆脸,大大的眼睛挂着长长的睫毛,笑起来像是年画里的胖娃娃。
因为父亲刘伯承、母亲汪荣华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来看她,所以小华北和托儿所里面的阿姨都打成一片。她听话懂事,从不淘气,谁见了都喜欢。
1945年6月,这是刘华北进入延安托儿所的第二年。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托儿所的所长丑子冈照例提着马灯,一个窑洞一个窑洞地查房。这是她多年习惯,只有晚上最后看一遍孩子才放心回去睡觉。
检查完毕已经是半夜11点,丑子冈这才离开窑洞,只剩下两位值班的女保育员。她们二人同样在四处巡查一圈,发觉没有什么动静后,便站在院子里聊天。
虽是盛夏,但陕北地区的夜晚着实寒冷。一位年长的保育员对另外一位年轻的保育员说:“你站在院子里等一下,我去烧点开水就来。”
老保育员离开后没多久,年轻的保育员突然觉得肚子有点疼,她合计今天晚上这么安静,又已经是后半夜,肯定不会出事,于是她也离开院子,回到办公室找到几片止痛药。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这两名保育员一同回到院子里,二人又继续巡查一遍,见到院子里一点动静都没,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清晨,换班的保育员吹响起床哨,孩子们一个个从床上爬起来。细心的保育员突然发现,平时早早起来的刘华北今天却一反常态,没有起来。
她赶忙走到小华北的床头,上前掀开被子,眼前的景象令她彻底惊呆。年仅四岁的刘华北浑身是血躺在床上,身体早已僵硬,小腹部被锐器割去一大块,鲜血染红了雪白的被褥。
女保育员一边高声大喊,另一边去报告丑子冈所长。刘伯承、汪荣华夫妇接到女儿被害的消息,立即赶到托儿所的办公室。
丑子冈将经过详细讲述一遍,然后带着刘伯承夫妇来到小华北住的窑洞。白发人送黑发,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此。
看完女儿的遗体后,刘伯承强忍住悲痛,对正在哭泣的保育员说:“请大家不要太难过,敌人以为暗杀我刘伯承的女儿,我就会对他们心慈手软吗?这是痴心妄想!”
随后,刘伯承与汪荣华坚持去窑洞看望其他战友的孩子,然后离开托儿所,返回前线,继续工作。
小华北被害后,中央保卫部门派人查看出事现场,对托儿所的工作人员先进行详细审查。
据和刘华北一个窑洞住的孩子说:“当天夜间,有一个头上包了白布的叔叔拿着手电在刘华北的床前,小华北看了一眼那个叔叔小声说道——叔叔我认识你。接着,小华北便起床跟着那名中年人去往后山。”
线索到此戛然而止,保卫部门展开周密调查,很长一段时间过去,始终没有找到这个头上包着白布的人。既然凶手没有找到,那么具体的作案动机便无从查找。
那为何敌人选定4岁小女孩当成作案目标呢?因为抗日战争期间,刘伯承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打得敌人抱头鼠窜。
敌人肯定对之恨之入骨,但又无法接近刘伯承,只好把目标伸向了他的孩子。
试图通过这种极其卑劣且突破道德底线的下作手段,让刘伯承尝到“亲者痛,仇者快”的滋味。但,刘伯承没有因为女儿被害而停止消灭敌人的步伐。
不过,女儿的惨死还是令刘伯承十分痛心。多年后,已经卧病在床的刘伯承思维已经混乱,但嘴里还是止不住地喊着“刘华北”的名字。
临终之际,老元帅对家人说:“小华北的案子未能破,我死也不瞑目。”
参考文献:
[1]黄邦在.刘伯承之女被杀谜案[J].党史纵横,2010(04):46.
[2]晓雪.刘伯承女儿被害之谜[J].党史天地,1999(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