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驾崩那天晚上的紫禁城里,老四胤禛正在养心殿外面来回踱步,他的心里装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这个秘密关系到大清江山的未来走向,而此刻支持他的那些人,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胤祥和胤禛的关系从小就特别好,两个人经常一起读书下棋,在康熙朝的时候胤祥就一直默默支持胤禛,这种支持一直持续到最后。
胤祥在康熙年间其实过得并不太舒服,因为废太子的事情被康熙训斥之后,他就一直被排挤在权力中心之外,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胤禛的支持。
雍正登基之后,胤祥终于熬出头了,他被封为和硕怡亲王,这个封号在当时是最高等级的亲王爵位,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在雍正朝的时候,胤祥几乎成了半个皇帝,他可以直接在雍正面前发号施令,这在清朝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雍正对胤祥的信任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他甚至说胤祥就是他的贤臣,这种评价在清朝皇帝对待臣子的态度中是很少见的。
可惜的是,胤祥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他在康熙年间就落下了一身的病,到了雍正朝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最后胤祥在44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雍正为了纪念他,特意让他的王位可以世袭罔替,这是清朝的铁帽子王之一。
更让人惊讶的是,雍正居然允许胤祥的名字中保留胤字,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
戴铎是胤禛在当皇子时期的重要谋士,他就像是胤禛的智囊团一样,给胤禛出谋划策。
在康熙晚年的时候,戴铎帮助胤禛制定了很多计划,这些计划最终帮助胤禛登上了皇位。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雍正登基之后,戴铎并没有得到重用,反而被派到了年羹尧的军中。
在雍正三年的时候,戴铎突然被处死了,理由是说他散布谣言损害皇帝名声。
很多人都觉得,戴铎之死其实是雍正在杀人灭口,因为戴铎知道太多雍正登基时的秘密。
戴铎的结局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他对雍正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但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这件事情也让人看到了雍正对待功臣的态度,只要涉及到他的核心秘密,就算是再大的功劳也保不住性命。
戴铎的死成为了一个警示,告诉所有人在权力的游戏中,知道得太多有时候反而是一种危险。
年羹尧在康熙年间就已经是一个很有名的将领了,他在西北平叛的时候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当时十四阿哥胤禵在西北平叛,年羹尧作为后勤总管,可以说是掌握着胤禵的生死大权。
年羹尧选择支持胤禛,这个选择最终帮助他在雍正初期获得了很高的地位。
雍正即位后,年羹尧被封为一等公,雍正甚至称他为恩人,这种待遇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
但是年羹尧渐渐变得骄傲自满,他开始不断要求朝廷给他推荐的人加官进爵。
这种行为最终引起了雍正的不满,在雍正三年的时候,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
同年年羹尧就被赐死了,他的结局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因为他对雍正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
年羹尧的死告诉我们,在专制政体下,就算是再大的功劳也抵不过皇帝的猜忌。
隆科多是佟佳氏家族的重要成员,他在康熙年间就已经掌控了京城的武装力量。
在雍正继位的关键时刻,隆科多下令封锁了整个北京城,切断了八爷党与外界的联系。
这个行动帮助雍正顺利登基,可以说隆科多是雍正最大的功臣之一。
雍正登基后,隆科多被封为一等公,还当上了吏部尚书,掌管着整个清朝的人事大权。
但是隆科多也和年羹尧一样,开始变得骄横跋扈,在任命官员时完全不经过奏请。
最终在雍正五年,隆科多因为结党营私等罪名被永远禁锢,第二年就死在了监禁的地方。
隆科多的结局和年羹尧很像,都是在位极人臣之后,因为骄横而失去了雍正的信任。
这两个人的下场也反映出了雍正对待功臣的态度,只要触及到他的底线,就一定会被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