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毛主席接见萧劲光,闲谈时询问:粟裕此人怎么样?你怎么看?

历史学馆 2023-08-21 22:01:04
前言

1972年1月10日,在北京八宝山门口,一辆辆小轿车停着,在车辆旁边的众人皆佩戴着白花和黑纱,泪水也浮现在每一个人的脸颊之上,

在得知陈毅去世的消息后,作为老战友的粟裕更是悲痛万分,“陈粟”这个从战争年代就连在一起的称呼,到现在,陈老总已经离开了人世,这也让粟裕顿感独木难支。

八宝山公墓礼堂,众人皆沉浸在悲痛之中,没多久毛主席就走了进来。

这时的粟裕也看到了主席的到来,他径直的来到了毛主席面前,然后紧紧握的住了毛主席的手。

此时的毛主席也凝视着已是白发苍苍的粟裕,他的眼眶也忍不住红了起来,很是感触的说道:“井冈山时期走来的老战友不多了!”

主席的这句话,也是让粟裕不由得为之一震,他对着毛主席有些动情的说道:“主席,您要保重身体啊!”您是国家的支柱呀!

在追悼会结束后,毛主席就要离开时,主席还不忘叮嘱粟裕说道:“有时间你一定要多来看看我呀!不可以忘记掉啊!”

接着毛主席便迈步离开了。

粟裕看到就在毛主席要在上车时,他有好几次都没能上去,后来还是在警卫搀扶了下主席,这才上了车。

那一刻,粟裕也看在眼里,却是急在心中,直到他见到毛主席的车消失在视野中后,他的思绪也不由得回到了过去......

粟裕尽打神仙仗

1929年6月,此时的粟裕是红四军的基层干部;三连连长。到7月时,毛主席暂时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去闽西指导地方工作。

不久朱德总司令就任命粟裕担任起了毛主席的警卫员,负责保卫毛主席。

这是粟裕第一次长时间与毛主席的“亲密接触”,他表现的十分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将全连百十来号人分为两拨人,由他自己亲自带一部分人守护在毛主席身边,另一部分粟裕则是安排在驻地周围活动,随时要注意四周的动向。

粟裕他是一个老实人,他除却每日例行探望、问候以外,就没有做过更多的“亲近”之举。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在毛主席心中的印象分。

有次,粟裕在半夜查哨回来时,他发现这个时间点毛主席竟然还没有睡觉,就主动上前提醒主席该休息了。

接着他就准备离去,也就在这时,毛主席叫住了他,问他最近都在读些什么书呀?

在知晓粟裕在考虑刚上井冈山时自己给讲述的十六字诀时,毛主席的兴致一下子就来了,他问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样不好吗?”

粟裕答:“怎么会不好?好!这十六字不仅是记得住,还用得上,自然好。”

接着在讲完这句,粟裕又与毛主席讲了以十六字诀为原则,然后他所总结的,过去的战斗经历,特别是在井冈山以后的战斗。他说:有符合十六字诀打仗的,结果就给打好了,不符合的,却是,没打好,违背了的,那更是吃了败仗。

通过这一次的聊天,毛主席愈发觉着粟裕此人确实非同一般。

1930年年底,在毛主席的看重下粟裕开始走进了高级指挥员行列,担任起了红六十四师师长。这一个师尽管说装备简陋,可却是与红军主力林彪的红四军一样,直属于红一方面军总部来指挥,由总司令朱德、政委毛主席负责指挥。

自此粟裕与毛主席的接触也变得更多了起来,他开始正儿八经的跟随主席“学打仗”。第一次反“围剿”时,他还曾给毛主席献计,从而大获全胜活捉了国民党前线总指挥张辉瓒。

1940年,粟裕率新四军7000多人,以少胜多,在黄桥决战时,一举灭掉了一万多名国民党。也就是这场战斗也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到抗日战争后期,他更是打得日本人抱头鼠窜,一举解放了近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一百五十多处村镇,同时粟裕还劝降了上千名日伪军。

解放战争爆发后,1945年6月,粟裕三次天目山大胜,干净利索地回敬了国民党“皖南事变”的一箭之仇。

这时毛主席闻讯,大笑道:“粟裕以后可以指挥四五十万的军队。”

之后粟裕向中央提出了一个建议,在最初时,太行,山东,华中三支大军,都准备出击外线作战。

可这时粟裕建议,将自己的华中野战军留在内线,同外线的部队配合作战。

这个建议获得了批准,1946年7月国民党携50万正规军来攻,这时在粟裕带领下,他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歼灭敌人6个旅,5个交通大队,累计共5.3万余人

在这一年中,粟裕一共歼灭了国民党军43万余人,纵观整个1946年,全军上下一共歼敌110余万人,而粟裕他一人就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要知道的是,在那年相比起国民党军队来说,解放军无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整体实力上,和国民党都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

可就这样粟裕硬是打出了这些仗,也无怪乎后来就是连解放军中,公认最会打仗的林彪也说道:“粟裕净打神仙仗!他打的许多仗,就是我也不敢下决心去打!”

之后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更可以说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战役,在这次战争中,粟裕全歼国民党悍将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这个七十四师在国民党军中号称五大王牌主力之一,由此可见粟裕用兵之神!

后来毛主席在与粟裕闲聊时,曾感慨万千地说道:能够消灭七十四师,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两个人是没有料到的:一个是蒋介石,一个就是我毛泽东本人了。

在毛主席这里有个规矩,那就是:党内同志要是上门,无论对方地位的高低,资历的大小,他从不会出门相迎。

可是在粟裕这里,毛主席却是他破了例。

1948年8月粟裕前来商量作战行动,在毛主席知道粟裕即将要走到门口时,他大步走向门外。

见面以后,毛主席紧紧地拉住了粟裕的手,他动情地说道:“我们的英雄回来咯!欢迎你粟裕。”

这时的毛主席依然清晰的记着与粟裕1931年的首次见面,只听毛主席说道:“十七年,有十七年了啊。

1948年5月,粟裕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兼任政委。

可是就在这时,他却是推辞了这项任命,这与他那高风亮节,不执着于名利的精神,有着很大关系。

不过也有传言说,他推辞的原因还有另一个——中央计划要调走他的老上级陈毅。

之后,在济南战役中,粟裕仅用了几天,就把十多万济南守军被全数歼灭。

这时他的部队还没有来得及休整,就携大胜之威,发动了“淮海战役”。

这一次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一举歼灭国民党44万余人。

后来在淮海战役结束后,但凡是参加过的全体指挥员,每个人都有一份功劳,可是对粟裕,毛主席却是有一个单独的评价。

有次,毛主席问他的卫士长李银桥,主席说:“银桥呀,淮海战役结束后,你来说说看,这场战役谁的功劳大呀?”

李银桥略作思考答道:主席,我认为,华野粟裕最大。

毛主席听后笑道:“是吗?”“淮海战役,粟裕可立第一功。”

在此之后,毛主席每临大战,每次都会电示粟裕:“独立处置,不要请示”,“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

1950年,这时的毛主席对粟裕的倚重,已经有些超过了名震天下的林彪,他不仅没有答应粟裕提出的由林彪来指挥台湾战役的建议,还责令此战由来他负责。

朝鲜战争时,毛主席将粟裕从东南调到了东北,在挂帅人物首选中,林彪也破天荒地成了第一“替补”。

也正因此,杨尚昆才会很是佩服粟裕。

两人并无渊源,可是杨尚昆却是担任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他长时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经常可以听到毛主席提到粟裕与他的战报,在耳濡目染下,他也熟悉了这位“常胜将军”。

后来杨尚昆回忆说:在七战七捷后,毛主席就会时常称赞粟裕他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而且对许多重要战役,“毛主席都会说,去发电报征询一下粟裕那边的建议”。

在毛主席的心中,二十二年的战争生涯,所经历的大仗不可谓不多,然而却只有淮海战役能够与二战时世界级的大战役有一比。

后来蒙哥马利来华时,他称赞毛主席是位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出神入化,尤其是是淮海战役简直是不可思议。

毛主席这时笑道:“在我战友里,有一个人最是会带兵打仗,他叫粟裕,就是他指挥的淮海战役,他还是我们湖南人呐。”

1953年2月,毛主席在陈毅的陪同下,他乘坐火车从南京、徐州、济南回往了北京,这些地带曾经都是粟裕统率华东野战军所战斗过的地方。

一路上的毛主席多次提到粟裕此人能打仗,会带兵。

就在列车经过徐州时,毛主席凝望窗外这个当年的淮海战役的主战场,不由的感慨,接着毛主席就从粟裕当年立了第一功。到粟裕“中秋夺城”济南后,夸他是“人才、将才、帅才”。

一旁的陈毅笑着接话说:粟裕呀,他是樊哙。

这句话毛主席是不认同的,他笑着摇头说:“粟裕这个人,既不是樊哙,也不是韩信,而我毛泽东更不是刘邦;粟裕他就是粟裕,他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将。”

这些话,在当时是被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以及毛主席的警卫李银桥给听到了,然而粟裕这个“当事人”,却是未曾听到毛主席这番评价。

后来还是李银桥接受采访时说起此事,为人所知。

1955年9月27日,周总理代表着国务院授予了粟裕大将军衔,同时也代表着毛主席授予了粟裕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在中央讨论到粟裕的军衔问题时,当时的毛主席认为不仅是要给粟裕授元帅衔,同时也要给予粟裕极高的评价。

当时的毛主席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皆可以领元帅衔,解放战争中,又有几人人不知华东粟裕呀?”

周总理说:“可粟裕已请求辞帅了?”

毛主席说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接着毛主席又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

1945年他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粟裕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如今他又让了元帅衔。

这时周总理也说:“粟裕他二次相让司令员、一次让元帅,人才难得啊,大将他还是要当的。”

毛主席补充的说道:“而且还要是第一大将。”

1958年5月到7月,在一次会议结束后,毛主席接见萧劲光,在两人在闲聊时,毛主席忽然问萧劲光道:“粟裕此人如何?你有何看法?”

萧劲光听后立即回答道:“粟裕他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是个好人。”

毛主席听后,也是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的观点。

主席的这番认同是可以从许多琐事上看出的。

后来,周总理的贴身卫士韩福裕曾回忆说:

有次,毛主席问起了我的名字,当时的我告诉他我叫韩福裕,因为我害怕毛主席会听不懂名字的含义,于是我就补充道:‘是韩信的韩,幸福的福,粟裕的裕。’毛主席听后,他笑着对我讲:‘这个名字好嘛,他涵盖了咱们中国的两大军事家一个是韩信,一个是粟裕,你还比他们俩人都幸福么。’”.

尽管说,这句话对于韩福裕来讲,或许是句戏言,可也

正是这一句闲聊中的话,却是更能反映出粟裕这个“大军事家”在毛主席心中的分量。

将星陨落

1984年时,许多老一辈的革命家都离开了人世,这时的粟裕也很想念那些老战友们,他会时常与身边的人聊起过去的往事,或许是病重让这位一向不是很爱说话的人,才会变得话多了些吧!

之后的一天,叶剑英元帅与聂荣臻元帅二人一同前来看望粟裕,聂帅还带了两条野生的鲫鱼,他叮嘱一旁的工作人员说道:“据说鲫鱼是能够补充元气的,你们一定得把汤给炖好呀!”

粟裕聂荣臻元帅的关心,大为动容,他说:“老总!你的身体也不的很好!这来回奔波,会让我很惭愧的!”

聂荣臻笑了笑,然后他拍了拍粟裕的手说:粟裕同志,你就安心休养吧,还记得以前在总参的时光吗?咱俩可是黄金搭档呀,可惜的是现在,咱两个是没干几年就都去了其他的岗位!”

这时的粟裕也回忆起了那段岁月,他当初刚到总参谋部所担任的是副总长,而总长便是聂荣臻。

粟裕点了点头:“现在我们的老战友所剩不多了,两位老总,你们也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啊!”

晚年的粟裕他将祖国的大江南北走了个遍,他这不是去游玩,而是接受了邓小平的指示去实地考察,许多基础建设的决定,粟裕都给出了重要的建议。

直到后来他病倒,这才不得不回京休养,这也就是说,粟裕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停止过手里头的工作,无论他身在哪里,都在尽心尽力为祖国做着贡献。

2月2日的上午,粟裕病房中的电话响了起来,楚青急忙上前去接,只听电话另一头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这是邓小平亲自打来的。

在电话中邓小平说:“楚青同志!我十分挂念着粟裕同志,等我忙完广州这边的事情后,就回去医院看望他,请你务必要转告他,我会去给粟裕同志带许多广州的特产!还有我代表杨尚昆与王震同志一同祝粟裕早日康复!”

在楚青将邓小平的话告知粟裕后,这时的粟裕情绪有些激动了起来,他想去说些什么,可是却怎么也说不出来,见状妻子楚青把他搂进自己的怀里,粟裕这才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2月5日这天,粟裕身体急转直下,此刻他的几个孩子正都陪在粟裕身边,这时的粟裕已基本陷入到了深度昏迷状态,医生对他进行急救后好一会,粟裕才缓缓的睁开眼睛。

他的几个孩子已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哭成了泪人,看到自己父亲醒来,都赶忙围了过去,粟裕忽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只见他抬起手,用力的指了指面前的墙壁上。

见此情形,他的几个孩子还没有明白粟裕的意思,妻子楚青走过来,她有些哽咽着说道:“知道了!知道了!”

说着楚青就将粟裕的手臂慢慢的给放了下来,她流着眼泪说道:“你们的父亲指的是墙壁上的毛主席照片啊!他这是想念毛主席了!”

粟裕见妻子楚青听到了自己的话,他也是立即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眼泪竟然不自觉中滚滚而下。

之后粟裕又指了指病床旁边的抽屉,这次楚青也不清楚他是什么意思了,只见他打开抽屉,发现里面有一本《毛泽东选集》,楚青刚把书拿出来,一封叠得整整齐齐的信就从书里面给掉了出来。

这时的楚青也瞬间明白了自己丈夫的意思,她轻轻问道:“你这是想看毛主席写给你的信吗?”

粟裕再次点了点头。

楚青她小心翼翼地展开了毛主席的这封信,只见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

粟裕同志:

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我已经收到了,病情仍重,甚为系念。目前新任务并不是十分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身体,直至身体康复。休养地点,如青岛合适则可以在青岛,如青岛不合适,那你可以来北京休养,望酌定之。

问好

毛泽东

八月八日

这封信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是当年1950年粟裕旧伤复发,毛主席让粟裕去往总参报道,可粟裕却因病没能成行,在后来毛主席得知情况,心中很是担忧,就写下了这封信来慰问粟裕的病情。

这封信粟裕他珍藏了几十年,将其视若珍宝,现在弥留之际,粟裕很想再好好看看毛主席写给自己的这封信。

1984年2月5日下午4点33分,一代战神粟裕病逝于解放军总医院。

这一刻日月山河同时为之悲伤。

邓小平在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前来参加粟裕的追悼会,在问及有关粟裕骨灰安葬事宜的时候。

楚青说:他的生前就只有一个遗愿!他希望能将自己的骨灰撒在以前他曾战斗过的地方,他合我说:他想同牺牲的战友们永远在一起!”

随后,中央派出专机让楚青将粟裕的骨灰洒向了几个他曾战斗过的土地上。

在抵达达山东临沂时,许多的老百姓,都满怀悲伤的为粟裕送行,临沂烈士陵园中,静静的躺着6万多烈士,这些烈士有许多都曾经是粟裕麾下的勇士,楚青轻轻地把粟裕部分骨灰撒在了这里。

后来有一位头发已经花白,拄着拐棍的老人,前来送行,他在临沂战役时,曾为华东野战军送过粮食,那天他远远的看到过粟裕一眼,当时的粟裕还笑着向他点头致意。

这件事让老人记了一辈子,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笑容。

这次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着自己的小孙子。小孩平时就常常听爷爷讲述粟裕那百战百胜的事迹,他很难相信这样的大英雄竟然也会去世,

小孩流着眼泪问道:“爷爷!粟裕爷爷他也要睡在这里了吗?”

老人很是很严肃地对他说道:“娃娃!你要记住咱们山东有个规矩,在亲人出征时,是不准掉眼泪的!所以你不许哭!”

这句话让小孩感觉很奇怪,爷爷的眼泪明明也是一直在流着呀,可为什么爷爷不准自己流泪呢?

粟裕生前会时常说自己是“沧海一粟”。然而,在浩瀚的沧海上能看见一粟,那么这“一粟”,也该是那闪耀着万丈光芒的“金米”。(三年游击战时期,粟裕就曾化名用过金米)。

后来陈丕显在怀念粟裕的一篇文章中说道:“历史他是无情的可他又是多情的,他会很快地忘记一些人;他也会永远记住一些人,很明显粟裕同志是会被历史记着、并用金字刻在史册上的人。”

0 阅读:0
历史学馆

历史学馆

温一壶酒,煮一杯茶,请君暂座儿,听我道尽那茫茫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