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 年12 月26 日这天是毛主席的70 岁寿辰,古人云“人活七十古来稀”,加上此时的国内经济有了明显好转,毛主席心中也是充满了喜悦。
于是,毛主席平生第一次提出,自己出钱邀请大家办宴席,一起过这个生日。
这时,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来到了毛主席身前,他对主席说道:“主席,毛远志和她的小女儿曹立亚也想来给您贺寿,您看可以吗?”
在听到毛远志要来以后,毛主席心头忍不住颤动了一下,接着主席叮嘱道:“远志要呀,这是好事啊!我得亲自派车去接接她。”
当晚7 点,一辆黑色小轿车便开向了中南海的丰泽园,没一会儿车子抵达以后,车子上走下来了毛远志和她14 岁的小儿子曹耘山。
毛远志先是带着曹耘山走过门厅,接着他们穿过了了一条不长的甬道,这才抵达了毛主席宴会的举办地点颐年堂,同时他们也在人群中看到,此时的毛主席正与程潜等人说着话。
见到毛远志的到来,毛主席很是高兴地说道:“娃娃,你终于来我啦,怎么这么久你都不来看我呀?我想你了!”
听到主席的话,毛远志心口微微作痛,半响说不出话来,毛主席看到她没有反应,就立即走上前,握住了他手,很是关切的询问:“志远,你是不是又头痛了?你的老毛病还没有好吗?”
毛远志没想到,这么多年没有见,毛主席对自己的病情了如指掌,看着毛主席那慈祥的容颜,毛远志不禁感到鼻子微微有些酸,此刻的他她一肚子的话竟也不知该从何与主席说起了……
1925年,毛主席与毛泽民回到韶山组织起了农民运动,并在此期间建立起韶山党支部。因为当时被军阀赵恒惕追捕,毛泽民就被至广东。
在离别之际,毛泽民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他准备与妻子离婚。实际上自他结婚以来,就与妻子王淑兰感情一直很好。
后来毛远志回忆称:“父亲与母亲的感情深厚,两人从未红过脸。”
之所以毛泽民会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因为他想保护家人,因为毛泽民很清楚,自他决定革命以后,那他是要随时掉脑袋的。
不过他的妻子王淑兰还裹着小脚,如何能与他四处奔波。假如将她们留在家中,那届时敌人绝对不会放过她们。
思虑再三,毛泽民为不连累家人,他选择了与妻子离婚。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民的决定是对的。
在他离开以后,王淑兰则是带着年幼的女儿,一起打工、讨饭,历尽世间苦难。之后的王淑兰还带着女儿,以乞讨当作掩护,实际上则是从事我党的地下交通联络工作。
在此期间,毛远志也曾被寄养在乡下。1930年,王淑兰为继续进行秘密联络工作,她让人把女儿送到了自己的身边,这时候的毛远志年仅7岁,小小年纪的他却是承担起了秘密交通员的工作。
在这一年的7月,彭德怀率军攻入了长沙,王淑兰这才与女儿成功越狱。
后来她们为从事革命工作,奔波于长沙、华容等地。1931年,王淑兰为了寻找毛泽民,在辗转之下,她们来的了上海。不过此时的毛泽民却是已经离开了上海。
后来王淑兰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她就让毛远志自己去一个富农家里做小工。那段日子毛远志每天既要喂猪,还要种菜、做饭。
没多久,王淑兰又把女儿毛远志送至一户人家做起了童养媳。在那段时间里,毛远志着恐慌、流浪、食不果腹、遭受虐待的悲惨生活。年纪小小的她,此时是多希望可以有一个温暖的家呀……
1938年春节后不久,毛远志才接到主席身边,这时的她才算是脱离了苦海。
在主席身边的日子,毛远志感受到了亲人的关怀,她那原本缺失的亲情也被一点点补足了。
望着主席那慈祥的面容,毛远志脑海里忍不住想象着许久未见的父亲的模样,此时的她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也有了远大的志向。
她对主席说:“我想参加八路军,或者去抗大学习。”
第一次与主席见面,毛远志便如此说道。
当时的毛主席并没有答应她的请求,而是在纸上写了五个常用的字,递给毛远志认。
她看着纸上的墨迹一脸茫然,苦难生活没有给她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毛远志长到十六岁了依旧是个“睁眼瞎”。
之后毛主席就安排毛远志去鲁迅小学学起了文化知识。
而毛远志自己也是非常的争气,她为了不给毛主席丢脸,不分白天黑夜地埋头苦学,因这也让小小年纪的她落下了头疼的毛病。
在学习过程中,毛志远遇到了在延安医院养病的曹全夫。
曹全夫,出身于山东安丘的名门望族,从小就投身于革命事业。他曾就读于抗大,在前线经历过战火的洗礼,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毛远志深知曹全夫的学识渊博,常常向他请教各类问题。对此,曹全夫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仅详细讲解了整本《新民主主义论》,还亲自教导毛远志打太极拳,展现了他无所不能的魅力。
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曹全夫与毛远志的感情日益深厚,两人正式开始了交往。
毛远志仅仅是用了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已经学完了其他人五年才能学完的课程,这也让她实现了从目不识丁到有文化的华丽蜕变同时进入了军委二局做机要工作,就像她的父亲与母亲一样为党和人民工作。
在毛远志离家前,王淑兰就曾再三嘱咐她:你的伯父是干的是大事人,你要少去打扰他,要靠自己奋斗。
也正因如此,7年的延安时间中,毛远志去毛主席身边的次数很少。
毛主席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他每次见到毛远志总会与她谈起家中之事。
后来,毛远志惊讶的发现,她每一次与主席见面,主席总是会亲昵地称呼她为“我们的远志”,每次到这个时候,毛远志总可以感到伯父对自己是打心眼儿里的喜爱。
1945年10月11日,毛主席参加完重庆谈判后回到了延安。主席刚回来没多久,毛远志便带着男朋友曹全夫来到枣园看望主席。
那一天,毛主席十分高兴的留下众人吃了饭,还破例让炊事员做了一碗扣肉。
在谈话时,毛主席问起了曹全夫的个人情况,在得知对方是在1938年参加革命并入的党,如今已经回延安学习,毛主席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候的毛远志感觉到,毛主席对曹全夫是满意的,在吃饭的时候还专门夹了一大片扣肉放在曹全夫的碗里。
当天,毛主席把一直压在心里的一个秘密告诉了毛远志:她的父亲毛泽民在两年前,已经被新疆被阀盛世才杀害!
之所以如今在才告诉毛远志,是因为当时的毛远志年纪还太小,工作和学习又很紧张,毛主席担心她承受不住。
可是现在,毛远志已为一个革命战士了,主席认为该把真实情况告诉她了。
实际上毛远志一直期盼着可以早些见到父亲,但是如今却是听到父亲已经牺牲的噩耗,她再男抑制自己的情绪,忍不住潸然泪下。
毛主席忍受着心中的痛苦,劝导了毛远志一番。最后,毛主席留下了十分珍贵的临别赠言:
一、无论到哪里,都不要希望人家鼓掌;
二、无论到哪里,都要团结;
三、无论到哪里,都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要有任何特殊。
主席的这三句话,日后也成了毛远志和曹全夫以后为人处世的准则。
毛远志与曹全夫的婚事,是经过毛主席同意的。
在得知父亲毛泽民牺牲的消息后,伯伯毛主席便是家长,自己的终身大事自然是要得到主席的同意和祝福。
为此,毛远志专门给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说去东北工作的要求外,还提到了自己与男友曹全夫的事情。
主席在看完侄女的信后,当即提笔写起了回信,信中毛主席鼓励这对革命伴侣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信中写道:
远志同志,侄女:
来信我已收到。并同意你们的结婚,你们要走了,祝你们一路平安,祝你前途胜利。
毛泽东
一九四五年十月十四日
考虑到路上可能会遭遇埋伏,假如信落入敌人手里,那一定会影响众人的安全。如何可以在符合上级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下来这封信呢?
曹全夫想了许久,然后说道:“不如这样,我们将这封信折两折,只留下有你名字的这一半,你看可以吗?”
于是就这样,毛远志与丈夫就把主席这封信的内容毁掉了,只留下抬头和简单的问候,以作纪念。
然而,当时因为战争导致交通被暂时阻断的原因,毛远志没能去成东北,中途去往了张家口。
也就在这时,毛主席托人给毛远志捎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是毛岸英抱着妹妹李讷站在毛主席身边,从笑容中,毛远志感受到伯父是由衷的幸福。
多年来,毛远志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及她与毛主席之间特殊的关系。也因此,她很少去看望毛主席。
1949年的春天,中央领导来的北京,在这一年新中国成立了,此时的毛主席有很多工作需要处理,变得越来越忙。毛远志不愿意去打扰伯伯工作,她很少前去看望。
毛主席搬到香山后,毛远志曾去探望过一次。那年的冬天,她又再次前往探望毛主席。
毛主席看到身体虚弱的毛远志畏缩在寒风中,不禁关切地询问:“你看起来很冷,怎么不多穿点衣服啊?”
毛主席的关心让毛远志倍感温暖,她感激地回答道:“我们只发了一件棉衣,还有件棉背心没有发下来。”
1950年,毛岸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得知消息的毛远志泪流满面。她记着,小时候她就与毛岸英有着深厚的情谊。那时,他他们曾一左一右地坐在毛主席的腿上,听主席讲故事。
在长大以后,即便局势动荡多年不见,可是二人的情谊也丝毫没有改变过。
同时毛远志也清楚毛岸英在伯伯毛主席心中的分量。她知道,毛岸英的牺牲,一定会让伯伯感到痛心的。
可是她却是什么也做不了,只可以拿着出伯伯当年送的他与毛岸英的合照,一遍遍的抚摸着,一次次痛哭失声。
后来的毛远志几乎没主动找过毛主席。即便是在主席的生日到来时,她也不愿意去打扰毛主席。
在那段时间里,曹全夫在朱德身边工作,住的地方便是中南海,持有进入丰泽园毛主席住处的特别通行证,这时候只要毛远志想去看望伯伯,那是可以见到的,可是她从始至终都在坚持自己的原则。
1959年9月,毛主席的大女儿李敏准备与孔令华结婚。当天李敏夫妇只邀请了身边的一些亲戚与家人参加。
女儿婚礼前夕,毛主席匆匆赶回北京,他看着宾客邀请名单,对李敏说:“一定要把你们的的远志姐姐邀请来!”
于是,李敏赶忙给毛远志写去信,希望她可以前来参加自己的婚礼。
多年未见,毛主席对毛远志一如曾经一样的亲切,那天主席拉着毛远志聊生活中的琐事,等到宴会结束时,这时候的毛主席还拉着毛远志的孩子,,站到自己身边,与众人一同合影留念。
这张照片,也一直被毛远志珍藏着。可是她很长一段时间里,却是将照片紧紧的锁在了抽屉中。
后来毛远志的儿子曹耘山回忆时说:母亲之所以会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孩子们拿出去与人炫耀。
当时他年纪小不懂,他的父母也从来不会告诉他家中的情况。一直到1968年,曹耘山应征入伍,政审填表时候,他这才知道,自己一直未曾见过面的祖父,竟然是毛泽民烈士。
曹耘山说,当年毛主席对母亲提出的那三条要求,之后就成了他们家永远的家训。
1963 年12 月26 日,这一天是毛主席七十寿辰,此时的毛远志再无法压制住对伯伯的思念,于是她主动向毛主席提出了申请,希望可以带孩子去给毛主席过生日。
毛主席生日当天,正在与老友叙旧的毛主席,忽然在人群中看到毛远志的身影,主席惊喜的说道:“娃娃,你终于来看我啦,你怎么这么长时间都不来看我呀?我想你了!”
此时的毛远志也看到了久违的伯伯,一时间竟是激动得说不出话了。
毛主席还以为这是她的头疼病又犯了,就上前握住了她的手,很是关切地询问道:“志远呀,是你不是又头痛了?老毛病这些年还没有治好吗?”
听完毛主席的话,乖巧的毛远志将伯伯扶到了沙发上坐了下来,这时毛主席说道:“远志,我可是得批评你啦,这些年,你怎么就不想伯伯呀,哪怕是写个信也好嘛。”
听到毛主席的话,毛远志的内心也是很难受,她只好如实地与主席说道:“伯伯,我是担心会影响到您的工作,不小心给您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我也担心会搞特殊呀。”
“哎!”坐在沙发上的毛主席忍不住轻声叹了口气,然后主席开口说道:“我理解,你这孩子呀,从小就要强,不过这样也好,自力更生嘛。”
接着,毛主席又询问了一些生活上的事情,不过在聊天时候,毛远志却是发现伯伯似乎有些鼻塞,好像是感冒了。
于是她伸出手,去摸了摸伯伯的裤腿,她惊讶的发现这时的毛主席里面只穿着一条薄薄的秋裤,这让她感到很是担忧:“伯伯,这么冷的天气,您怎么穿得这么少呀?”
可是对于这些毛主席却是毫不在意,之间毛主席摆摆手说:“感冒又不算什么大事,不发烧就好了,我没事的。”
然而毛远志还是有些不放心,就拿出了专门给毛主席带的艾绒与艾卷,将艾卷点燃后放到了对应的穴位,温温地灸着。
那天两人就这样聊了许久……许久久。但是,谁也不知道的是,这竟是他们叔侄之间最后一次相见。
1976 年9 月9 日,毛主席去世的消息传来,此时正在工作的毛远志万念俱灰,她不由的想起了伯伯生前的教诲,眼中也是流下了浑浊的眼泪……
在过去几天后,毛远志赶到了北京,她看着此时在人民大会堂的花丛中安详地躺着的伯伯,毛远志的心似乎在那一刻都要碎了。
在此后的时间里,没到毛主席诞辰之际,无论毛远志在哪里,她都会去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伯伯的遗容,然后她再默默离去……
为了不引起注目,每次前来她都是悄悄来去,从不会在签名簿上留下姓名。
“不靠家庭,不搞特殊”。
这段话是毛主席给他们的临别赠言,也是毛远志一直恪守的家庭准则。
1990年,68岁的毛远志离开了人世,她的孩子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毛主席所写的这封书信和合照,这才得知毛主席和母亲毛远志之间的动人亲情,所有人不禁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