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福州军区被撤,司令员江拥辉无新任命,江:给我接军委总机

历史学馆 2023-09-02 22:06:47
前言

1985年,在邓小平指示下开始了百万大裁军。4月福州军区与南京军区合并;6月3日,军委领导人找到了这两大军区司令员与政委谈话。

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这份新的任职名单中,却是唯独缺少福州军区司令员江拥辉的名字。

这也代表着江拥辉要从现在的司令员的位置上退下来。

很快江拥辉就收到了这则消息,他当即就即拿起电话:“给我接一下军委总机。”

那江拥辉之后又有何任命?他这一次给军委打电话又是为了什么呢?

图 | 江拥辉(右一)去往福州军区

1983年10月25日早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与军区政治委员刘振华等200多名军官来到沈阳东郊机场,准备为军区原副司令员江拥辉送行。

这天江拥辉收到军委主席邓小平的命令,他将即将前往祖国的东海海疆,担任州军区司令员兼党委第一书记职务

尽管江拥辉此时已过60,可是他就如当年受命出征一样,浑身热血沸腾。

他大步向前走着与前来送行的老战友们一一握手。这时千言万语都汇聚在了握手的力度和深情的眼神里。

在作完简短的告别后,江拥辉就登上了飞机,向着西南方向飞驰而去,在飞机上,此时的江拥辉正俯瞰着沈阳这座历史名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工作了26载了他已经在沈阳军区,这个地方承载着他太多的回忆......

图 | 前排从左到右分别为宋景华、肖全夫、江拥辉、罗瑞卿、陈锡联、吴岱、马忠全

1957年8月,江拥辉调任为军区区副参谋长。1960年5月,任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当时的旅大地区敌情社情复杂,而他赴任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深入海岛一线部队,实地调查研究。

在掌握一手材料后,他才向上级呈递了一份更为详尽的调查报告,很快就收到了总部和沈阳军区的高度关注。

之后,没多久上级就决定扩编岛屿与沿海守备部队。1961年2月,“守备第一师”正式扩编为“外长山要塞区”,执行军级权限。

1962年6月,这时的江拥辉也擢升为旅大警备区司令员,在对附近的大小岛屿作了勘察以后,他提出了4个先后方针:“优先去打大的,然后打小的;优先打集中的,然后打分散的;优先打前头的,然后打后头的;优先打主要的,然后打次要的。”

1962年到1963年这段时间里,国民党会时常派遣小股武装袭扰大陆沿海地区,因此辽东半岛的一线部队也长期处于战备的状态。

右为江拥辉

为能够更好的消除部队的疲劳,江拥辉前往到一线连队,在他主持下,总结出了“发、放、堵、围、歼”5字作战要点。

1970年7月,江拥辉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第2次战略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这次会议上他作了精彩的发言:

仗能否打起来,不可以决定于主观的想象,我们要做好准备,或许打不起来;假如我们准备的不好,那届时敌人就会认为他们有打赢的机会,那就有可能打起仗来了。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江拥辉的这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戳当时问题所在。换句话讲,只有做好了战斗的准备,那才可以避免战争的发生。

回想起过去的20多年,尽管说江拥辉有着诸多不舍,可是他必须要听党的话,这是军人与生俱来的天职。

在前些日子里,他曾去北京开会,当时总参谋长杨得志、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找到他来谈话,告诉他,此时军委已决定由他去接任韩先楚、皮定均、杨成武先后指挥过的闽赣三军的司令员职务。

当时的他毫无犹豫的回答道:“我坚决服从军委的决定。”

来到福州军区工作后,江拥辉对目前的环境和人员情况都不熟悉,当时的他做出的应对的方式是,迈开双腿,去往第一线,掌握一手资料。这样就什么没有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啦。

他的秘书曾记录江拥辉上任的前十天工作情况:接受了杨成武将军向他移交的工作;支持军区5次二届全委扩大会;部署军区的整党任务;接待了前来福州检查工作的李先念主席和赵紫阳总理;看望了军区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们……

忙完这些工作以后,他又忍不住往下跑了,这天有人向他提出让新闻干事跟随前往,可听完对方的话。

江拥辉却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我这是要到下边工作的,不要给搞一大帮子人前呼后拥的,那成什么样子了。”

右二为江拥辉

他就如同是一般机关干部出差一样,说动身就动身,不去惊动其他人。

1984年,这是全党施行整党工作的第一年,根据秘书记录,在这一年里江拥辉他竟有97天工作在基层部队中。

这一年时间跑下来,江拥辉几乎是跑遍了福建和江西各个部队的驻地,他检查了100多个团以上单位,实实在在的解决了许多重要的问题。

军区参谋长陈景三曾叹服道:“我们的这位司令员呀真是个实干家。”

他每到一处单位,既会去听干部的介绍,同时他也会去收集下级的意见,努力做到全面掌握信息。

他说:"军队建设更迫切需要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军队干部年轻化这是一个战略决策,必须要抓紧。”

在他所主持的军委党委会上,一致通过提拔了3位60年代入伍的军人,来担任担任军级领导,有4位30出头的同志担任起了师级领导职务。

裁撤大军

1983年10月25日,京西宾馆举行了一场会议,这场会议对军队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参加会议的包括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11个军区的最高军政首长。

11月1日,这是会议召开的第八天,邓小平在做了近90分钟的讲话后,他环顾四周,接着又幽默地说道:“该从哪里讲起呢?不如就从前不久的国庆阅兵说起吧。这一次的阅兵办的还是不错的,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有着很好的反响。可是……”

说到这里邓小平顿了顿,然后才继续开口:不过还有一个缺点的,那就是咱们部队中80岁的人来检阅部队,这本身就是个缺陷……”

邓小平方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在说军队高层领导老龄化问题。

通过这次的讲话,邓小平也阐明了一个决心:再裁军100万。此话一出,在座众人皆议论纷纷。

这100万,可绝非是一个小数字。

只听邓小平,继续讲述起了自己的理由:

咱们的部队太过臃肿了,现在每个军区的高级领导人都有近20人,一个军区尚且有这么多领导,那就别提全国有着11个军区了。更为最重要的是,现在咱们我军费很少,那咱们这么多领导人在位,这就不仅是增添了国家与人民的负担,同时也极大的也限制了解放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战斗力的提高了。

不久以后,军委便做出百万裁军的决定,同时也通过了《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

裁军势必会导致一些军区的裁减,作为百万大裁军承办人的何正文,他所负责的任务就是将原来的11个大军区合并为7个军区,这也意味着4个军区将被撤销。

在整个东南地区里,福州军区是赫赫有名的存在,他是该裁撤,还是该留下,军委同志思考许久,最后做出决策。

1985年4月,南京军区和福州军区合并,并且要在9月之前结束所有的工作。

全力配合

当然已任福州军区司令员江拥辉他在收到了这次的任务,心情异常的复杂。

有人曾劝他说可以去中央军委提出建议,看看是否可以保留下来福州军区。

可面对曾经的战友,江拥辉先是严肃地说了六个字:“都不准拉关系。”

接着又语重心长地讲道:“百万大裁军这是一件英明的决策,我作为军人就当无条件服从命令,至于要撤销哪个军区,这是军委来决策的。”

接着他又强调说:军人对部队有深厚的情感,那如果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部队能保持建制,那谁也去找中央商量,这裁军工作又该如何进行?

在裁军开始以后,江拥辉担任起了两大军区合并协调组的组长。

尽管说这时没有刀光剑影,可却也依旧是扣人心弦。在裁军工作刚开始时,军队里流传着许多于江拥辉的传说,甚至有得到后面开始画蛇添足。

当江拥辉知道以后,立即做出批评:“不要去瞎猜想,一切服从组织的安排。”

当时军委的领导人将南京、福州两大军区负责人找去谈话,宣布了新的任职名单,可是却唯独没有江拥辉的名字。

有天,政委傅奎清来到了江拥辉办公室里,看着正坐在那里的江拥辉他有些欲言又止。

见状江拥辉微微一笑询问他是是怎么了,没有往日里爽快了。

政委傅奎清来轻叹一声:我从侧面去了解了下,现在咱们两个军区合并后军区司令员、政委的人选。军委那边的意思是,咱们两个军区各出一名主官,新军区政委是我。

江拥辉听后显得很是平静,实际上对于这个方案江拥辉早已经知晓,他只是不清楚具体定得是谁,也没去细问。

忽然江拥辉拿起电话,对总机说道:“帮我接一下军委总机。”

看到这里傅奎清也不清楚江拥辉这是要做什么,他很是担心江拥辉讲话过激,就直接上前按住了他的手说:司令,您有什么想法,咱们先谈一谈,我再给军委报告,你看可以吗?不可以过激了。”

江拥辉笑了起来,他拍了拍政委傅奎清肩膀:“老傅呀,你想多了,我这不是问军委要官,摆资历的,我得和军委首长表个态嘛。”

接着他就告诉领导:“我江拥辉一切服从组织安排,不会有任何意见的。”

1985年8月30日这天,江拥辉拿起了电话他告诉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说道:“司令员同志,我是江拥辉,从即可起,我将把福州军区指挥权全部交给你,祝你们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这也成了他在福州军区最后一次公务电话。

挂掉电话以后,江拥辉整个人就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一样,在那天晚上他睡得很晚,还把自己的秘书叫来,聊起了这从戎几十年的经历。

在这一年,江拥辉开始退休居于二线。

离休生活

部队生活结束以后,江拥辉的心情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可他也是轻松的,因为此时的他完成了祖国交给他的任务

在卸职后江拥辉回到了沈阳,开始了他的新的生活。接着他用了2年多的时间,实地走访了近200人,撰写了40多万字的回忆录——《三十八军在朝鲜》。

在书中,他向所有人展示了志愿军第38军参加抗美援朝的战斗经历,以纪念那些牺牲的同志们。在这本书中,他把自己的笔墨更多的用在了战友的身上,很少会提到自己。

江拥辉写道:“假如读者们能从这部回忆录中,感受到解放军同志爱祖国、爱人民、爱中朝友谊、爱和平的这份深情,也清楚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可以获得启迪,那我就已是感到不胜荣幸了。”

他花了许多自己的钱买了很多回忆录,然后就送到了军队的朋友们。当部队朋友看望他时,常常会被江拥辉家的简朴陈设所打动。

他的个人生活非常简单。他的住所是一栋两层楼的小半边两间住房和一间办公室。

里面的布置也十分简朴,墙壁上挂着军用地图,屋子里的家具很少,除却床铺以外,只有两张沙发椅,以及一个写字台。

1991年2月13日,江拥辉离开了人世。

在他去世消息传开以后,2300多人自发的购买车票,不远前里送行,即使是有些同志已是重病在床,多年未曾出家门,可依旧坚持让子女搀扶着去看江司令员最后一眼。

0 阅读:8
历史学馆

历史学馆

温一壶酒,煮一杯茶,请君暂座儿,听我道尽那茫茫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