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2022年,美国强制要求我国台湾的半导体企业台积电迁往美国本土,前CEO张忠谋还殷勤接待了前来窜访的美国官员。
结果没想到台积电迁往美国是羊入虎口,美国究竟是攥着他的把柄,还是给了他好处?张忠谋为什么会答应美国的要求呢?
他曾宣称大陆就算拿出10万亿也造不出先进芯片,但大陆这几年在芯片行业的进步有目共睹,他为何要说出这种毫无根据的狂妄之话呢?
中国人却不是中国心2022年,美国官员不顾一个中国原则,不顾我方的坚决反对,仍然悄悄窜访我国台湾。
台湾地区领导人兴高采烈地接待了美国官员,在接待人员中,有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赫然在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忠谋。
张忠谋是台湾知名半导体企业台积电的创始人,是半导体加工制造行业的教父。
他早就在2018年退休,至2022年已然91岁高龄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要出席宴会赔笑脸,真是不容易啊!
台湾当局领导人为什么这么欢迎美国官员窜访呢?还是那句老话,挟洋自重呗!心想着,我美爹来看我了,这是重视我,我要感恩戴德。
他们认为,有了美国的支持,大陆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两岸统一就遥遥无期了,他们就可以继续割据一方、逍遥自在了。
但这真的是美国的真实意图吗?当然不是,要真的论起亲疏贵贱,那日本韩国才是它的亲儿子,台湾当局顶多是半个干儿。
美国官员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看上了台积电,所以才有张忠谋作陪的必要。
美国想要将台积电搬迁到美国本土去,台湾地区领导人和张忠谋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脸上还是笑眯眯的,点头同意了。
在当年年底,台积电连人带厂都搬到美国去了,不过这对于张忠谋来说,已经是“二进宫”了。
张忠谋出生在1931年,是中国浙江省人氏,他上学时很聪明也很刻苦,所以一路升学,最后考上了美国知名院校。
毕业后,他就留在了美国工作,进入了著名芯片企业——德州仪器。从此,他在该企业工作了几十年,在芯片行业混得风生水起。
到了80年代,他想回到中国建立芯片加工厂,但他没有回大陆,而是去了台湾。
在台湾,他创办了台积电,是全球第一家芯片专业代工企业。台积电目前在芯片代工行业里,市场占有率高居世界第一。
平心而论,张忠谋创办的台积电是台湾省经济最耀眼的明珠,为台湾居民带来了很多福祉。
但是不可否认,张忠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虽然去台湾建厂无可厚非,但是他却反过来卡大陆的脖子,这实在不能不让人啧舌。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当然啦,他虽然是中国人,但早就入了美国国籍,成为了美国公民,他愿意怎么做是他的自由。
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挠大陆方面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就令人无比愤慨了。我相信,他本人绝没有与大陆死磕到底的意思,但他背后的美国却不会允许他与大陆缓和关系。
中美芯片拉锯战与张忠谋齐名的张汝京也是半导体行业的大拿,他与张忠谋的经历非常相似,但选择的道路却是完全不同的。
相比较于张忠谋听从美国的安排在台湾建厂,张汝京却是费尽心思把企业搬到大陆去。
张汝京从小在我国台湾省长大,后来也到美国留学,也进入了德州仪器工作。一段时间内,张忠谋正是张汝京的上司。
张汝京独立创业的时间要比张忠谋晚,他回台湾创办世大企业的时候,台积电已经成为半导体巨头了。
张汝京的世大发展很快,让张忠谋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就收购了世大。张汝京提出了收购要求,就是希望能到大陆去办厂。
但台积电没有答应,而是背着张汝京与其它世大高层签订了收购合同。
张汝京并不气馁,在2000年带着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来到大陆创办了中芯国际。
后来台积电看到中芯国际迅猛发展,又多次以各种理由将中芯国际告上法院,使得中芯国际赔了一大笔钱,而张汝京也不得不于2009年辞职。
台积电与中芯国际、张忠谋与张汝京的斗争,可以看作中美芯片争霸的一个缩影,甚至是典型。
本质就是美国不允许中国独立发展出先进的半导体技术,进而锁死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科技发展,让中国不得不依赖他们的芯片技术。
中美芯片争霸不是从“二张”之争开始,而是从很久之前就存在,也不会在短期内结束,这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
若要仔细推论,则中美在芯片领域的竞争是从中美两国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延伸出来的。
而后者则是从二战之后就开始了,在冷战时期,中美属于不同阵营,一直处于相互封锁的敌对状态。
虽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所缓和,但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又坐不住了,开始对中国实行更大力度、更大规模的打压。
在半导体这个残酷的赛道上,台积电充当了美国的排头兵,为什么张忠谋要对美国言听计从呢?
因为其实从一开始,台积电的命脉就掌握在美国手中。台积电之所以能够做大做强,这离不开美国的大力扶持。
要知道,台积电是个代工厂,它只负责生产,原料、机器、设计理念乃至管理人员都是美国提供的,上游被美国把持着,随时可以掐死它。
它生产出的产品,大都被美国客户买走了,下游也在美国,美国如果关闭闸门,台积电的水往哪流?
这么一个代工厂为什么能做到世界第一呢?是因为它工艺比较好,良品率比别的企业高,也算是个独门绝活,不能说加工厂就没有技术。
当然这也离不开美国大量订单投喂,进而才产生了丰富的制造经验。
而且这次美国要求台积电搬到美国去,也不只是威逼,他们还承诺会给台积电政策补贴,弥补台积电上升的成本。
所以张忠谋对于搬厂的事起初没有太大反对意见,但到了美国后,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台积电前途堪忧美国为啥一定要台积电搬家?留在台湾不一样可以制裁大陆吗?这一方面体现出美国对自身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体现出美国对台湾信心不足。
美国不相信可以成功锁死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也不相信台湾的现状会一直维持下去。
这样一来,把台积电搬到美国去就有两个好处。一是把台积电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可以防止大陆挖墙脚。
虽然台积电暂时没有向大陆靠拢,但台湾作为我国的一部分。美国鞭长莫及,而大陆却近水楼台。
二是万一大陆武统台湾,最值钱的台积电已经撤出来,也就没什么好惋惜的了。
早些年的美国新闻媒体上,一直有各种专家在探讨大陆武统的问题,有专家建议,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一定要炸毁台积电,绝不能留给大陆。
如今美国主动要求台积电搬到美国,是自知自身实力已经无法阻止解放军武统台湾了。所以,以防万一,先把台积电搬走。
而最搞笑的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还以为美国官员窜访台湾是因为重视,殊不知已经被美国当成弃子。
不论谁同意谁反对,台积电毕竟还是搬到了美国,张忠谋还大放厥词,说就算大陆花10万亿也造不出先进芯片。
其实这话他自己也不信,只是为了讨美国欢心,同时也为鼓舞士气,不得不这么说。
其实我国这几年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毕竟芯片也是人造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外国人能造,中国人也能造。
美国的封锁可能会暂缓我们的研发进度,但绝不会停滞不前。相比较而言,台积电到了美国之后的日子却举步维艰。
当初搬厂的时候,美国方面承诺会给予台积电几百亿美元的补贴。
结果到了美国,一切都安顿好了,美国才将他们补贴计划的真实面貌揭露出来。原来所谓的补贴确实有,只是限制条件极多。
比如说,到大陆建厂的数量和规模受到极大限制,还要给予美国方面超额利润分成,还要向美国方面按时提供核心商业机密等。
每一条都是要致台积电于死地,所以台积电方面最后也没要这个补贴,但是已经落户美国,再想抽身可就难了。
大家想一想,美国本土有英特尔、德州仪器等最先进的芯片研发企业,为什么没有强劲的半导体代工厂?
成本太贵啊!所以韩国、我国台湾等地的半导体产业就干掉了美国本土的相关产业。
现在美国强令台积电搬到美国,成本优势就不存在了,台积电很可能会水土不服,甚至有很大几率就此夭折。
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高等发达国家的产业都是向中等发达国家移动,中等向初等移动,然后再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等,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市场规律。
或许现在台积电产品的质量要远超中国的芯片,但在价格方面它是无论如何都比不过的。
而且将来如果中国芯片大规模量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台积电包括其他外国先进芯片企业将进一步丧失议价权,甚至可以说是死路一条。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要联合一帮小弟拼命打压中国芯片发展的本质原因了,但他们注定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结语我们愿意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众国家和地区却总视中国为眼中钉,认为中国的崛起损害了它们的利益。
用正当手段竞争不过,就联合起来封锁扼杀,用心何其险恶!我们绝不会屈服,而是要顶着它们制造的压力,砥砺前行,最终一定能制造出领先世界的中国芯片!
作者:山海编辑:二爻参考资料:修菁. 台积电被裹挟赴美,如今处境尴尬[N]. 人民政协报,2023-04-22(006).东升利,蒋敏.台积电“搬空”向美,凸显美“协防台湾”虚假本质[J].台声,2023(01):37-39.佘惠敏. 芯片法案拦不住“中国芯”[N]. 经济日报,2022-08.张锐.张忠谋:长袖善舞的“半导体教父”(下)[J].对外经贸实务,2018(07):11-15.林艾涛.张忠谋欲擒故纵征服中芯国际 张汝京内外交困败走麦城[J].IT时代周刊,2009.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台积电给我们上了一课。自力更生坚苦苦奋斗,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大科技人材培养,相信我们会突破技术瓶颈,全面掌握芯片的没汁研发制造投术。冲破封锁闯出一条自研制造的光明之路。
应该将张终谋列为汉奸才对。愧对列祖列宗,认贼做父。
台积电也没有办法,美国鬼子可以制裁你,不让阿斯麦卖给你光刻机,也可以让日本不卖给你光刻胶,瞬间就能让你失败。
宁波人中的败类
一点都不像中国人,八层像日本鬼子
80年代大陆营商环境真的一塌糊涂,这个不能怪阿谋,但是现在他还做这些事情就真的数典忘祖了
认贼作父吧
“脏”目光短浅,自掘坟墓!死有余辜!
最后到底吹出来了吗?
他喜欢与你有关的?
他连汉奸的资格都不够。
一个愿打,一个愿捱,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