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赵泰来才终于将6万件国宝,全部安全运回祖国

文史江山 2025-03-20 18:49:22

为保护和运送文物,赵泰来做出加入英国国籍的决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赵泰来才终于将6万件国宝全部安全运回祖国......20世纪末的一个清晨,一辆辆满载着神秘木箱的货车,缓缓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们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箱,刹那间,光芒夺目,精美的瓷器、古朴的书画、造型各异的青铜器等珍贵文物映入眼帘。这些文物历经岁月沧桑,跨越重洋,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人——赵泰来,他将6万件国宝无偿捐赠给国家。赵泰来出生于广东东莞一个普通家庭,自幼父母双亡,生活孤苦伶仃。1969年,15岁的他跟随姨妈前往香港生活。在姨妈的悉心教导下,他开始学习鉴定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练就了一双能辨别文物真伪的慧眼。1981年,姨妈骤然病重,临终之际,她把赵泰来唤至床前,吐露了一个惊天秘密。原来,赵泰来的曾外祖父生前,曾经从英国等地,收购了许多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曾外祖父一直希望有朝一日,将这些宝藏运回国内,却一直没能做到。现今,这批中国文物仍隐匿于英国的一处庄园之内。说罢,姨妈递给赵泰来一把钥匙和一张泛黄的地图,让他按照地图,去寻找这批宝藏。料理完姨妈的后事,他便怀着满心好奇,急匆匆地赶往英国。果然,顺着地图,他来到了一座十分荒凉的庄园。当他开启庄园仓库的那一刹那,眼前的景象令他惊愕不已。仓库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打开箱子,里面全是精美的文物,有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唐宋时期的书画、明清时期的瓷器……直至此刻,他方才惊觉,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是何等重大。文物数量浩瀚繁杂,整理工作异常繁琐,为了更顺利地保护和运送文物,赵泰来做出加入英国国籍的决定。此后,他独自承担起清点和整理文物的工作,每天早早起床进入仓库,一待就是一整天,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却从未想过放弃。在清点文物的过程中,赵泰来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维持庄园的运转和支付文物的运输费用,他不得不卖掉自己在香港的房产,甚至还向朋友借了不少钱。可他依然无私的守护着这些价值连城的宝贝,从未想过放弃。随着文物整理工作渐近尾声,赵泰来联系了运输公司,欲将文物运回祖国。然而,运输一事却极为困难。在文物运输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阻碍。如果不是赵泰来一直监管着,只怕这些文物早就毁坏殆尽了。因为手续问题,文物一度被滞留在海关,又因为运输途中的意外情况,文物面临着损坏的风险。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赵泰来才终于将6万件国宝全部安全运回祖国。回国后,赵泰来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定将这些珍贵的文物无偿捐赠给国家。

1 阅读:11
文史江山

文史江山

专注于历史故事、人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