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一老兵放弃优厚待遇支援农村建设,53岁才当上父亲,不料因无力供女儿继续读书,遭到嘲笑,直到2011年上级下乡视察,才知老人是特等功臣!2011年1月,值此新春佳节,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一行人,风风火火来到了北街村视察。卢展工接到指示,便亲自来到了范县北街村。当他走进李文祥家中,意外发现墙上挂着的一幅李文祥穿戴少尉军衔的画像。画像上缀满了勋章,映衬的老人的面容更加灿烂。卢展工立即问道:“李老,您被授予了那么多的荣誉,都立过什么功,拿出来让我们看看。”满头白发的李文祥,很快从箱子里取出了一个发黄的小包袱。双手麻溜的解开,是一枚枚勋章、一张张证书。卢展工细细看了,发现有李文祥在济南战役中获得的二等勋章,有参加淮海战役的特等勋章,有进军福建的一等勋章,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各一次。面对厚厚的证书,卢展工动情地说道:“李老,您是我们学习的好模范,好榜样啊。”然而,要不是省委书记卢展工的到来,村子里的人都不知道平日非常普通的李文祥,竟然是如此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早在1956年,战事平息,无仗可打的副连长李文祥不得不转业,来到了福建省建设厅保卫科,当了一名保卫干部。那时的他每月的工资有六十多块,待遇非常丰厚。1962年,党号召一些干部支援农村建设。李文祥听到消息,平静的血液又沸腾了起来,咬破了手指,报上了自己的名字。7月份,李文祥带着妻子回到了老家。在他的带领下,村子改小麦种植为水稻,又和群众搞起了水渠工程,第二年就有了不错的收成,改变了人们吃不饱的样貌。如今,75岁的老会计陈玉文说:“要不是李书记带头下地,我们恐怕还填不饱肚子呢。现在,范县的大米全国都有名,根本不愁销路。”由于种种原因,李文祥直到53岁才当上父亲,且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幼年时,学习成绩不错,可李文祥一头埋在了工作上,忽略了家庭,导致自己家也不富裕。后来,李文祥无力供女儿继续读书,还遭到别人的嘲笑。但对于这些,李文祥都不在意。其实,李文祥本来有重新返城工作的机会,但他不愿意给国家增加负担,就放弃了。那是在1983年,福建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经济起的比较早。当福建干部发现李文祥是战斗英雄,就千里迢迢来到河南,要为他恢复干部身份。但李文祥说:“我感谢组织的好意,但我在家乡待习惯了,不愿再离开了。”每当村里的乡亲提到此事,李文祥总是说:“我没什么功劳,也不显摆什么。要知道,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都牺牲了,我就已经很知足了。”参考资料《李文祥:被省委书记挖掘出的老英雄》 中国老区建设
一老兵因无力供女儿读书遭嘲笑,2011年才知老人是特等功臣
文史江山
2025-03-27 17:59:19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