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个假期,哪个地方最出圈,恐怕就要数河南的南阳了。
近日,河南南阳举行音乐节,原本是一件人气、财气、名气三收的一件大事,然而却因为一些人的不当之举,直接将“音乐节”变成了“音乐劫”。
要知道,为了这个音乐节,当地可谓是没少下功夫。毕竟,今年的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等硬性指标较往年下降不少。每一个地方的领导,都希望能够像淄博那样,“异军突起”,靠着自己的厚积薄发,收获一大片好评口碑和财政收入。
而迷笛音乐节作为一个年轻人的“音乐盛会”,几十万人的年轻人涌入,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凭借着年轻人在自媒体中的统治地位,还可以给自己积累下不少的好口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正可谓是“泼天的富贵”,关键是就看能不能接住了!
而当地的领导,对于此次活动也非常重视,这从多名领导与其的频繁互动,就能看到此次活动的在当地的重要性。
早在5月17日,卧龙区的当地领导就会见了迷笛音乐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商谈双方合作事宜。8月6日,更有网友爆料,卧龙区领导跟迷笛的创始人在当地某饭店互动,洽谈相关合作事宜。
8月16日,南阳市卧龙区与迷笛集团举行了全产业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终于官宣了音乐节的举办时间,确定了9月29日至10月2日在南阳举办音乐节。
此后,当地为了筹备好这次活动,从市领导,到乡镇、街道的各级干部都调动了起来。主要领导还亲自带头。
9月14日,市委主要领导轻车简从,暗访出租车、高铁、机场等场所,对存在的问题连夜召开音乐节的现场办公会,明确“不涨价”“不欺客”“不耍横”,并且部署了专项整治行动。
9月25日,主要领导继续到现场调研督导,实地察看演出现场,要求做好服务工作,当好东道主、树立好形象。
9月29日,在音乐节开幕时,市委、市政府的两名主要领导更是到火车站,亲自欢迎乐迷朋友,并且作为志愿者为乐迷朋友送上纪念品。
就连在音乐节举办期间,当地主要领导更是亲自调研了音乐节的公交接驳站、志愿者服务岗、并且慰问了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在此后的会议中,更是明确指出,“迷笛音乐节为南阳扬名、出圈、出彩,发展文旅文创产业提供了机遇”,并且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保障工作,确保安全、顺畅、有序圆满”,“让乐队、乐迷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与此同时,很多当地的网友也表示,此次音乐节是“让南阳出圈的最佳时机”,要用这次音乐节,让大家记住南阳。
然而,当地部门几个月的心血,就在活动要圆满结束时,被一些“老鼠屎”给搅黄了。几个月的努力,几乎是付之东流。当地的各级领导,想到了一千种出名、出圈的方式,实在是没想到,这个城市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出名。
一些当地的网友表示,想到了音乐节上的各种情况,怕天气不好,怕服务跟不上,怕酒店涨价,结果就是没想到会出现“小偷”。
虽然,当地各级部门迅速行动,该抓的抓,该拘的拘,该通报的通报,但是还是难以挽回城市的负面影响,一波又一波的地域黑此起彼伏,一波又一波的劝退之声屡说不止。
更有甚者,一些人将此次事件,与“井盖”联系到一起,“典韦的双戟就是在南阳丢的”,“刘备来还得让关羽、张飞站在门口守着东西”。很多网友表示,不敢再去南阳了。
当地有关部门,。费了好大的劲招来凤凰,结果凤凰变成了鸡,任谁都会生气!甚至一些网友开玩笑说,当地的书记气得直骂人。即使是在明年,不管当地把音乐节搞得有多好,很多人只会记住哄抢、偷盗的相关新闻。
有人说,这是因为基层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也有人说,这是基层治理缺乏精细化、细致化管理的表现。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穷。
2022年,南阳市的GDP达到了4555.4亿元,在全国来说,算是中等水平了。但是,南阳市共有961.5万人,平均下来人均GDP仅有4.73万元,相比较于全国人均GDP的8.57万元来说差距甚远。
很多人说,如果相同的场景,放在江浙沪、广东福建这些地方,肯定不会出现同样的事情。毕竟,经济的发展,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口袋里有了钱,就没有这些坏毛病了。
就比如说淄博,2021年人均GDP就已经达到了8.92万元,可以说是南阳的两倍之多。
如果经济得不到好的发展,人们口袋里没钱,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民风改变的过程,也就是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
都说十年磨一剑。也希望当地领导,能够放下包袱,以此为戒,用“迷笛在南阳扎根的十年”,换取“让南阳重新发展的十年”。
十年之后,再见南阳,一定是一个政通人和、民风淳朴、团结一致的十年。
。。。
可是致富不能靠偷靠抢啊!我怎么感觉到索马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