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开打至今已经500多天,关于俄罗斯军队阵亡人数的具体信息,也一直深受外界关注。
有俄罗斯媒体日前公布了一张图片,统计了自去年2月24日至今年6月28日期间,俄军可确认阵亡的268名士兵的地区分布。如图片所示,颜色越深,阵亡人数就越多,颜色越浅,就代表阵亡人数越少。
【俄媒发布的俄军伤亡率地区分布图】
这里首先要指出,268这一数字是目前经过媒体公开确认的,比如阵亡的一些士兵的家属或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士兵阵亡的消息,然后被媒体逐个记录下来,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但考虑到俄罗斯偏远地区发展落后,网络并不发达,有些士兵阵亡后,并未被外界所知晓,因此目前已经确认俄军阵亡268名士兵的数字,其实是非常保守的,真实的阵亡人数恐怕比这一数字还要多。
回到话题本身。从这张图片中,我们能够看出,俄罗斯阵亡士兵的数量有着极大的地区差异。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阵亡人数分别是200人和242人,颜色是比较浅的;而阵亡人数最高的远东雅库特地区,以及其他相对较高的地区,比如俄罗斯的巴什基尔共和国,颜色是比较深的,分别是1000人和843人。
越偏远的地区,阵亡士兵的人数就越多,伤亡率也越高。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座超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士兵阵亡的人数加起来还不到雅库特地区的一半,要知道,位于俄罗斯北方的雅库特,整个地区的人口还不到40万。这一强烈的对比,反映出了俄军征兵的主要对象,大都集中在偏远地区,而不是发达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这类大城市。
【俄罗斯越偏远的地区,参军入伍的人数就越多】
为什么俄军士兵的阵亡率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地区差异,原因可能有两点:
第一,乌克兰前线的主力是合同兵,而合同兵大多数来自俄罗斯偏远地区。相信大家都知道,俄罗斯的经济十分孱弱,特别是偏远地区,经济状况十分落后,而选择当兵,是一些贫穷地区的俄罗斯人最好的出路,尤其是当合同兵,每个月都有一定的补贴,除了自己花费之外,还能额外补贴家用。
因此,在俄罗斯的军队体系中,大家往往都能看到一种现象,即绝大多数的俄罗斯军人,其实都来自偏远的地区。比如,前面提到士兵阵亡人数最多的雅库特地区,就是因为经济十分落后,自身生活条件低,所以才不得不选择当兵,以此改善自身的生活。
第二,动员兵也大多数来自偏远地区。在去年9月的局部动员中,俄罗斯偏远地区基本贡献了30万动员兵中的大多数,而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发达地区,贡献的动员兵数量极少。一方面,这两个地区是俄罗斯的发达地区,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特别是莫斯科,官僚体系十分复杂,动不动就会动员到高官子弟,所以相关的动员工作并不好开展。再加上这些地方的俄罗斯精英本就“亲西方”,一旦强行开展征兵工作,势必会爆发更大规模的“反战”、“反征兵”的抗议示威活动,进一步加剧国内的动荡。
【局部动员后,居住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俄罗斯人,是最早开溜的那一批】
另一方面,去年9月进行局部动员后,俄罗斯国内就爆发了一阵“出国潮”,为了躲避兵役,大批俄罗斯人纷纷出逃国外,当时出国的直飞航班基本售罄,而居住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俄罗斯人,就是最早开溜的那一批。在此背景下,也就造就了“富家子弟逃至国外,贫穷子弟上阵杀敌”的不公平局面。
同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偏远地区伤亡率高,也间接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俄军现在整体战斗素质偏低。
客观来说,装备体系现代化或者说更信息化的军队,高级知识分子在军队中的比例是相对更高的,毕竟当兵也得有各种门槛。而这种需求,会促使征兵部门从经济发达和教育水平更高的地区征召兵员,但俄军显然不是这样的。在俄军体系中,参军入伍的绝大多数都是偏远地区的贫穷子弟,而那些生活条件优渥的富家子弟,基本不愿意放弃好的生活条件,主动前往军队吃苦历练。
【去年9月局部征兵后,越偏远的地区,征召人数就越多】
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发达地区的富家子弟不愿意参军入伍,而那些偏远地区的俄罗斯人,由于自身生活条件低下,不得不依靠参军入伍的方式来获得一定的补贴,这就迫使这些偏远地区的俄罗斯人在参军入伍这一块的积极性很高。但相应地,由于偏远地区的受教育水平较低,也就造成了俄军整体战斗素质低下的窘境,这也就是为何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偏远地区伤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当然,只要是征召到足够的兵源,不管他是来自偏远地区还是发达地区,其实都无关紧要。但问题在于,这些出身穷苦家的孩子上过战场,回到老家以后,对于未来的俄罗斯而言,也会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而且动员的规模越大,这个问题就越突出。特别是在瓦格纳事件之后,俄罗斯国内的很多问题就已经暴露出来了。
【瓦格纳事件之后,俄罗斯国内的很多问题就已经暴露出来了】
对于这些人,包括那些参军免罪的囚犯,如果俄罗斯的地方政府没做好保障和监管工作,出问题的可能性会很大。这个问题,就算俄罗斯打赢了也依旧棘手。而打输了的话,那就更不用说了。
毕竟,战后对于动员人员的安置,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大问题,更不用说内部问题本来就多如牛毛的俄罗斯。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以往车臣战争中“苏军打俄军”的例子,恐怕还会在俄罗斯大地上再度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