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鸽勇闯港交所,从义齿到隐形牙套,口腔风云变幻几何?

立足志轩 2025-02-20 06:25:53

在全球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当下,口腔医疗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加深,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口腔医疗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从口腔医疗器械到口腔医疗服务,各个细分领域都吸引着众多企业的角逐。在这样的行业大趋势下,沪鸽冲刺港交所备受瞩目,它不仅承载着自身发展的期望,也为我们洞察口腔医疗行业的竞争格局与未来走向提供了一个重要样本。

进军资本市场,口腔领域“新势力”正在崛起

天眼查显示,沪鸽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国内厂商中领先的口腔材料公司之一,提供涵盖口腔临床类产品、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组合,适用于牙科核心专业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

在市场地位方面,沪鸽成绩斐然。依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3年销售收入为衡量标准,沪鸽是中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制造商,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商之一。

在国内制造商中,沪鸽拥有最多CE标志或FDA批准的口腔临床类材料,这充分彰显了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获得了国际认可。

在国内,沪鸽凭借庞大的经销商及口腔技工所网络,为大量口腔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在海外市场,其产品已获得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主要海外市场包括欧洲、美国及东南亚,并且在欧洲及美国市场具备一定竞争力,还立志成为东南亚市场的领导者。

从业绩数据来看,沪鸽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沪鸽的收入分别约为2.8亿元、3.58亿元、3.04亿元人民币。

2023年较2022年增长约27.7%,尽管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收入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但整体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6403.3万元、8835.4万元、7770.8万元人民币。利润的稳步增长,表明沪鸽在成本控制、市场拓展和产品盈利能力等方面表现出色。

进一步分析各项成本和利润数据,毛利方面,2022年至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毛利分别为153,736千元、203,696千元、179,893千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54.9%逐步提升至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的59.2%,显示出公司产品附加值在不断提高。

销售及经销开支占比相对稳定,2022-2024年分别为17.9%、19.0%、17.0%,行政开支占比和研发开支占比也保持在一定区间内波动,说明公司在运营管理和研发投入方面有较为合理的规划。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沪鸽在口腔材料市场不仅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在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上也有着良好的表现,为其冲刺港交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产替代2.0,多而不强格局如何破?

随着居民口腔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升级,口腔医疗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相关报告,口腔服务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923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2610.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预计未来几年,这一增长趋势仍将延续。

从细分领域来看,口腔护理市场规模也在稳步增长。从 2020 年到 2024 年,中国口腔护理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 4%,预计到 2024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500 亿元。

尤其在口腔临床类材料领域,沪鸽、国瓷材料(子公司爱尔创)等企业已打破外资垄断,整体盈利能力突飞猛进。2021年上半年,沪鸽口腔合成树脂牙平均成本为0.23元/颗,平均售价为0.92元/颗,经过经销商层层加价,最终其价格涨至200元以上。

然而,在口腔医疗器械和护理产品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既有国际知名品牌如 3M、登士柏等,也有众多国内企业参与角逐。

以隐形正畸等高价值领域为例,国内仍由时代天使(市占率41%)和隐适美(市占率35%)主导,沪鸽市占率仅1.44%,且产品毛利率(49.48%)远低于时代天使(66.13%)。

国内企业普遍面临“多而不强”的困境。例如,沪鸽虽覆盖临床、技工、数字化三大产品线,但隐形正畸业务收入占比不足10%,且较为依赖经销模式,导致库存周转率低于行业龙头。

反观时代天使,其通过垂直整合(从设计到生产)和直销模式,建立了更高的技术壁垒与客户黏性。

沪鸽的海外布局是国产企业全球化的重要样本。但其海外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46.95%降至2024年的23.85%,主因东南亚市场竞争加剧及欧美品牌压制。

相比之下,国瓷材料通过收购海外公司(如德国Dental公司)快速获取渠道与技术,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9亿元,同比增长21.86%。

尽管在国内企业中,沪鸽口腔在合成树脂牙和口腔印模材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然而,与国际巨头相比,在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投入等方面仍有差距。例如,国际品牌往往拥有更悠久的历史和更广泛的全球销售网络,在高端产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但同时,市场上还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这些企业主要通过价格竞争来争夺市场份额,导致部分细分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IPO逻辑:技术突围与资本博弈的双重考验

综合来看,沪鸽口腔的优势在于其多年来在口腔医疗器械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对国内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以及相对完善的国内销售网络。同时,随着国内口腔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沪鸽口腔有望借助本土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沪鸽口腔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来自国际品牌的竞争压力,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全球市场拓展方面,国际品牌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内的价格战可能会对沪鸽口腔的利润空间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如何持续提升研发能力,跟上行业技术创新的步伐,也是沪鸽口腔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是,随着各国政府在口腔医疗领域的监管政策日益完善。以牙膏行业为例,2023 年 12 月 1 日正式实行的《牙膏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产品备案,提升了上市门槛,增加了企业的责任意识。

同时要求牙膏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禁止标注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以及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这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再是口腔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数字化技术如 3D 打印、口腔扫描等在口腔修复、正畸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治疗的精准度和效率。但同时新材料的研发也为口腔医疗器械和护理产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新型的口腔印模材料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舒适性。

从长远看,沪鸽口腔如果能够成功上市,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有助于其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拓展市场。随着国内口腔医疗市场的持续增长,以及国产替代趋势的加强,沪鸽口腔有望在国内市场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国际市场方面,沪鸽口腔可以通过与国际企业合作、参加国际展会等方式,逐步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同时,关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数字化、智能化口腔医疗器械领域,将为沪鸽口腔的未来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0 阅读:0
立足志轩

立足志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