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胀穴”上贴一颗黄豆,调和脾胃,比揉肚子更省力!

沛珊说健康 2025-04-03 14:08:43

每到下午,人懒洋洋的,肚子却鼓胀难受。有人悄悄松腰带,有人不停揉腹,还有人坐立不安,心里烦躁。是久坐惹的祸?冷饮喝多了?还是外卖太重口?其实,这可能不只是吃撑了,而是脾胃功能有些弱了!

在传统养生理念中,穴位按摩一直被视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调理身体的方法。然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独特的养生小妙招——在“消胀穴”上贴一颗黄豆,这种方法不仅能调和脾胃,还能比传统的揉肚子更加省力。

然谷穴,民间称其为“消胀穴”,位于人体足部,是足少阴肾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这个穴位的名字本身就透露出它与身体内部调节的密切关系。“然”有燃烧之意,“谷”指谷气,合起来可以理解为谷气在此被燃烧、转化,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然谷穴位于足内侧,当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是肾经的荥穴。在中医理论中,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二者关系密切。肾阳温煦脾土,脾的运化功能依赖肾阳的推动;而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又不断充养肾精。然谷穴作为肾经上的关键节点,通过适度刺激能够间接调节脾胃功能,这正是中医"远治取穴"智慧的体现。

具体操作方法也很简单。首先,将黄豆洗净晾干,然后用医用胶布将黄豆固定在然谷穴上。足底会感到舒坦,并且能不断得到温和的刺激。此方法与古人用鹅卵石铺健康步道的自然疗法,有几分相似。

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这种方法不需要像揉肚子那样需要掌握一定的手法和力度,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即使是在工作、学习的间隙,也能轻松完成。

如果你有什么与疾病防治或健康养生相关的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后台私信哦。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1 阅读:31

评论列表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4
2025-04-04 10:22

哇.中医好历害的更省力。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沛珊说健康

沛珊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