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但很多人却容易感到疲乏、烦躁、胸闷、易怒,甚至出现皮肤干燥、失眠多梦、呼吸不畅等问题。这往往是因为肝火旺盛、肺气不宣、经络淤堵所致。

中医认为,春季对应肝脏,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容易化火,导致情绪不稳、头痛目赤;而肺主宣发,若肺气不畅,则易出现咳嗽、气短、皮肤问题。因此,疏通肝经、宣发肺气是春季养生的关键。
今天推荐3个穴位——中渚穴、云门穴、肩井穴,每天刮一刮、按一按,帮助疏肝降火、宣发肺气、畅通气血,让身体轻松度过春天!
1. 中渚穴——疏肝降火,缓解烦躁
中渚穴属于三焦经,能疏通肝胆郁火,缓解春季常见的易怒、头痛、眼睛干涩等问题。对于长期用眼、熬夜导致的肝火旺,按揉此穴可帮助降火明目。
位置:手背第4、5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刮痧板从手腕向指尖方向刮拭,每次3-5分钟,感觉微胀即可。
针刺:直刺或斜刺(向腕关节方向)0.3~0.5寸。

2. 云门穴——宣发肺气,改善胸闷
云门穴是肺经的重要穴位,能宣发肺气,缓解春季常见的咳嗽、胸闷、气短。对于长期伏案工作、呼吸浅的人,刺激云门穴可帮助打开胸腔,增强呼吸功能。
位置: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大约一个手掌的距离)。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压或掌心轻拍云门穴,每次2-3分钟,以微微发热为度。配合深呼吸,效果更好,能帮助肺气更好地流通。
针刺:向外斜刺0.5~0.8寸(避免向内深刺,以防伤及肺脏)。

3. 肩井穴——疏通胆经,缓解肩颈淤堵
肩井穴是胆经的重要枢纽,能疏通上半身气血,改善肩颈僵硬、头晕、失眠等问题。春季肝气易郁结,胆经不畅会导致偏头痛、情绪低落,刺激此穴可帮助放松身心。
位置:大椎穴(低头时颈部最突出的骨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操作方法:用刮痧板或拇指从颈部向肩部方向刮拭,每次3-5分钟。
针刺:直刺0.5~1寸(不可过深,避免伤及肺尖)。

如果你有什么与疾病防治或健康养生相关的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后台私信哦。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哇.中医好历害的散尽。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用户70xxx16、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当然啦。中医这种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的的心态是如何来的 难道中医们小时候生病啦 中医们父母开心的开酒庆祝才导致中医们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