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公布:“中国的家政用工缺口超2000万”呼吁更多高校毕业生从事“家政服务”行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f970a0e65c55fd8a9c6ca0e359f08b6.jpg)
这个新闻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读了大学就去当保姆?那还读大学干什么?”“小学文化都能干吧?”
其实2023年就有16个政府部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乡村振兴局、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文:《2023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鼓励大学生毕业生从事家政服务行业。
是的,如今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大部分毕业还是从事最普通的劳动。“ 高等教育”并不“高等”,实际上已经成为“工具人教育”。
大家以为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国之栋梁、经国人才,现实的“高等教育”是培养普通劳动者;是维持社会稳定。
为社会培养工具人:现代化的工厂、机构、实体都需要大量具有基本素质的工具人。需要他们能够读懂说明书,会基本的逻辑思维,懂一点英语,才能操作复杂的机器;维持社会稳定,十几二十岁是形成人生三观最重要的年纪,也是人最不稳定的年纪。这个时候待在学校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体都是最安全、稳妥的;能不能成才要看他自己,对于社会而言至少别惹。不用破防,从2000年中国高校开始扩招就注定这样的结果。如今全国本科升学率已经达到40%以上,再加上专升本的比例,每年本科毕业生多达500万之巨,如果再加上自考本科,还会有更多。如果说高等教育也在培养社会精英,那么也是少数“双一流”高校的任务。
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比较讽刺的是:
前段时间教育部发文《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要求(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
然而还是政府的选调生,却明文严格限制入选学生的毕业院校,甚至有的985都落选,详细例子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选调生不是招聘?
深度解读:2025年浙江省选调生招录1097名,“学而优则仕”
但也不用破防,社会不仅存在学历歧视、还有各种各样的歧视:什么体制内看不上体制外、做官的看不上经商的、身高170看不上155的、只要有选择就会有比较,都很正常:所有比较都是趋利避害,生物都如此。
但人生在世所有的比较都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逃离。
谁又不是蝼蚁呢?
在蚂蚁的世界,蚁皇高高在上,身体都比普通蚂蚁大很多,然而在人的眼里也还是蝼蚁,两根手指就能掐死。从泰山顶上看山脚的人来人往,无论穿着如何、身份如何、学历如何、财力如何,就跟地上的蚂蚁差不多。
回来说教育:
其实这样的高等教育策略并不失败,还收获了很大的成效,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高素质劳动力市场,对发展成制造业强国奠定了基础。而且相比个体的付出,国家的投入更大:一所最普通公办高校,在校生人均一年投入也有上万块,且不说那些人均投入上十万,甚至五十万、六十万的名牌高校。不要以为几千块的学费可以负担高校那么多教授、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设施建设。
只是普通人不要再对读大学有误解,不要对读大学有过多的期待,以至于失望。就像我们不要对任何人、任何境遇有过多期待一样。
四年的青春校园、烟海书卷还是人生的美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