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河北农民为捞袋子跳入洪水,45年后打开惊动当地政府

梨画评过去 2024-05-29 05:17:49

196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席卷了河北石家庄。

就在大家都往高处转移时,一名农民却跳入洪流中。

任凭其他人怎么呼喊,他都置之不理。

那么是什么东西如此重要?能让这位农民奋不顾身?

他的身份是什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结局又会走向何方?

点点爱心和关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位农民的事迹。

遭遇洪水,奋不顾身

1963年,河北发生了数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道路、村庄都被淹没,大家也顾不上拿东西,迅速往高处转移。

如果再晚一点后果将不堪设想,少不得人被洪水冲走,还有可能小命不保。

正在大家不知所措时,当地的救援队伍及时赶到。

在等待的过程中,一位村民李德银突然惊觉。

他一下子就跳入水中,往自家房子的方向游去。

众人惊呆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拿的,还是逃命要紧。

于是纷纷向他呼喊:

“还拿什么呀,你不要命啦李德银,赶紧回来!”

李德银充耳不闻,循着记忆,他在房梁处一顿摸索。

在摸到一个布包后,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正当他想带着布包往回游时,却发现水流太急,自己已经游不动了。

幸好救援人员及时赶到,抛出一条绳子让他抓住。

被拉到安全区域后,救援人员也忍不住开始教育他:

“这位同志,什么东西这么重要,值得你拿生命冒险,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李德银像是没有听到一样,小心翼翼地护着那个布袋。

见此情景,周围的村民也忍不住好奇,袋子里究竟装着什么?

面对询问和质疑,李德银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没什么,只是一些纪念品而已,不值几个钱。”

不值钱还这样拼命?这个解释显然无法说服别人

当时大家都忙着转移,也就没有人再关注过这件事。

万万没想到,45年后,这个小布袋被打开,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

2008年,李德银在女婿的陪伴下,走进了退役军人事务局。

在他的要求下,女婿打开了这个破旧的小袋子。

里面的东西让所有人都惊呆了,竟然是各种各样的奖章。

虽然历经多年的磨损,但是上面“人民功臣”的字样还清晰可见

面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也不敢怠慢,赶紧向上级通报。

经过人社局的调查,李德银老人的真实身份也浮出水面。

眼前这位八旬老人,12岁就入伍,跟随部队战斗,立下了汗马功劳。

得知真实情况后,各路媒体闻风而动,纷纷报道老人的故事。

至此,这位隐藏多年的大功臣才被大家发现,他的故事也得以诉说。

入伍后他参加了哪些战争?经历了怎样的事情?

又是如何获得这些奖章的?隐藏多年又为何突然现身呢?

少年参军,立下大功

1963年,一位农民不顾危险,冲入洪水捞袋子。

45年后袋子被打开,里面的东西惊动当地政府。

这位农民就是李德银,袋子里正是他参军时获得的勋章

1926年他出生在一户贫穷的家庭,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

为了减轻负担,年纪轻轻的李德银就要开始做工。

不过那时的他想着,苦是苦了点,但一家人这样生活也挺好的。

好景不长,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平静的生活。

1937年,日军大举入侵我国土地,东北三省很快沦陷。

贪心的日军并不满足于此,继续向华北地区进攻。

战火很快就蔓延到李德银的家乡赞皇县,百姓们担惊受怕,苦不堪言。

12岁的李德银目睹了日军的暴行,萌生出抗日救国的想法。

当时我国的人民也没有坐以待毙,他们成立了游击队。

和狡猾残忍的日军开始了周旋,李德银决定加入八路军。

这时的他还没有枪杆子高,于是做起了情报通讯的工作。

年幼的李德银非常机灵,无论什么任务都能完成。

游击队的领导也非常器重他,不少的重要情报都是通过李德银传递出去。

不过在1940年,他执行任务时遭遇危机,差点就暴露了身份。

那天李德银收到紧急任务,要在天黑前将情报送达邻县。

于是他装扮成小乞丐,将情报缝在了裤腿上。

本以为万无一失,可是还是让日军发现了端倪。

他们拦住了形迹可疑的李德银,准备带走审讯。

李德银急中生智,一屁股坐在上,一边打滚一边撒泼。

果然这招吸引了不少的群众,大家都纷纷指责盘查的日伪军。

别看他们平时横行霸道的,但是面对这么多的群众,他们也是有所顾忌。

所以李德银就这样顺利过关,情报得以及时送到。

组织的同志也顺利转移,解除了日军搜捕的危机。

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结束,没想到解放战争却爆发了。

也在这一年,19岁的李德银申请入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战场中,他总是一马当先,奋勇杀敌。

这个勇猛的小伙子也吸引了组织的注意,想要将李德银提升为排长。

但是李德银却死活不同意,而是想加入突击队。

可突击队一般都是执行危险任务,稍有不慎就会牺牲。

经过一番考虑,上级还是同意了李德银的请求。

并让他成为了突击队的队长,李德银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最勇敢的战士。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李德银遇到了改变自己军旅生涯的人。

当时他率领突击队进攻马围子,在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

战士们不惜用人体炸弹来抵挡进攻,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六十名突击队员只剩十二人,淮海战役以我军的胜利告终。

在清扫战场时,李德银在地堡中俘虏了两名敌人。

经过盘问,发现他们正是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维的警卫员。

两人担心被杀,所以赶紧表示,自己可以提供关于黄维的情报。

活捉黄维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询问清楚后,

李德银带着两名战士赶到了俘虏所说的地堡,并埋伏在附近。

快要天黑了,却迟迟不见黄维。

正当他们以为要扑空时,从地堡里走出了四个人。

为首那个人戴着军帽,穿着大衣,手上还拿着公文包。

看这架势,很有可能是黄维,随着李德银的一声令下。

他和两名战士迅速控制住四人,将他们关押在地堡后。

李德银更是亲自看守,还不忘让人前去通知部队。

经过确认,李德银抓到的确实是黄维本人。

为了找到这个人,我军也是出动了大量的兵力。

可黄维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想到被李德银抓到了,这可是大功一件。

后来根据组织研究决定:

李德银活捉黄维,授予特等功,另外两名战士各记一等功一次。

在庆功大会上,刘伯承和陈毅亲自为他们颁发了勋章。

李德银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这次立功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

一定要保持这种状态,为部队再创辉煌。

很快,李德银便又有了一次表现的机会。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这次的战役中,他们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危机?

再立大功,退伍返乡

1963年,河北农民跳入洪水捞袋子。

此人正是李德银,45年后他打开袋子,里面的东西惊动了当地政府。

那么袋子里究竟装了什么?

李德银为什么会退伍回乡?又经历了什么呢?

隐藏多年,为何在此时曝光身份?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

在1949年的渡江战役中,李德银再次成为突击队的队长。

他们接到渡江的命令后,立即划船出发。

敌人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踪迹,朝着他们猛烈开火。

我军部队损失严重,很多木船都已经不能用了。

李德银意识到,如果继续正面突击的话,很难到达对岸。

思索一番后,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决定“违背军令”,带领部队往下游划去。

正是这个冒险的决定,让他再次立了大功。

当突击队到达下游后,发现这里守卫薄弱。

原来敌军也没有预料到会有人在这里进攻,所以只留下了少量的兵力。

突击队迅速登陆,很快就攻占了这个地方。

他们是第一支成功渡江的队伍,为这场战役成功找到了突破口。

这次的“违规操作”虽然有效,但李德银还是担心会受到处罚。

没想到军长秦基伟不拘一格,还夸赞他会随机应变。

就这样李德银再记特等功一次,还因此升任排长。

在此后的军旅生涯中,李德银多次奋不顾身,立下赫赫战功。

在解放大西南、解放华中南等战役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本以为他会这样一直战斗下去,直到闭上眼睛的那一刻。

1951年,他突然接到了家中消息:

奶奶已经去世,父亲卧病在床,家中需要有人支撑。

此时他正在为朝鲜战争做准备,一边是亲人一边是国家。

自古忠孝难两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李德银还是选择回家看看

他向秦基伟将军说明情况,提出了复员回乡的请求。

就这样,李德银回到了家乡。

在处理完奶奶的葬礼后,他也不是没想过返回部队。

当时秦基伟将军表示,可以随时回来找他。

可是看到病榻上的父亲,他还是选择了留下。

这位浴血沙场的战士褪去了戎装,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在这里,他就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

踏踏实实地耕种,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而奔波。

他将过往的荣誉和勋章一并封藏,也没有再提起。

也许是觉得曾经自己的选择,辜负了组织的信任。

靠着自己的努力,李德银将两个女儿养大成人。

由于长年的战争生活,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

年纪越大这种情况就越明显,久而久之李德银也没办法下田干活。

这样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向国家和组织说明情况。

可李德银老人却对曾经的辉煌只字不提,只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为了能够补贴家里,这位战斗英雄只能出捡垃圾卖钱。

可偏偏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他的一个女儿竟然得了脑血栓,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

在女儿和女婿的强烈要求下,李德银才带着这些勋章找上门

在这里,他才终于得以向世人诉说自己的事迹。

得知老人的情况后,政府立即为他申请了相应的补贴。

当地媒体也争相报道他的事迹,这时候身边的人才知道。

原来李德银曾经为保家卫国作出巨大贡献。

转业后他更是勤勤恳恳,不因为自己的身份提出任何要求。

那么为什么吃了这么多苦,李德银现在才求助组织呢?

他表示,和牺牲的战友相比,自己已经很幸运。

不仅活着回来,还得到了国家的表彰。

况且当年自己顾及家人离开了战场,没有继续为国家奉献。

又有什么理由麻烦国家呢?

在政府的努力下,李德银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

只是劳累的生活已经掏空他的身体,享福没多久,他又突然倒下了。

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医生也已经尽力治疗,还是无法挽回老人的生命。

2012年,李德银老人去世,享年86岁。

家里人按照他的遗愿,简单举办了葬礼。

李德银老人还交代子女,如果有需要,自己的军功章可以无偿捐献。

看完了李德银老人的故事,不禁令人感慨老一辈的革命精神。

真的可以做到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作为英雄,他们可以出现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

作为群众,他们可以自力更生,从不给国家添麻烦。

让我们铭记他们的事迹,砥砺前行。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老兵呢,欢迎在评论区友好讨论。

0 阅读:0

梨画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