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积水半天解决,福州速度真不是吹,闽江北城区堪称防涝教科书

冬易聊房产 2023-09-05 09:14:07

这两天台风“杜苏芮”让福建全省都经历了暴雨的考验,各地24小时降雨量纷纷破历史纪录,其中雨量最大的是莆田,其次就是福州。所以,虽然已经很久没有台风在福州直接登陆,但就和2015年的“苏迪罗”,2016年的“莫兰蒂”一样,风没那么大,暴雨不迟到。

前天文章刚刚写到,现在福州市区的防涝系统已今非昔比,过去这些年来为彻底解决城区内涝问题,建设了大量蓄洪排涝项目。“杜苏芮”带来这场创纪录的暴雨恰好是一次全方位的检验。

那么,福州市区迎接本次“大考”成绩如何呢?由于不少路段还是出现积水,五四路依旧和七八年前一样被淹,“筷子豪情”如何防洪再度成为热点。于是网上有些只会耍嘴炮的网民一顿“口嗨”,狂喷福州城市排水系统不好云云。

不过,明白人从来不会被无知言论带着节奏跑,经历过昨天一场大奋战,我们发现如今福州的城市防涝工作如同教科书一般。昨天早上七点半和九点,福州公交、地铁分别宣布暂时停运,到了下午四点就恢复运营,仅仅中断几个小时而已。

至于路面积水的处理,最早曝出积水的仓山太平洋城一段在凌晨一点就已解决,其余路段退水时间早则上午六点到九点,晚一点的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到了下午三点多,最后两个位于鼓楼区湖东路和海底支路的积水点也顺利退水。每处积水问题化解时间不过半天,这回的“福州速度”可真没有乱吹。

那些网友因为市区出现积水就骂城建不好排水不行对不对?这当然是大错特错的无脑喷。要知道城市防洪排涝系统无论设计多好,排水总归需要时间,在短时间内超强降雨量冲击下,路面上的水来不及排放,低洼路段出现积水是必然状况。积水不是问题,能够迅速解决,不影响居民生活才最要紧。

从市内分区域的具体情况来看,这次“大考”迎检的主要是闽江北岸主城区,至于仓山和闽侯,这些年来的大面积拆迁,失去了原有的农田、花场、池塘、河道等天然“海绵”,蓄洪能力下降,每逢暴雨路面都容易被淹,最典型的例子,比如金山“绿轴”地块变成了“房轴”。这些问题就只能伴随着城市开发的脚步,留待以后慢慢解决。而江北城区始终是福州防涝的重点,也是一片大型试验田,近年来的巨额投资有没有打水漂,这个问题很关键。

除了五四路外,昨日江北城区积水比较严重的路段主要是西二环象山隧道工地周围,以及东区化工路沿线。象山隧道积水跟道路施工有关,属于特殊情况;而东区有了晋安湖以后蓄洪能力的确增强不少,但这一带拆村建城的进度尚未完成,将来管网完善、河道疏浚之后,防涝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除了晋安湖外,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五四北星罗棋布的湖泊群和华林路斗门调蓄池这次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比如五年前未雨绸缪的琴亭湖扩容工程,这次终于派上了大用场。挖深后的琴亭湖虽然面积仍比晋安湖小得多,但库容接近晋安湖的四分之三,蓄水能力“加强版”的琴亭湖大大减轻了下游城区防涝压力。

早年五四北片区是有名的“逢雨必涝”,如今则堪称防涝模范,这次更是近乎全身而退,没有出现严重积水点,交通出行十分顺畅。八一水库、斗顶水库、杨廷水库、井店湖、涧田湖、琴亭湖,五四北的湖泊群按地势高低呈阶梯式排布,犹如一个个大水盆,在主城区的头顶上接着水。要是没有它们,五四路的积水恐怕不止淹到这个程度。

大家以前看到吹“某某速度”往往是岛城专利(结果某地今年经济彻底失速),福州向来比较低调务实。但这一次防涝堪称教科书级别,体现了城市建设要以民为本,写出来供省内其他城市参考借鉴。

0 阅读:8
冬易聊房产

冬易聊房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