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应急减灾·守护美好生态家园"主题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趣唠科技不打烊 2024-11-15 22:30:56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从技术想象走向产业落地,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探索自然边界的重要力量。

2024年11月6日,由中关村睿宸卫星创新应用研究院主办的“AI赋能应急减灾 · 守护美好生态家园”主题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头部科技参与媒体支持。

论坛由中关村睿宸卫星创新应用研究院的梁晓晨主持。

梁晓晨强调,通过前沿技术的创新与融合,可以有效提升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和灾后响应效率,助力构建更加安全、可持续的发展愿景。

本次活动作为“2024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大会”的平行论坛同期呈现,汇聚了来自国家航天局、中国矿业大学、星测未来科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易智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位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自然灾害预警和应对中的应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展示星载人工智能、遥感数据实时监测、北斗导航系统及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应急减灾领域的深度融合与落地应用,提升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优化灾后响应速度与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分享环节,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减灾中心工程师李兴东博士分享了遥感+北斗水汽反演与降水预报的研究进展。

李兴东博士详细阐述了水汽在天气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并介绍了利用遥感与北斗进行水汽反演的先进技术。通过该技术可实现对大气可降水量的监测,提升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

传统监测方法存在时空分辨率低下、易受天气影响或探测成本高等问题,而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NSS)的水汽探测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如能实现全天时、全天候观测,可获得垂向水汽分布,结合多个站点还能获取三维水汽时空变化。

我国北斗系统的建设为水汽探测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其观测数据及相关技术手段,可对大气可降水量进行精确分析。

此外,还探讨了水汽与降雨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引入更多预报因子构建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进行降雨预报,同时将GNSS获得的大气水汽与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同化,进一步提升预报精度,详细展示了该技术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科技委秘书长廖楚江详细解读了国家高分卫星数据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其在提升自然灾害预警能力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通过构建全面的高分卫星数据平台,可以实现对大气水汽、降水等关键信息的实时监测与分析,从而为灾害预警提供有力支持。

他深入分析了遥感技术如何革新传统应急救灾模式。国家正在大力建设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包括遥感卫星等多种空间系统及地面配套设施,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在轨卫星数量众多,具备了强大的观测能力。

同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数据共享,推动行业应用和省级高分中心建设,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分发。

他强调了应急救灾中数据快速获取和产品生产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建立一站式平台,整合公益服务和商业应用,以提高应急救灾效率。通过分享汶川地震、九寨沟地震等案例,展示了遥感技术在灾害评估、救援指挥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我国在应急救灾模式上的不断进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蒋金豹教授分享了碳中和背景下植被覆盖区地下封存CO₂微泄漏点的遥感监测研究。他介绍了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识别微泄漏点,以保障碳中和目标的达成,并展示了这一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深远意义。

蒋金豹教授介绍了在碳中和背景下,针对二氧化碳地下封存可能出现的泄漏问题,其团队开展的遥感监测研究。

全球变暖促使各国重视二氧化碳减排,我国积极布局CCUS技术,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但泄漏问题不容忽视,因其可能引发生态和安全风险,影响碳交易评估。

蒋教授团队通过间接探测法,利用二氧化碳泄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借助植被覆盖区的变化特征来监测泄漏点。

他们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包括在国内外不同地点进行实地测试,使用无人机搭载传感器获取数据,并通过光谱特征等分析泄漏情况。

实验证明该方法可行,能够有效定位疑似泄漏点,目前团队正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推动相关技术发展,为碳中和目标提供保障。

星测未来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仓基荣博士详细介绍了星载AI赋能应急减灾的技术突破和应用。他展示了如何通过星载AI技术实现对遥感数据的快速处理与分析,从而提升灾害应急响应的速度与效率。他还介绍了多个成功案例,展示了星载AI技术在实际应急减灾中的广泛应用。

仓基荣博士展示了星测未来如何将前沿AI技术融入航天产业链,为应急减灾带来创新解决方案。

随着卫星数量的增加,行业对卫星数据获取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模式在应急场景下存在数据回传延迟等问题。星载AI技术能够实现卫星数据的实时处理,通过高性能算力平台和AI算法,在卫星上直接处理数据并快速回传关键情报信息,大大缩短了从卫星拍摄到情报交付的时间,将延迟从小时级优化到分钟级甚至秒级。

此外,他还介绍了公司在卫星高性能计算机和AI软件能力方面的工作,包括解决太空环境下计算面临的挑战,实现软件定义卫星的智能化,以及提供不同算力平台适配多种卫星应用场景等。通过实际案例,如与清华大学、中科院高能所等合作项目,展示了星载AI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成果,以及在提升灾害应急能力方面的巨大潜力。

易智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遥感事业部高级咨询师马宇龙介绍了基于遥感与AI技术的应急减灾解决方案探索,强调了自然灾害频发背景下,遥感、AI等技术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在提升应急减灾能力方面的显著效果。

他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监测应用,如利用雷达图像和AI深度学习进行暴雨洪灾监测,通过手工绘制样本、特征工程等手段训练模型,实现水体提取;利用红外波段卫星图像进行森林草原火灾监测,包括灾前火点提取、灾中明火暗火监测和灾后过火面积计算;光学图像可用于地震灾后重建和地质灾害监测,通过AI识别受灾区域和滑坡信息。

此外,他还介绍了无人机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如松材线虫病监测案例。

最后,他展示了公司开发的中天地一体化生态遥感监测平台、气象灾害遥感监测平台等,这些平台整合了硬件、数据资源、算法和应用场景,实现了数据的自动检索、处理和分析,提高了应急减灾工作效率。

本次论坛通过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深入探讨了AI、遥感、北斗等前沿技术在应急减灾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创新活力。这些技术的融合为提升自然灾害预警能力、优化灾后响应策略提供了强大支持,展示了科技在保护生态家园、构建智能化应急减灾体系中的无限潜力。

本次论坛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AI等先进技术在应急减灾领域应用的机会,也为推动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标志着AI与地理信息技术在应急减灾领域的深度融合迈出了重要一步。

未来,头部科技将持续关注产业创新,推动相关技术持续发展,激发更多创新思路与产业合作机会,共同为实现安全、可持续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0 阅读:0
趣唠科技不打烊

趣唠科技不打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