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管理

许攸阅览生活 2024-12-25 15:36:36

在管理公式里,我们通常第一条都是一样的——学习掌握和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制度规定,结合地区性行业规则和公司操作规程等文件精神,组织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这是通则,没有人可以逾越,因为这是一家公司的基本“司”策,是一个管理者基本素质,没有这个素质你谈不上什么管理。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管理者五颜六色,在评价考核中我们有一个标准:非常称职、基本称职、合格、不合格。我们有的管理者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阅历丰富,见识广泛,经验充足,而且在多年的工作中养成了自己的管理风格,一家企业有这样的管理者,无疑是幸福的,也是能够实现企业的目标:创造价值、追求卓越。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有些管理者纯粹滥竽充数,这个不懂,那个不知,靠什么呢,完全靠溜须拍马、关系介绍等末流之徒,搁在以前,纳入三教九流都不够格。

这对生产经营伤害是巨大。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是奔着目标去的,我们有时候说今年的目标是达到一个什么,如同《安全生产法》等上描述的“五落实”“五到位”等等,在成本控制上我们会提出“十个一”类似内容的倡议书。这些都是围绕创造利润、形成价值、服务社会的有益举措,在企业生产经营这一个内容指导之下,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去实现它。而我们有时候也必须保持一种认识——发展是最大的安全,安全是最好的发展。

但是,我们很多管理者是达不到这个素质的,他们的目标只是个人的目标,带有功利性、私密性,工作中不思进取,职责范围内的事不去懂、不去练、不去做、不去想,一天到晚干嘛呢?阿谀奉承,领导来了紧贴上去,表表衷心、撒撒娇、诉诉苦、陪玩玩,严肃阐明自己干了多少事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高度肯定自己的成绩却都是拿来主义,如果碰上一个稀里糊涂的领导可能还真的糊弄过去了,但是这就会导致灾难性结果。

当然,作为管理者,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来了,而管理者确需有区别,初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高级管理者等等,一线管理者、机关管理者等等,这都是岗位的具体化,有些人只适合在某一个层次上,根本不具备走到更高一层,拔苗助长的结局其实不仅是对一家公司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该员工的不负责任。

如果造成这种既定事实的话,不能放任自流,每天泡杯茶、看看报纸的岗位属性不适合每一个单位,特别对于一个以营利求生存促发展的公司,怎么办呢?

我们不缺乏解决问题的智慧。不懂就要学、不练就要逼、不做就要罚、不想就要换。我们在很多场合都会看到,如果一个人思想不换,那就只有换人了。一个单位的统一意志如果因为一个人的能力素质贯彻不下去,不仅是悲哀的,而且是坚决不可回避的,需要解决。当面鼓、对面锣这是一种关心而不是为难,扯扯袖子、拍拍肩膀甚至红红脸不是作对而是友爱。

难以想象,一个常规性、惯例性工作被嗤之以鼻或者说不被认同,这简直就是世界末日性质的灾难。而我们在工作中很容易碰到这种情况。前一段时间有一部电视剧,说的是一个总监位置的故事,我们在这里先要阐明,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喜剧是让大家看到自己喜欢的结局,而悲剧就是把好的东西撕碎来给观众看。这个总监因为能力出众、个性明显,但是却不喜欢落于俗套,不在意单位的人情世故和勾心斗角,只追求自己的价值,只想干好每一件事,但这个样子刚入职的时候是要不得的,没有受到万箭齐发,至少也会千疮百孔。

所以,无论在哪,工作的能力要有,工作的智慧也必须要有。我们很多时候说智商、情商,如果在一家单位打工,我们除了加上一个“爱”字还必须加上一个“职商”。

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很多事被人看不到、预判不到,你可以先提醒、先做个铺垫,而不是急于求成,我们都知道欲速则不达,这个世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接受新鲜事物的超能力,大多数都是习惯于在固有思维或者认知里狂奔,有些时候他们还会在心里、在脸上、在言语中表达出厌烦的情绪,抵抗的行为。温火炖正汤,猎鹰靠熬,慢工出细活,这些都是古老的智慧,我们的智慧有能力解决这些情况,我们的智慧就是将古老的智慧和自身所在的情况融会贯通。

正如开篇所说,我们每一个单位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学习掌握和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的行业规则、企业管理制度等等。我们在管理上,无论哪一个管理者、哪一级管理者都必须第一条贯彻执行所在单位的经营思路、工作方针、决策决议,这是一个单位的基本“司”略,这是一个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0 阅读:0

许攸阅览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