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西湖岸边,张顺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
三面青山山光叠翠,一湖绿水水色拖蓝。西泠桥上水连天,桃花杏花争相斗艳,一派春意盎然。
如此美景,让张顺不觉叹道:
“我身生在浔阳江边,大风巨浪,经了万千,何曾见这一湖好水!便死在这里,也做个快活鬼!”
张顺本是浔阳江畔的渔民,从小跟着哥哥张横在浔阳江上当船匪,时常趁着月黑风高之夜杀人夺财。于是,心狠手黑的兄弟二人在当地的江湖中创下了名气,号称“揭阳三霸”之一。
后来张顺长大了,也许觉得如此谋财害命有点伤天害理,便离开了哥哥,去做了打鱼卖鱼的渔民,因此与李逵相斗,结识了宋江,随之上了梁山。
张顺绰号“浪里白条”,有一副好水性,又事事奋勇,对宋江十分忠诚。曾经,宋江在北京城下病倒,是张顺推荐了建康府神医安道全,并亲自冒雪将之请来,路上差一点就被船匪张旺杀了——他也做过船匪,这算不算是报应?
在南征方腊的第一战,张顺和柴进一起化妆打探消息,他独自“夜伏金山寺”,截得与方军约为内应的船,为宋江将计就计、攻克镇江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刻,宋军被困在杭州城外,攻坚了半个多月,先后损失了郝思文和徐宁两员大将,却未能前进一步,着实让人心焦。张顺跟着水军将领攻打湖城门,也是毫无进展。张顺便对指挥官李俊说,我想从西湖中囚水游进城中,然后放火为号,我们里应外合,便可攻下城池。
这种先行潜入城中“放火为号”的攻城法,梁山军以前时常用。时迁在北京大名府放火,成功了;史进去东平府放火,结果失败了,身陷囹圄。现在张顺又打算故技重施,但李俊却表示反对:你这计策不错,但独力难成——就一个人放火,济得甚事啊!
但张顺却是态度坚决,“便把这命报答先锋哥哥许多年好情分,也是不多了。”——我不怕死,愿意拼死一试。
李俊还想阻止:等我先把这事儿上报,安排好你再去。
但张顺不肯稍等,他说,我一边去,你一边派人去禀报吧。
当晚,张顺便饱餐了一顿酒食,藏了一把蓼叶尖刀,独自来到西湖边,意外被这一湖绿水、三面青山的美景迷住了,一个人静静看了半天。
“我身生在浔阳江边,大风巨浪,经了万千,何曾见这一湖好水!”
不是浔阳江没有好风景,而是那个时候的他好勇斗狠,身边也没一个好人,他耳濡目染,只能跟着他们杀人谋财,内心充满了戾气,毫无欣赏山水美景的情怀与能力。
此刻,他的人性被西湖美景唤醒了,那颗杀人如麻的冷硬心中泛起了柔情。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浔阳江,想起了那里的山水风浪:
假以时日,有山河美景怡情养性,有好人正人引导教育,曾经杀人如麻的张顺一定能够一改前非,做个好人吧?
无奈,他已经没有时间了。他意识到此去九死一生,但能够遇到并且感知到美景如画,这一生,也值得了。
“便死在这里,也做个快活鬼!”——朝闻道,夕死可矣。
张顺脱下布衫,挂着一口尖刀,跳下湖中,从水底一路摸过湖来,来到涌金门边。这时城上刚打一更四点。他在水中摸了半天,发现对方的城防十分严密,只要接近城门,便会触动水帘,引得铜铃大作、乱箭齐发。
水路进不去,张顺决定从岸上的城门爬上去。挨到四更天,他想趁着守城士兵睡熟了爬上去,可刚爬到一半便被发现,城上喊声大作,张顺当即跳入水中,想凭着好水性逃生。然而他身形已露,城上各种踏弩硬弓、苦竹枪、鹅卵石纷纷而下,张顺无处可躲,鲜血染红了黎明的湖水——这处城门叫涌金门。
张顺死了,他得偿所愿,将生命报答了他崇拜敬仰的先锋宋哥哥;张顺也了无遗憾,在生命的最后一夜,他见到了最美的西湖风景,柔软了那颗冷硬麻木的心……
也因为最后的感动,让我忍不住原谅了张顺曾经的杀人如麻,也理解了作者对他的偏爱,在小说中给予了他最风光盛大的葬礼。
是的,张顺死了,可他的故事还没有完,下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