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里的吃喝194:胡敲声声,仅有才华和努力能不能成功?

北方丽人读书观史 2023-09-27 21:25:17

从披香殿出来,宋江一扫连日来的郁闷烦恼,满心都是喜悦。

刚刚,他和卢俊义一起,被皇帝亲口封为正副先锋,作为张叔夜(张招讨)和刘光世(刘都督)的前部,率领梁山军马随他们去征剿江南的方腊起义。

征辽归来,宋江就很不开心,就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几乎无日不在抑郁、焦虑与惶恐中。

首先,他以为自己立下大功,已经跻身朝廷重臣之列。没想到在新年朝贺时,他和卢俊义连金銮殿都上不了。他们从天不亮一直等到中午,站得腰都酸了,饿的肚子都叫了,最后也就朝拜了一下下,沾了一沾御酒,就被打发了。原来他竟还是“职小官微”,好像也就比“郓城小吏”大了了那么一点点。如此,实在是太让他压抑了。

其次,他们是土匪招安的,自带“反骨”,便是取得了“征辽”的胜利,朝廷还是不信任他们,还是对他们有所怀疑。而自己手下这帮人也同样不省心,一有点风吹草动就闹着要重新回去占山为王——宋江只能召集全体将领大会,以死相逼,才算是暂时安定了军心。

如此内外交困,前途茫茫,宋江实在是烦恼不堪。

元宵之夜,燕青和李逵听到有人说江南方腊起义,朝廷将派大军进剿,他顿时来了精神,有了主意。于是去求宿元景,请他向朝廷奏本:我们愿意前去。

作为一支不被信任的部队,唯有继续喋血沙场,凭着出生入死、劳苦功高,才能赢得更多的信任;

作为一支军心不稳的军队,只有当外部矛盾加剧,各怀心事的内部才能放下各自的打算,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战争当然很残酷,但战争也是有好处的。继续打仗,对于宋江和梁山部队来说,是最好的出路。

在宿太尉的极力推荐下,宋江如愿得到了“正先锋”的职位。他和卢俊义谢恩拜辞后,实在是无比开心。

二人并辔而行,因为心情大好,宋江便有了兴趣闲看两旁街市。

忽然,他看到一个汉子,“手里拿着一件东西,两条巧棒,中穿小素,以手牵动,那物便响。”

咦,这是什么?这么好玩,这么奇怪?甚有闲情逸致的宋江便派人去问那汉子,这是什么啊?

汉子告诉宋江,这叫“胡敲”,只要用手牵动,自然就有声响发出。

人逢喜事精神爽,看着这个胡敲,宋江忽然又心有所感了,当场吟诗道:

“一声低了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

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处谩徒劳。”

宋江吟诵完,又详细对卢俊义解释说,你看这个胡敲啊,正如你和我,空有冲天的本领,无人提携,就不能振响啊!说着他命人取了一些散碎银两,赏给玩胡敲的——估计人家会很奇怪,就回答了一句话,就得了这么多赏钱,嗯,外地人真好骗啊……

宋江兴致勃勃,继续一边走一边跟卢俊义聊这个胡敲,聊胡敲带来的感慨。他大约希望卢俊义能够附和他的想法,最好也凑趣做一首诗。

无奈卢俊义虽然出身富豪,平常也能吟咏了顺口溜什么的,但此时他既不如宋大哥诗才敏捷,还傻乎乎的啥也没说出来。

不过此时宋江心情大好,既意犹未尽又以为卢俊义没听明白,又口占了一首诗,还是那个意思:

“玲珑心地最虚鸣,此是良工巧制成。

若是无人提挈处,到头终久没名声。”

卢俊义其实早听明白了,只不过他并不认同宋江的观点。听着宋江没完没了,便忍不住道:

“兄长何故发此言?据我等胸中学识,虽不在古今名将之下,如无本事,妄自有人提挈,亦作何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没有本领,有人提携也没用啊——卢俊义对自己的文韬武略十分自负,他有信心凭此建功立业。

宋江当时就沉下脸:卢俊义怎么这么笨啊?仅靠努力就能成功?你想啥呢?我在郓城努力了很多年,最终还不是亡命江湖?你在北京努力了那么久,不还是被我们骗上了梁山?

他正色对卢俊义说道:

“贤弟差矣!我等若非宿太尉一力保奏,如何能勾天子重用,声名冠世?为人不可忘本!”

卢俊义傻眼了:不就是谈谈这个“胡敲”吗?不就是聊聊,是努力能成功,还是有后台有资本能成功吗?你咋上升到忘本不忘本的高度了?他忽然想起,燕青射个雁,宋江都“仁义礼智信”地说了半天。唉,算了吧,说也说不过他,

卢俊义不敢再吱声,二人默默不语地走完了最后一段路。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便是朝夕相处、阵营一致的人,内心也各有各的信念。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努力,还是仰仗贵人提携,宋江和卢俊义有不同的态度。

卢俊义经历简单,所以还是有点天真,还对自己的才华能力充满乐观与自信;宋江经历复杂,在江湖和官场浸淫已久,他有点油腻了,更对自己充满怀疑了:不是努力就能成功,还需要有个靠山和贵人扶持,英雄才有用武之地……

1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