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个找工作的年轻人

刺猬公社 2020-06-08 11:01:56

看似难以逾越的困难,正在被一点点瓦解。

作者 | 周矗

编辑 | Tim

2020年,猎头申小飞度过了一个最悠闲的“金三银四”。

受疫情影响,就业市场遭遇冲击,酒店、电影、旅游、线下教育、互联网金融公司几乎停止了招聘。

疫情也成为了一些公司借机裁员降低成本的“东风”。只有互联网前十的大厂和在线教育公司,才有岗位放出。

对比之下,求职者却越来越多。申小飞的每天都能收到十份以上的简历,想让他帮忙“推一推"。但是他能做的,只是去安慰一下这些求职者焦躁的情绪。

他和无数求职者被迫成为了这场危机的亲历者。然而,他们却有了更多的选择。

互联网猎头:“我以微信社群为生”

互联网猎头,成了最先感受到就业困境的人。

疫情让申小飞的工作从过去的“线上+线下”变成了“纯线上”模式。作为最早一批的互联网从业者,他积攒了多年的互联网人脉和几十个微信社群,对他的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之前,申小飞平均每天会约两个候选人见面沟通交流,他的足迹遍布上地西二旗、望京等互联网大厂集中的区域。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他只能与候选人电话或者微信沟通,效率降低了很多。

因为很多互联网公司资金运转困难,与“钱打交道”的市场、品牌公关,“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运营、媒介等岗位,成了被裁员的主要对象。

图源:新浪科技

他们和今年的应届生求职者们一起,挤在了那条越来越窄的“独木桥”上。

“僧多粥少”,还在招聘的公司有了“万里挑一”的机会。

申小飞明显的感觉到,今年互联网大厂的要求比起往年严苛了许多:学历和工作背景不好的不要;“一年一跳”“三年两跳”的不要;转行、转方向的不要;即便背景很好的求职者拿到offer,一般来说,涨薪幅度也仅为20%-30%。

去年,申小飞每推10份简历就有一个人能进面试环节。到了今年,申小飞推30份简历才能有一个人进面试。去年上半年,申小飞发了5-6个offer;而在今年5月底,申小飞只发出去了一个offer,候选人还没有去。

在他周围,受到影响最小的是新媒体从业者、设计师等“灵活工种”。就像教育行业从线下走到线上,申小飞认为,未来的求职者和从业者不单单要把工作做到极致,还要具备权衡风险的意识。这样才能在变化无常的就业形势下,应对不同的变化。

疫情下的“准妈妈”:“一边备孕,一边工作”

在疫情期间,yoyo遭遇了一个小意外:她怀孕了。

小生命不经商量的到来,让原本在疫情就业困境中挣扎的她雪上加霜。事业还未起步,她就不得不在家庭和工作上作取舍。

她马上要承担起妻子、母亲的新角色,这对年轻夫妇面临着是否能快速在大城市安身立命的巨大考验。即使这是yoyo走出象牙塔,迈向事业的第一年。

疫情前,年末的秋招还是一派繁荣的景象,应届毕业生yoyo拿到了大厂秋招的offer。但双方家长一直觉得,这种“996”的私企不稳定,她就想等到春招再看看机会。

想不到,这一拒不仅没有实现“惊险一跳”,更可能再也看不到一份好offer了。

疫情突如其来地爆发,毕业生春招的景象一片萧条。yoyo班里几个硕士毕业生,除了秋招上车的,9个里有4个没有拿到心仪的offer,形势突然变得被动。

怀孕打乱了她的一切计划,除了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yoyo更不确定有多少优质的岗位会对孕妇开放。一旦错失了应届就业的机会,以后还能再尝试吗?

面对种种未知,她从未停止纠结。但当她走进医院检查B超,看到一个已经成型的小生命,听到那强壮有力的心跳声时,她还是想留下这位鼠年的“疫情宝宝”。

于是,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回老家生育。

备孕期间,她加了各种各样的微信群,有同学自发组成的求职互助群,打卡求职进度,共享招聘信息,分享就业心得;还有已在职朋友发起的“帮帮忙”群,给师弟师妹们提供内推机会,给予就业咨询帮助;学校辅导员还拉了一个毕业生就业群,及时update各种就业扶持政策。

图源:yoyo提供

随着互联网生态的飞速发展,新经济行业正在成为2020年应届毕业生的新选择。《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25.1%的毕业生期望就职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在各行业中比例最高。这几乎是十年前,所有人无法想象的改变。

yoyo学的是新媒体专业,之前就为北大某研究所做过公众号运营的工作。有一位母婴媒体行业的校友就建议她,可以在家里做做母婴自媒体号,不用坐班、时间灵活,可能还会有额外的收入。

这种灵活的工作状态,正好贴合了yoyo备孕期间的生活状态。目前,yoyo已经注册了一个账号,发布了两条动态。虽然还不成熟,但可以为下一份工作积攒经验。

疫情期间,还有很多像yoyo一样走上家庭与事业十字路口的年轻人。在55.8%的微信生态主体中,超过一半员工年龄都在16-29岁之间。凭借着线上小程序、公众号的崛起,备孕女性以及家庭主妇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比例高达47.5%。

等到2021年大环境“春暖花开”,小家庭里“娃儿落地”之时,yoyo会再重新评估工作机会。这段备孕期对她来说,不但孕育了一个新的生命,也在孕育一个新的事业起点。

疫情下的“逆流”创业者:“危机就是机会”

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张然看到了创业的机会。

张然是前大厂教育业务线的一名产品经理。2020年上半年,线下教育行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作为流量入口,商户和用户都不活跃,张然和同事基本只在做复盘工作。

远程办公的日子里,藏在张然心里那个创业梦开始越来越清晰。

教育一直是她热爱的行业,她原本打算工作几年之后再去“折腾折腾”,疫情却成了想法落地的催化剂。

三到五月,张然发现很多原先布满早教机构的楼宇,已经空了三分之一,很多机构都关闭了。线下行业虽然陷入困境,但也加速了许多劣质机构的倒闭,释放出了大量生源。现在入场,或许是个好机会。

于是,她很潇洒地提了离职,开始了提前到来的创业之路。

张然正在装修的店面 图源:张然提供

张然以为,自己已经对“创业难”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想到现实比她想象的还要难。

她形容,自己每天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创业前,她只需负责做好产品的某一项功能;创业后,上到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资金来源,下到门店的每一颗螺丝钉,全部要她操心。每天常规性脑子里同时盘旋十几件事情,处理N个已知、未知的困难。

最近,张然在监工门店的装修。为了让第一家门店有心中最完美的效果,她每天从早上七点监工到晚上九点,几乎每天都在吵架。上个周末,张然在监工屋顶的装修,一直折腾到晚上十点,却装得一塌糊涂。她强忍怒火,去馄饨馆吃了自己当天的第一顿饭。

热腾腾的馄饨上桌,张然刚打开筷子准备吃,却发现自己满手粘的都是白色的油漆。那一瞬间,她的眼泪突然哗啦一下掉了出来。

图源:张然提供

“创业最让人崩溃的是心理压力,因为你每天都会接收到很多的负面信息。”张然唯一的排解之法,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忙起来。

团队,是让她撑下去最大的动力。

张然的团队里现在有八个人。因为门店还没有装修完毕,她就让团队所有人下载了一个企业微信,所有的打卡、会议、文件传输全在企业微信里完成。

她日常招聘也集中在微信上进行。一位有大厂经历的女生让张然觉得特别满意。但因为行情不好,张然没有能力给她一份很高的薪水。在几次微信视频上,两个人表面在面试,其实就像是朋友之间的谈心,谈各自的人生规划,谈自己的人生理想。

最后,这位女生降薪30%加入了张然的团队。这是她创业几个月来,最令她温暖的一件事。现在,张然正在筹备自己的第一个微信公众号,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进行连接。

作为数字经济的典型代表,微信生态给更多中小型初创企业带来了新的生产工具。企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视频语音,这些工具已经成为了数字化就业的标配。岗位数字化,正在逐渐走近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创业者。

机会无处不在。线下产业的萧条,却带动了线上产业的繁荣。

作为一名“顶风创业”的人,张然几个月间最大的感受是,无论是行业、商家还是每一位渺小的求职者,随时应对变化的能力,才是成功者最需要具备的能力。

疫情下的互联网人:“我在微信视频里面试,终于重回大厂”

2020年,小野来到了深圳,这是他从业五年以来的第四次跳槽。

经受了游戏行业的两次裁员后,小野一度对互联网行业心灰意冷。他的父母也很担心,这个所谓的互联网行业能否做到退休。

2019年,小野索性听着父母的话,尝试考公、考警察,甚至去国企面试。最后,他去了一家国企转型的公司,但囿于国企背景,很多商业活动不好开展,公司又陷入了亏损状态,小野再一次面临了裁员的境况。

在国企一年,他深刻感受到了国企在岗位和薪资上的限度。经历了几年的工作波动,他感到了身心上的双重疲惫。冰心奶奶的话“要往抵抗力最大的路去走”,好像在自己身上已经不起作用了。

与其做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如选择自己熟悉的。这一次,小野下定决心,要回到熟悉的互联网行业。

小野来到深圳面试 图源:小野提供

前同事给他发来了一家大厂的内推小程序,他在上面投递了自己的简历。几天之后,他收到了面试官的微信视频面试邀请。经历了两轮线上面试和三次线下面试,小野终于在4月初获得了一份大厂的offer。虽然岗位不是他最理想的岗位,但他依然心怀感激。

疫情期间,在公众号上获取需求,在小程序上投递简历,在微信视频中面试,正在成为无数个“小野”的“求职日常”。每一个小红点,或许就代表着一次机会。

“形势在变,环境在变,只有你的心态不变,在团队中找到你自己的位置,努力过,找到成就感、获得感和归属感,哪怕就一点点,也能支撑起你的职业生涯。”小野说。

疫情下的转行的影视人:从项目评估到新媒体编辑

2020年,林白意识到,自己不得不转行了。

两年前,林白从国外电影学硕士毕业,在一家图书策划发行公司的影视子公司做项目评估。主要内容是去找一些好故事,评估他们适不适合做影视改编。

不过,在她刚刚满心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之前,影视行业就迎来了“寒冬”期。整个行业从最开始的项目报备再到最终上映,每一环都面临着层层困难。受大环境影响,林白所在的子公司迟迟没有项目产出,最后不得不解散。

图源:林白提供

离职后,林白先去陪父亲看了病,想着年后再看看机会。没想到,疫情的来临让影视行业“雪上加霜”,招人的影视公司屈指可数。

五月份,林白只找到了三五家仍有招聘岗位的影视公司,只有一家公司有回应,薪水只在4k-7k范围内,是林白在北京这座城市难以生活的水平。

从去年九月到今年五月,林白已经有近10个月没有工作了。她之前的职业计划,一直是积攒几年经验后去做编剧,或者去做制片。

疫情的到来和经济状况的压力,让这些看似美好的计划全部泡汤。她不得不放弃了之前的理想,做出一个艰难而又大胆的选择:转行。

图源:林白提供

因为本科学的是中文系,林白开始在网上搜索与写作相关的岗位。她惊讶地发现,影视行业之外的新媒体岗位则是一片繁荣,有大量的招聘需求,很多岗位的薪资水平是她以前都不敢想象的。

大数据体现出了相同的趋势。《2019-2020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显示,疫情期间,新媒体职位工作位居新职业增长排名居前。二至四月,新媒体运用岗位企业招聘需求呈环比增幅状态,线上办公率最高的岗位是内容采编和运营,分别占比78.8%和52.1%。

于是,她去研究了几个喜欢的微信公众号,看看它们有没有招聘需求。虽然被统称为“新媒体”,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淘汰,现在生存下来的微信公众号已经都是具有成熟规模的公司。

在疫情期间,微信公众号也是林白最大的资讯来源。她由此想到,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年轻人或许会有一些新机会。最终,她在求职类微信公众号上,找到了一份新媒体作者的工作,主要负责微信公众号内学术类内容的产出。

目前,她已经摆脱自己刚就业时理想主义的状态。她想先把目前的主要矛盾解决,然后再思考自己的人生,到底要怎么走。

入职两周,林白正在修改她编辑的第一篇推文。当推文推出去的那一刻,她将从亿万读者中,成为向公众表达的一员。

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就业形势也在慢慢回暖。4月30日,北京降为二级预警之后,各大公司放出来的职位增加了30%。截止到6月份,申小飞手上的招聘岗位数已经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70%。

在申小飞的微信求职者群里,群友之间的互动越来越活跃。他的朋友圈,从互联网新闻的转发逐渐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招聘需求。

同时,各个公司招聘的流程也开始加快。在微信生态的招聘专场中,腾讯、快手、每日优鲜、京东等数百家互联网企业放出了大量招聘需求。

那些看似难以逾越的困难,也正在被一点点瓦解。

(文中yoyo、小野、张然、林白均为化名)

今天中午12点,微信将联合脉脉、猎聘、58同城三家招聘平台,及众多微信生态合作伙伴企业,为应聘者们带来10余万微信生态相关工作岗位。在微信-发现-搜一搜里搜索“微信生态招聘专场”,找到微信里的好工作。

0 阅读:3

刺猬公社

简介:内容产业垂直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