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品直达用户,是B站“再造”科技峰会的新尝试。
作者 | 佳璇
编辑 | 杨晶
大学一年级的雷军,在武大的图书馆借了本书,名叫《硅谷之火》。看完书以后,他激动得不得了,在操场上一遍又一遍地走,立志要办一家伟大的公司。
如今他已步入中年,是国民级品牌小米的创始人,但他继续奋力向前,“硅谷之火”仍未燃尽。
6月19日,B站联合极客公园推出了线上科技峰会「Rebuild 2020」。在峰会上,B站知名UP主何同学对燃烧雷军的这把“硅谷之火”羡慕不已。他问雷军:“怎么才能有这样的驱动力,驱动自己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努力做一件事情,而且把它做好?”
何同学问出这个问题的同时,B站用户们也刷了大量的弹幕,表达着同样的困惑。这也是时代巨轮和社会变迁为当代青年人摆出的一道重要的人生课题。
幸运的是,在这场直播活动中,年轻人们与前辈们进行对话,通过交流和碰撞,这些问题可以不再有标准答案。
这也是一场市场价值与人文价值兼具的新型科技峰会。从生活场景和日常需求谈起,设置最能引起共鸣的话题,通过企业主与头部KOL之间的对谈,激发用户对于科技产品及其品牌的了解欲望,让门槛最高的科技品类摆脱“中间商”和“传声筒”的束缚,打破圈层限制,直抵目标用户。
“知识”可以是主流视频内容B站的这场科技峰会播出了三天,共分为五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提出了当下社会中的一些重要议题:人生不止一次毕业、预习未来、把黑科技洗白、数字新生活里的那些大事儿、拥抱不确定。
第一个板块的内容,由B站CEO陈睿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兼B站UP主罗翔开篇,他们聊法律、聊知识、聊哲学,以及许多“无用之用”的内容。活动发布当晚,罗翔教授还没出场,用户们就已经开始用“老师好”疯狂刷屏,像他们往常在“罗翔说刑法”的系列视频里做的一样。
罗翔教授在B站的走红,是平台、用户、创作者共赢的结果。在学习氛围十分浓厚的B站,知识性视频流量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让B站不得不将原本所属的“科技区”改名为“知识区”。而在B站用户大量剪辑搬运罗翔教授的视频之后,罗翔本人终于在今年3月份正式入驻B站。三个月后,他的粉丝数突破了 600 万,创造了 B站有史以来涨粉最快的记录,他也成为B站流量最高的UP主之一。
B站CEO陈睿对话罗翔教授丨科技峰会弹幕截图
罗翔坦诚地说,自己对在B站走红这件事“非常非常意外”,甚至有时还会觉得“虚幻”,他经常要掐一掐自己,这到底是真实的吗?好像是真实的。
他也曾对知识的轻量化和娱乐化感到警惕。一个10分钟的内容,二次剪辑成2分钟,高度浓缩地集中表达某个主题,这是不是一种知识的“娱乐至死”?然而,当他深入地走近这些UP主,去了解这些鲜活的广受欢迎的视频时,他感叹于这些年轻人的才华,认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作”。
“有时我们对年轻人确实会有一种偏见,觉得年轻人所喜欢的东西,是不是有一些不是那么妥当,应该按照我们当时所喜欢的东西来重新塑造他们的生活。但我后来发现,每个时代有不同的东西,但也都有相同的东西,相同的东西就是人类对普遍正义、普遍善恶这些基本词汇的认同。”罗翔在科技峰会中说。
同为罗翔粉丝的B站CEO陈睿对此表示认同。在他看来,B站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价值,就是用高效率的视频形式来传递知识。
而知识也需要像B站这样的平台。UP主是创作,用户的弹幕也是创作,双方将各自看到的世界分享给对方,使其进行交流和碰撞,让知识通过探讨被理解和完善,这是符合知识本身的发展规律的,也是大量专业人才和精品课程选择进驻B站的重要原因。
“创造全新场景”陈睿在对谈中提到,峰会的主要目标就是“创造一个场景”,让原本在不同领域里可能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对话,形成交流和碰撞,探讨更有深度的内容和话题。
这正应和了B站为这次线上科技峰会设计的主题——“Rebuild 2020”。用一个新的视角,去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和这个行业。
通过直播对话,B站在试图重塑和再造科技峰会。
在过去,新的科技产品及理念往往需要企业主花上几个月的时间,筹备线下产品发布会,再借由媒体之口向外传播。准备时间长、流程复杂、需要联系多方资源,过程中存在大量损耗和不确定性,最后未必可以抵达目标用户,想要破圈获得增量更是十分困难。比如在B站,就有用户剪辑出线下产品发布会“翻车”视频,其中不乏苹果、微软、沃尔沃等知名公司。
同时,不是每位科技大咖都是乔布斯,能设计产品,也拥有极强的舞台表演能力,能够高效率地传播科技产品及品牌。一些在科技领域深耕多年的互联网大佬们,并不擅长在舞台进行产品展示,却同样拥有着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奋斗出的宝贵经验和人生财富。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发展,由媒体作为中介再向外传播的产品推介模式需要得到改进。视频平台的火爆、直播带货的普及,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示出,人们认知一个品牌,认同一种理念,完成一次消费的方式在发生巨变。用户需要的不只是极致的产品和创新的功能,还有生动丰富的表达方式,良好互通的交流氛围,以及在科技背后,能够满足人类终极诉求的深度思考和时代课题。
这些课题需要在提问与沟通中得到深化。就像在这次峰会上,财经自媒体半佛仙人曾向经纬中国的创始人张颖多次提出问题,两个直言不讳的人探讨了许多关于投资和创业的话题。
张颖称赞半佛“对现金流的理解非常深,许多创业者也做不到”,半佛希望张颖谈谈该怎么赚钱。张颖没有给出一个“打鸡血”的通用励志答案,反而表示“这个问题其实很困难”,花了较长的一段时间来细细讲述自己具体的建议。
张颖给出的方法是,先拿一张纸,把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都列出来,再广泛查找资料,判断哪些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会蓬勃发展,研究哪些公司正在这些行业里创业,列一个表,持续更新。加入其中的一家公司,用心为长远做铺垫,慢慢从行业一份子磨练成头部人才,获得公司期权。
一位守在电脑前听完对谈内容的大学毕业生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切,让他正处在寻找人生目标的迷茫期,也对许多成功人士的励志经验都保持怀疑。但听完张颖的这段分享,他沉默了良久。“我脑子里真的产生了几个新想法,至少都可以先去试试。”
科技大咖的分享、优质UP主的内容、用户弹幕的创作,在一种全新的场景中聚合,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也为三方带来了价值增量。科技大咖们的产品和理念得到深度传播,UP主获得了新一轮曝光和内容上的启发,用户对于知识和真相的诉求也在B站得到满足。B站作为平台方,在企业主、UP主和用户之间建立了新的链接,实现了发布会内容的产品化和工业化。
“再造”科技峰会事实上,想要对科技峰会做这种形式的创新,目前看来,B站是最适合的平台。
B站是青年人的聚集地,是优质内容的生产园区。科技是有门槛的,但B站良好的社区氛围和用户对平台极高的忠实度,为B站培育了专业类内容蓬勃生长的土壤。
在这次峰会中,随处可见视频页面飘过“请注意弹幕礼仪”、“这位是某大佬,请保持尊重”、“难道他是某大佬,我就不可以质疑吗”等弹幕。透过这些弹幕,人们可以看到B站的用户调性和社区生态:有年轻一代向前进取的勇气,也有对问题死磕的韧性。
在这么多科技圈大咖的分享面前,一位用户在弹幕中写道:“专业可以是权威,而权威不能简单断定为专业。”而当这种“信专业而不信权威”的态度,在B站用户群体中达成了某种共识,也就能够促进更加专业的内容在B站不断产出,形成良性循环。
B站UP主的优质内容,是这种良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6月,B站数码区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发布了一则5G测评视频,推出后迅速火爆全网,他在2 天之内涨粉超过 40 万,成为当年的B站百大UP主之一。
B站也在同步加大对专业性较强领域内容的投入。疫情爆发初期,B站就开始筹备“停课不停学”的课程直播活动,引入了各大高校甚至中科院院士课程,用户们纷纷刷起了“我在B站上清北”的弹幕。
在B站的内容生态和用户氛围之下,企业主们无需能言善辩,行业大咖们也不必都能在镜头前侃侃而谈。
当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周航与B站UP主高佑思进行视频对话时,周航正襟危坐,一脸严肃,被B站用户们调侃为“像是答辩老师”、“面试现场警告”、“这个UP主我们投了”。
即便周航并不能快速捕捉到B站的梗和笑点,他依然在与高思佑的对谈中,给出了许多有关“创业时机与心态”上的干货内容。“课代表们”自发地利用弹幕普及周航身份、经历、行业贡献,让更多用户开始了解他创造的产品。
让用户快速接受或愿意尝试一个新的科技产品并不容易,但在先进技术与专业化的背后,是人们对于优质产品及生活品质的共性需求。这是一个普遍追求个性化的时代,脱离了严肃古板的传统发布会和行业大会,新型科技峰会的意义,是真正让品牌进入用户心智,设置有价值的社会议题,激发每个人对于生存、生活及未来发展的新思考。
在B站这场Rebuild峰会中,何同学向雷军提出了自己最好奇的一个问题。
雷军对话何同学丨图源:极客公园
“您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按钮,按下这个按纽后,您的一切成就、财富、地位都会消失,但是您可以再次成为一个正在准备高考的考生,在现在这个社会重新开启一次您的故事,您会按下这个按钮吗?”“我非常愿意。”雷军毫不犹豫地回答,“年轻、青春,比财富、比所有的阅历要重要太多了,你可以再过一回人生。”
雷军的“硅谷之火”仍未燃尽,而对科技和商业充满好奇和向往的年轻一代,他们的星星之火也在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