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双胞胎兄弟,是8月出生的孩子,刚6岁3个月,进入小学刚2个月。
入学前的那半年,每次我堂姐、堂姐夫遇到我,都会劝:“男孩子还是晚点入学好,你侄儿5月出生的,第一年都磨得大人够呛,天天懵懵懂懂,傻乎乎的,气死人!”
我一边口头答应着:“好好好!”一边按时报名的小学的入学申请。
我很自信:“我家幼儿园小班开始学思维、学英语、背古诗,天天晚上亲子阅读,2个月去一次图书馆,幼儿园里也被老师夸专注力强,小学而已,怎么可能跟不上!侄儿跟不上,肯定是没做幼小衔接、平时玩多了手游罢了!”
结果,是我想得太天真了,学习这方面我给孩子找不回太多自信,其他方面也和幼儿园大大的不一样!
要当一名小学生、要当一名小学生家长,真的要做好心理准备呀!
1自诩“只要孩子健康、快乐”的妈妈,原来她的爱也有功利性我一直自诩只要两个孩子平安、健康、快乐就好,因为孩子来之不易,我也想他们可以去体验我未体验过的这世间的一切美好。
但认真反思对照起来,并不是如此。
孩子的作业拿了优,我会想要孩子下次拿优星星;
英语课被表扬了,我会鼓励孩子语文课也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原来我不仅仅是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能谋生,我还希望他能让别人提到某某时,会说某某的妈妈真优秀,把两个孩子都培养得这么优秀!
意识到我的这种所谓的“母爱”,也是带有功利性的,是看了《如何做父母——小学生家长的心理必修课》这本书。
薄薄200多页的小书,却让我反省自责不已,也哭得稀里哗啦。
书中“我对孩子的爱有功利性吗”这一节,让家长写下对孩子的期待,留下10个词。
家长需要反思:我们选择这十个词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对孩子期望,是基于孩子本身的特点,还是我们让TA成为我们心目中理想的样子呢?当我们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并没有如我们所愿,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爱TA吗?
看了这节后,我想到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似乎有很多很多。
但娃对我的期待,仅仅是每天妈妈可以给我读故事,可以看他俩拼搭的新作品,能听他俩讲学校的好玩的事。他们会觉得“生气时候的妈妈很可怕,比大老虎还可怕”,但晚上睡前仍然期待妈妈给他们的额头亲上一个吻。
2假如孩子有选择出生的权利,他们愿意来到我们这个家吗?进入一年级的第一周,哥哥被同学故意推倒在地,额头肿了两周。老师让肇事的同学给哥哥道了歉。哥哥还是会慌,他不知道下次遇到如何处理。我也很慌,我不知道怎样处理,能让孩子在老师、同学间既不显得娇气、又不至于再吃亏受伤。
弟弟开学第一天,就被班主任提醒要约束行为;后续各个任课老师也找到了我:弟弟上课不够专心、爱玩教具、爱讲小话。我想象不到玩积木、看书、上课外班上,专注力还不错的弟弟,会到几乎所有老师给我告状的地步。
再是学习上,我认为的那些准备简直是微不足道:拼音天天拼得我想把时钟调动,看能不能不到放学时刻,不用看到兄弟俩;数学做题不够细心;书写要求不止会写,还得写出笔锋、写出笔尖。
其实孩子还算快地适应了小学校园,适应了新生活:第一周撩打过的同学,成了好朋友,下课会一起做游戏;老师提醒弟弟要专注些,弟弟也在慢慢改习惯,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拼音也每天每天在练习,一点点有进步。
但是,我真没娃适应快,我还在各种调整中。
《如何做父母》这本书第一章反问读者:“假如孩子有选择出生的权利,他们愿意来到我们这个家吗?”
是呀,孩子对父母来说是抽盲盒。
父母对孩子来说,何尝不是呢?
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我强,他们不想再回到幼儿园,所以他们就去拥抱自己的新生活:弟弟ai这个韵母发不好音,就天天组词去练习:“娭毑”、“挨打”、“高矮”、“爱心”,天天闲着玩积木时也在练习;哥哥幼儿园是傲娇体,进入小学后,在路上遇到同学都会热情打招呼,下课也会参与大家的游戏。
当我们停下来,仔细想一想,会看到孩子的变化,会发现:“这个盲盒似乎很不错!”
如书中所言:“如果我们总想着如何把孩子教育得更好,就会一直盯着孩子,不自觉地对孩子有很多要求。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我们就可能在失望、焦虑、烦躁、愤怒等负性情绪的推动下,说出一些不恰当的话语,采取一些不恰当甚至错误的行为,亲子关系就会变得紧张、疏离甚至对抗。”
3“如何做父母”,身为小学生家长,也要学习我几乎是在自责中,读完的《如何做父母》这本书。
当然,昨天辅导娃写作业、准备期中考试,又被气得几乎不自责啦!可能我们就是在不断反思与调整中,找到和孩子的最恰当的相处方式。
如何做父母,身为小学生家长,真的也要好好学习:从“觉察、看见”孩子的需求,到“陪伴、成长、培养”。
每一个生命体,都是有其独特棱角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磨平它,而是让这个独特的棱角变得更加闪亮,熠熠生辉!
而打磨、锻造的过程,就是教育与陪伴、沟通的方式方法。
借书里的一段话结束这一篇:
“什么是父母?我想,孩子想到他们,心里涌起的都是安全与温暖,无论遇到什么,第一时间都想与之分享的那两个人。”
希望我们都能做到如此,共勉。
向内思考,向外探寻;向下扎根,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