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最初定在1950年1月1日,为何后来提前三个月举行?

阆苑历史 2024-12-29 06:46:18

元旦在即,大家很快将迎来新年钟声的敲响,庆祝2025年的第一个法定节日。但你也许不知道,新中国的国庆节差点与元旦重合。只不过好奇的是,假如那样的话,我们到底是该叫元旦节呢还是该叫国庆节呢?

言归正传。众所周知,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举行于1949年10月1日。同月9日,在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马叙伦委员建议将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纪念日,并在会议上形成了决议‌。这就是国庆节的来历。

然而,开国大典最先确定的日期却不是1949年10月1日,而是1950年1月1日。所以,新中国的诞生,实际上整整提前了3个月,从而也避免了两个大节的重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49年初,随着三次战略大决战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的任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3月5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议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

七届二中全会还讨论了召开新政协会议和人民政府成立的时间,但由于争议较大,最后没有形成决议。

进驻北平后,中共中央立即连续召开了若干次会议继续讨论上述问题,最终于3月底将开国大典的时间确定为1950年1月1日。

为什么将开国大典的时间定于1950年1月1日?这里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虽然人民解放军通过三大战役的胜利已经对国民党军队形成碾压之势。但此时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数量仍有200万之众,仍然占据着全国大部分国土,很多人认为过早举行开国大典成立人民政府,东南沿海的国民党军队会趁机进行破坏活动。

其二,中共中央刚刚进驻北平,虽然北平已经解放,但城市秩序尚未完全恢复,大量国民党特务和破坏分子仍潜伏在城市中,还需要时间进行清理。

其三,当时中国共产党缺乏建国经验,党中央进北平后,党、政、军各种事务千头万绪,还需要时间进行准备和筹划‌。

其四,一些人认为,民国始于191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1950年1月1日成立,在时间上正好是38周年的日子终结国民党的统治。

其五,1月1日是一年伊始,1950年1月1日更是二十世纪下半世纪的第一天,大家认为这个日子特别吉祥,象征着美好的开端。

那么,开国大典为何最终提前到1949年10月1日呢?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俄语翻译家、苏联问题专家师哲在其回忆录里揭密的斯大林的建议成为唯一公开的原因:

新中国建国是一件影响全世界的大事,方方面面都还需要苏联的支持、帮助和意见。为此,受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委托,刘少奇于1949年7月秘密访苏,师哲是刘少奇此行的俄语翻译。

刘少奇于7月8日到达莫斯科,受到了斯大林及苏联方面的热情接待,各项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8月初,在代表团离开苏联的前夕,斯大林再一次接见了刘少奇。

在交谈中斯大林问道:你们打算何时成立中央政府?国民党政府实际上已经瘫痪,不复存在了。而你们现在已经具备了掌握政权的一切条件。

刘少奇据实回答道:我们目前正集中力量解放华南和西北各省。成立政府的时间定在明年1月,大概是1月1日。

斯大林听完刘少奇的回答,皱了皱眉头,说道:我想提请你们注意,重大事情不可错过时机,谨防敌人利用所谓“无政府状态”为理由进行干涉,这一点最为毒辣,不得不防。

斯大林的建议引起了刘少奇的高度重视,并立即电告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等刘少奇率领代表团于8月底返回沈阳时,已收到中央将开国大典日期定在10月1日的消息了。

师哲在回忆录里并没有对此事进行过多描述,也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以记录当事人谈话的方式留下了文字。但意思却是明确的,中央将开国大典提前三个月,明显是斯大林建议的结果。

那么,中共中央将开国大典提前三个月,真的完全是因为斯大林的建议吗?我认为并不完全是,只能说斯大林的建议起了一定的促成作用。

前面已经说过,开国大典定于1950年1月1日举行,这是1949年3月作出的决定。3月份和7,8月份的形势完全不同,全国战场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南方各省,解放军已于4至6月顺利渡过长江,占领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重要城市相继解放,国民党的残余武装进一步被削弱,被压缩在西南、华南有限的角落里再也无力反抗。

在大西北,第一野战军于5月9日解放西安,并重兵包围了兰州,兰州解放已指日可待,西宁、宁夏、新疆等省都只是时间问题。

1949年7,8月间,全国战场形势一片大好,国民党已经完全失去了翻盘的可能。对于这一点,党中央和毛主席比谁都清楚。

事实上,毛主席对于成立人民政府一事,始终希望越早越好。早在1949年1月8日西柏坡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已经明确提出了大致时间,并形成了决议:1949年必须召集没有反动派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成立。

说白了,3月底定的时间,只是根据当时的形势作出的决定,并非不可更改,也并非毛主席心目中理想的日子。

斯大林所提出的“无政府状态”问题其实在当时正是党中央和毛主席正实际面临的问题。旧政权名存实亡,新政权迟迟不成立,全国处于无政府状态,别说外国势力干涉,自己国内已经暴露出工商业停滞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所以,3月底定的时间必须提前,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其实已经在加速展开,相信在刘少奇出访苏联之前,党中央和毛主席已经开会讨论过若干次。不然刘少奇八月电告中央后,如果没有提前准备,怎么可能马上更改时间?而且提前足足3个月,时间上绝对来不及。

还有一点值得留意的是,师哲的回忆录里,刘少奇回答斯大林时,只说了在明年1月,并没有具体的日期(1月1日打了括号,表明并非刘少奇的原话,而且师哲用了“可能是”三个字)。

面对斯大林的提问,刘少奇竟然没有说出具体的日期,这是不是很失尊重?其实不然,这恰恰说明了刘少奇知道中央对开国大典的日子还没最终确定,但又不能将这事告诉斯大林,所以回答得比较模糊和谨慎。

0 阅读:14
阆苑历史

阆苑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