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还有咱们前面讲过的叶赫那拉,都是那拉。
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在影视剧里非常活跃的帝后家族,在满清建立前都来自一个势力,那就是海西女真。
咱们上期就讲了,海西女真初期地盘更大,经济更好,甚至“血统”都更纯,但为什么后来却被建州女真给灭了呢?
今天清史系列的第三期,咱们就来讲讲,海西女真的兴与衰。
看一看元朝版的小旋风柴进如何成了土木堡之变的第二受害人。
元朝还没灭亡的时候,在东北的启尔撒河一带有一个人叫纳齐布禄的人很是有名气。启尔撒河(奇尔萨河)就是今天吉林省吉林市境内的金沙河。
(“乌喇,本国名,初名扈伦,其始祖名纳齐布禄,独处辉发、乌喇两界之启尔撒(奇尔萨)河源。”——《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弘昼(清))
金沙河是辉发河的支流,河的上游还有个哈达岭。听名字就知道这里就是后来海西女真的主要活动范围。
据说,这个纳齐布禄当时名气非常大,不仅收留各路豪侠,还是前金国宗室完颜氏之后,简直就是元朝版的小旋风柴进。
(“有闻其墨尔根名,自虎密雅拉库河来访者,纳齐布禄留之,为弟,名之曰德业库。——《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弘昼(清)”
“海西係黑水裔,其山夷…完颜种。”——《东夷考略》·茅瑞征(明)
“哈达纳喇氏源系大金国完颜氏”——《哈达纳喇氏宗谱》(《扈伦四部与女真》·那炎))
蒙古人听说了都派人来打听,但纳齐布禄不听招,还一箭一个小朋友,箭无虚发,蒙古兵根本靠不上前。于是他们就隔着贼远喊着问,大哥你姓啥呀,纳齐布禄随口就说,我姓纳喇。从此开始,就有了纳喇(那拉)氏。
“蒙古可汗闻之,令兵百人徃访欲迎…蒙古兵衣甲趋上,纳齐布禄射之,矢无虗发,兵不能上,问其姓,随口应之曰纳喇氏,遂相传为纳喇氏云。”——《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弘昼(清))
不管是乌拉那拉,还是叶赫那拉,他们都是那拉。实际上海西四部的部落首领家族都姓那拉。而这个纳齐布禄就是他们的共祖。
我,那拉氏的纳齐布禄,扈伦国国主、善射者、贵人!
(“倭罗孙(扈伦)·那哈拉·大妈发·莫勒根巴压纳喇氏·纳齐布禄。”——《乌拉哈萨虎贝勒后辈档册》(《扈伦四部与女真》·那炎))
咱们上期讲过了,朱元璋在灭掉元朝后,又招降了旧元流亡政权的一个大官,叫海西右丞(阿鲁灰),这个海西右丞辖下的土地也就都被称做了海西,约等于除建州女真地盘外的整个奴儿干都司。
(“故元海西右丞阿鲁灰遣人至辽东愿内附,上遣使赍敕往谕之曰,惟智者能知存亡之道,而决去就之,几今尔所守之地,东有野人之隘,南有高丽之险,北接旷漠,惟西抵元营…”《明太祖实录》)
但拿下地盘的宣称并不等于地盘上的人旧都服从了,这还要老朱和朱老四爷俩慢慢的去收复。
而这个权力的空档期,就给了女真各部迁徙和发展的空间,其中的海西女真就这么开始做大。
永乐朝是卫所设立的高峰期,《明史》中记载了384个女真的羁縻卫所,其中178个都是在永乐朝建立的。
比如永乐元年设置了建州卫,永乐三年又设置了毛怜卫,这两个就是后来建州女真的基本盘。
到了明永乐四年,纳齐布禄在大明大规模招纳女真部落设置卫所的时候,居然拉着一帮女真的部落和卫所建了个国,也就是所谓的“扈伦国”。
“扈伦国”这个词,并不见于明朝史料。只在清朝以后文献,以及一些海西女真分支的宗谱中才有提及。所以我们不用在意“国”这个词,只需要知道纳齐布禄家族在永乐年间的女真人中很有号召力就行了,再加上他本身又有个锡伯人首领的老丈人,弄个部落联盟很正常。
纳齐布禄死后,他的儿子,有一半锡伯血统的多尔和齐上位。
多尔和齐时期的扈伦继续做大,是海西女真最高光的时候。因此他也得到了一个“尚延(商坚)”的称号,大概类似于盟主之类的意思。总之就是女真诸部兄弟给面子,我左冷禅一定会将五岳剑派…不是,我多尔和齐一定会将扈伦联盟发扬光大!
但也就是想想,海西女真很快就会迎来灭顶之灾。
多尔和齐死后,其子嘉玛喀继位。
嘉玛喀在位期间赶上了个大事儿,西边的蒙古,鞑靼和瓦剌形成了表面上的统一,瓦剌的脱懽和也先父子拥立鞑靼的脱脱不花(黄金家族嫡系)为大汗,自领“太师”。
1449年(正统十四年),也先帅主力南下攻打大明,这就是“土木堡之变”。
同时脱脱不花率部东进,攻打女真诸部。更靠近蒙古的海西女真则是首当其冲。
被打的分崩离析的“扈伦国”开始逐渐分裂,陆续分裂成了四个大的部落联盟,也就是我们更熟悉的“扈伦四部”
先说哈达部,这个人物关系有点乱,大家要仔细听。
嘉玛喀有四个儿子,其中老三(速黑忒)被明武宗(正德)任命去了塔山卫。塔山卫是永乐四年设置的卫所,也就是“扈伦国”建国那年。起初塔山卫在黑龙江境内的呼兰河流域,但这时候已经迁到了吉辽边界开原(辽宁铁岭)一带。老三(速黑忒)死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儿子,职位就给了自己的侄子,也就是老四(绥屯)的儿子(克什纳)。但好景不长,老四(绥屯)的儿子克什纳一家被害,仅剩克什纳的一子、一孙逃走。
逃走(克什纳)的儿子叫旺济外兰,是嘉玛喀的重孙了,他逃到了哈达部,成了哈达部的首领,还改了个名叫王忠。忠于谁?当然是忠于大明了。
但这个王忠也不咋走运,和他爹一样也被杀了。王忠的儿子给亲爹报仇之后,可能是觉得自己没能力统领好哈达部,就把当年和他爹王忠一起逃出来的另一个人,克什纳的孙子,自己的堂哥万,也就是王台,给请去当哈达部的首领了。
这个王台也是很有点手腕的,哈达部在他手下逐渐壮大。王台时期的哈达部,底盘虽然不是最大,但海西女真其他三部皆以他为尊,建州三卫也频频示好。
也因为这样,他就飘了,不像自己叔叔王忠那么忠了。居然又“建国”了,也就是所谓的“哈达国”。当年他的六世祖多尔和齐都只敢管自己叫个“尚延”,他直接称“汗”了。
但王台一死,哈达部就开始内乱。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努尔哈赤占领了哈达城,王台的儿子孟格布禄投降,之后被努尔哈赤找借口干掉了。
次年哈达部彻底投向建州。
再来说说乌拉部。
就是纯元和宜修她们家。
在正史中,雍正的第一任皇后也确实是乌拉那拉,生了雍正的长子弘晖,八岁就没了。
另外瓜尔佳氏和富察氏也都是海西女真乌拉部的,《甄嬛传》里这两个姓氏的后妃也都是皇后党大的。果然人类对《甄嬛传》的开发进度不足1%呀。
乌拉部是嘉玛喀的长子都勒希所统领的,但从都勒希往后一直都没啥作为,直到都勒希的重孙布颜继任族长后乌拉部才崛起。
作为“扈伦国主”嘉玛喀的嫡长子(都勒希)一脉,布颜占据着先祖纳齐布禄的“龙兴之地”乌拉洪尼勒城,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展。
然后他也也也“建国”了,嘉靖四十年(1561年),建“乌拉国”。
巅峰时期“乌拉国”控制范围着黑、吉两省交界约20县,从吉林的松原、长春、吉林、延边四市北部,到黑龙江的哈尔滨、牡丹江两市南部,甚至还包括今天的朝鲜东北部部分地区,是扈伦四部中地盘最大的一个。
不过因为哈达部王台的强势,布颜并没有选择与之争锋。同样是“建国”,王台自称“汗”,布颜只是自称“贝勒”。外交关系上也以哈达部为主。
布颜死后,他的都带们显然不懂当年朱升给他们太祖爷提出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道理。布颜的孙子布占泰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称了“汗”。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既没法和建州女真维持盟约,也没法和海西女真其他三部保持关系。
十年后的1612年,努尔哈赤发兵乌拉,次年族灭。
接下来是辉发部。
这个就和纳齐布禄家族关系不大了。
辉发部的祖先叫昂古里·星古力,来自一个叫益克得里的女真氏族。
星古力的家族最早属于今天黑龙江境内的尼马察部,归永乐七年(1409年)设置的弗提卫。
后来举家南迁,来到了“扈伦国”境内,然后就改姓了纳喇(那拉)。
因为生活在辉发河流域,部落又因而得名。
按照海西女真的传统,辉发那拉当然也要“建国”。
隆庆四年(1570年)星古力七世孙王机褚筑城于辉发河东岸的扈hù尔奇山(今吉林通化辉南县东北),自称贝勒,是为“辉发国”。巅峰时地盘仅次于乌拉部,为四部第二。
不过“辉发国”的存在时间并不长,仅存在了37年。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辉发部被努尔哈赤所破,族灭。
最后来说说叶赫部。
叶赫部其实和纳齐布禄家族也没有关系。
叶赫部的始祖叫星根达尔汉,来自蒙古的土默特部。关于叶赫人族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们就是蒙古人,另一种则是他们是土默特部下属的一个女真部落,蒙古说居多。
明永乐四年,大明在今天的开原(辽宁铁岭)境内的清河附近设置了一个塔鲁木卫。星根达尔汉的孙子齐尔噶尼曾被任命为过这里的指挥。这个清河有一条支流,叫叶赫河。
这个齐尔噶尼不是太老实,因为盗边被斩首。
齐尔噶尼的儿子和孙子,又先后被前面提到哈哈达部的王忠和王台叔侄俩捕杀。
塔鲁木卫他们是待不下去了,于是齐尔噶尼的两个重孙清佳砮nǔ和杨吉砮就顺着河流北上,来到了吉林境内的叶赫河流域,并在这里筑城、“建国”。
他们来的这个地方,可能原先有个那拉氏的部落,被他们灭掉了,他们就改姓了那拉。又因为所居之地附近的叶赫河,部族也就叫了叶赫。
(“杨吉砮,叶赫部长,孝慈高皇后父也。其先出自蒙古,姓土默特氏,灭纳喇部据其地,遂以地为姓;后迁叶赫河岸,因号叶赫。”——《清史稿》·赵尔巽(民国))
别看叶赫部这种属于外来户中的外来户,但他在海西女真内部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
甚至组织起过一场针对建州女真的九部联盟讨伐战,除海西四部外,还找来了蒙古以及锡伯诸部,跟自己有世仇的哈达部也一起参与了进来。
叶赫部的结局我们前面讲过,萨尔浒之战结束后努尔哈赤就灭掉了叶赫,海西女真彻底消亡。
而叶赫部的末代贝勒之一布扬古在死前留下的那个“叶赫那拉的诅咒”诅咒,一直到400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玩这个梗。
纵观海西四部的兴衰历程,会发现他们没有做大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高速发展期被蒙古东进打断施法,进而分裂。
二是部族内部内斗不断很难做到统一。
三是时而忠于大明时而头生反骨,极尽内耗,没有统一思想。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扈伦国”时期,还是四部时期,都是松散的部落联盟形态,没有形成过“民族”共性和统一的战略目标。
反观建州那边,仅是一篇《七大恨》,就比海西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但仅凭这些也不能解释为什么被吞并的是海西,而不是建州。
下期,咱们就来聊聊,建州女真到底是怎么做大做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