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支“航母编队”以及第一支水陆两栖作战的部队竟然都来自奉系?
奉系海军作为各军阀中实力最强的海军,不但有能够搭载飞机“航母”,旗下舰队水兵还能在抗战期间扛着舰炮、机枪下船与日寇陆战。
东北军的海军到底有多强?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奉系军阀海军的兴衰史。
奉系军队真正的转型是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后。
此役奉系大败,伤亡超过三万人,被俘超过四万人,七八万人的战损可谓元气大伤。
战后直系控制了北京,成了当时民国名义上的合法执政者。而张作霖则顺势宣布东三省自治。虽说彼时的直系也没有实力进入东北吞掉奉系,但直奉战争的惨败也让张作霖意识到,奉系的军队虽然看起来强大,但仍然属于脱胎于绿林的旧式军队,遇到强敌则不堪一击,必须求变。
1922年7月,张作霖在奉天成立了陆军整理处,准备对奉系全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除对陆军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外,同时也对空军进行了扩军。而奉系的第一支海军部队也就此出现。
之所以张作霖会如此在意海军的建设,当然是因为在直奉战争期间,他看到了海军对整个战局的走向起到超强影响。原本奉系联系好了当时北洋政府的海军第一舰队助奉讨直,但这支舰队狮子大张口,所要的报酬奉系觉得贵,而直系则趁势花重金让这支舰队倒戈。由于从奉天到北京的京奉铁路是当时奉系出关的唯一一条铁路路线,其中山海关段又离渤海海面特别近,所以彼时关内外的奉军就这样完全的暴露在了北洋第一舰队的炮火射程内,而奉军则毫无还手之力。甚至在奉军撤退的时候张作霖本人都差点被舰炮炸死,这让张作霖深感没有自己海军的被动。
奉系最先做的,是培养海军军官。1923年初,奉系在葫芦岛建立了一所海军学校,东三省航警学校。
学校除教授航海、测量、轮机、鱼雷等舰上科目外,也会进行国文、英文、化学、数学等基础科目的教学,甚至还教陆战作战,保证每名毕业军官都很全能。
这所海军军校后来一支坚持办到了1943年,东北沦陷后先是搬去了青岛,全面抗战爆发后又陆续搬迁至湖北宜昌和重庆万县,最后因为民国政府内部的派系斗争而停办。
到了1923年7月,奉系开始想方设法购置军舰。但这件事对当时的中国军阀来说并不是有钱就可以的,因为国际局势突然变了。
1922年,西方列强还在为一战后的利益分配扯皮,这年他们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上美、英、日、法、意等国对各国海军的规模做出了协定,大概就是规定了各国海军总吨数的限定,和各国新造舰艇吨数的上限以及舰载火炮口径的限定。虽说这些列强都不会遵守条款,但这些条款本来也不是给他们自己看的,是给其他没资格签条约的国家看的。因为各列强海军规模都有了法理上的限制,所以他们就不能明目张胆的出售新式军舰。对中国当时的各军阀来说,你有钱也买不到好船,这和当年北洋水师建设时的局面有本质区别。
所以尽管奉系有钱,也买不到新式军舰,奉系海军买的第一次艘船是一艘二手商船,然后拉回去自己改造,这就是奉系海军的首艘舰艇,也是第一艘“航母”——镇海号。
至1926年,奉系的海军才真正初具规模。
这年年底,张作霖吞并了原北洋系的舰队,使奉系海军的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此时奉系已拥有主力战舰27艘,占全国海军总吨位的76.7%。海军在役人数约3300人,占全国海军官兵总数的61%,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强大的一支海军力量。
除水面舰艇数量居全国之首外,奉系海军还成立了自己的水上航空队和海军陆战队,甚至还有“航母”编队,单看编制已与现代海军无异了。
其中,奉系海军再次对自己的第一艘军舰镇海号进行了改装,使其能搭载两架水上飞机。虽然严格来说这种舰艇只能叫“水上飞机母舰”而不是“航空母舰”,区别在于船上没有飞机弹射装置,使用飞机时需要停船,然后用起重机将飞机放到水面上起飞。但从作战方式上来看,已经与真正的航母编队无异了。
改装后的镇海号“航母编队”执行过多次任务,比如第三次直奉战争期间轰炸了孙传芳在上海的驻军,北伐战争期间攻击了投降老蒋的闽系海军等等。
不光对内威慑,对外防守也有作用,奉军的两艘军舰就曾截获了一艘由海参崴前往天津的俄国军火运输船,缴获了船上的全部装备,货船也成了奉系的新舰。
不过随着1928年皇姑屯的一声炸响,张作霖身死道消,接替他的张学良则宣布东北易帜,彼时驻扎在青岛和烟台的两支东北海军舰队就这么归属了南京,不再独立。
但易帜后的原东北海军在民国海军体系中仍然自成一派。1930年收回威海卫的仪式上,就是原东北海军陆战队负责护卫,前去接收威海卫的两艘船就有镇海号这艘唯一的“航母”,以及那个曾远渡古巴的前大清水师海圻qí号。
全面抗战爆发后,民国的四支主力舰队中原东北海军仍占其一。
但由于海军实力和当时的日本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作战等同于送死,不作战又相当于资敌,所以大多数民国海军舰艇都选择了自沉,以此来延缓日军部队登陆或沿内河挺进的步伐。
而当时驻扎在青岛的原东北海军在自沉舰艇后仍然扛着舰上装备以路上步兵的姿态奔赴抗战前线,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