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由魏君子执导的纪录片《龙虎武师》上映;此外,由李云波执导的《珍珠》定档于9月15日公映。
巧的是,两位导演都曾做过影评人。
魏君子从2001年开始从事影视写作,先后任《看电影》《青年时报》《新娱乐》专栏作者,对香港电影发展史颇有了解;李云波以“云中”为笔名撰写影评,制作过一档名为《电影公嗨课》的综艺,对电影进行技术性拉片分析。
“评而优则导”,从评论他者影像到自我影像表达,二人均向电影制作方向发展。魏君子采用迂回战术,先从文字入手,担任电影《后会无期》的文学策划、《追影》编剧,再转战制片人,制作了《奇门遁甲》《素人特工》等电影。而李云波直接拍摄了《呼吸正常》《无名狂》两部电影,类型横跨都市生活、古装武侠。
魏君子(左);李云波
虽说两位“跨行导演”的市场待遇相似,但从电影类型、口碑反响来看却并不相同。
从批评思维到创作思维据猫眼专业版显示,《龙虎武师》上映5天,票房72.7万元;《呼吸正常》仅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放映,并零星举办了些路演,《无名狂》则直接上线优酷。虽然市场表现都不理想,但观众的反馈呈现出明显差异。
《龙虎武师》以洪金宝、袁和平、甄子丹、元华、钱嘉乐等华语电影最强“武师阵容”的采访视频为主线,穿插以往动作电影的片段,全方位揭秘香港龙虎武师长达六十余年的风云变幻,带观众追忆香港动作电影的黄金岁月,豆瓣评分8.3分。
再看李云波,《呼吸正常》《无名狂》豆瓣均分不到6分。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从影评人转行做导演,其创作思维依旧是批评性、理论化的,难以用形象化的思维串联情节,完成自我影像的传达。
《龙虎武师》是一部纪录片,讲究“如其所是”的呈现,走的是“采访+动作影像”的模式。其内核是素材积累,以及基本框架的搭建,不涉及复杂的叙事策略。本片遵循的是三段论结构:从过去龙虎武师的辉煌,讲到如今的落寞,再描述对未来的期冀。
加之魏君子对香港电影如数家珍,近些年他也一直从事于此类文字、音频方面的内容产出。整个制作过程更像是将之前的学术积累以生活化、影像化的“言语”呈现在银幕之上。其创作思路仍是理论性的,只因不涉及故事表达,影像上不显突兀。
同样是理论思维,如果把它放入主观性较强的艺术表达中,则有些不伦不类。拿李云波执导的《无名狂》来说,本片的影像质感虽说独特,能从中看出致敬影史的部分,但由于情节不连贯,人物行为动机紊乱,《无名狂》更像是百年影史经典镜头大荟萃:模仿别人的痕迹太重,表述自己的想法太少。
影片涉及两起凶案,主人公郭长生、白笑天,以及小师妹三人对此各执一词,令人联想到《罗生门》。此外,郭长生情绪化的肢体动作,有刻意模仿《罗生门》三船敏郎之嫌。镜头上的正反打以及布景,太像黑泽明的《影武士》《乱》。就连“雨伞化力”的动作设计,也与张艺谋执导的《影》类似。
《无名狂》
《影》
理论思维强调的是素材积累与观点表述。《无名狂》只顾回眸影史,忘了将其转化成自己的影像。同时,观点阐述与剧情相脱节,如镖师王一刀凭空跟郭长生讲了段佛学人生观,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但这并不是说,影评人转行当导演只能拍纪录片。纵观世界影史,导演界的“影评人”们也曾开创过电影技术新纪元。
新浪潮给予的启示影史上,曾集中出现过一群由影评人向导演转行的人,革新了电影语言,并扛起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大旗。
1947年,15岁的弗朗索瓦·特吕弗创办大众电影俱乐部。该俱乐部具有很强的迷影属性,成为迷影人的精神自留地。1953年,特吕弗接触电影制作,只因工作地点在法国农业部电影处,而他又不喜欢拍摄农业科教纪录片,于是他辞职,做了《电影手册》《艺术周刊》的编辑,迅速成为当时法国知名影评人。
理论方面,特吕弗受安德烈·巴赞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影响;实践方面,他师从罗西里尼,接触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拍摄方法。两年后,他的处女作《四百击》问世,斩获当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四百击》结尾拍摄现场
另一位法国新浪潮干将是让-吕克·戈达尔。就读索邦大学期间,戈达尔常参加电影俱乐部,还结识了雅克·里维特、埃里克·侯麦。三人于1950年创办了电影杂志《电影公报》,尽管只出版了5期。
1952年,戈达尔为《电影手册》撰稿,每天的工作就是泡电影资料馆刷片。后来他拍摄了一些短片,并出演一些小角色。1960年的《精疲力尽》使他名声大噪,获得当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虽说《筋疲力尽》的对白过于繁杂冗长,但戈达尔却在镜头上下功夫,突破了传统的场面调度、运镜手法。片中运镜极简化,以跳接剪辑衔接,并打破180度运动规则。同时,本片采取实景拍摄,而非传统的棚内拍摄,打破了主光、补光、逆光三点布光法,而是采用自然光,使影像多了几分纪录片式的粗粝感、真实感。
让-吕克·戈达尔
此外,埃里克·侯麦、雅克·里维特、克劳德·夏布罗尔,以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奥利维耶·阿萨亚斯,都曾有过做影评人的经历。影评撰写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个跳板,终归要完成导演转型。
不难发现,从影评人转行当导演,其电影创作上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征。
首先,其作品商业性不强,更多是一种先锋、艺术化的影像。他们对于电影的认知不是技术性、商业性的,而是偏向美学性、理论化。
创作伊始,名不见经传的他们拉不到赞助,只能找亲朋借钱拍片。正因他们缺少实践经验,又没有制片厂的限制,加之拍摄成本低廉,导致他们能与传统拍摄手法划清界线。没钱搭棚,只能上大街上拍;不拘泥于传统学院派技法,才会玩出跳切等花样。
《筋疲力尽》
其次,这些作品更像是生活记录,缺少传统电影里明显的戏剧冲突,叙事性较弱。从影评人转型做导演,很难完成从批评到创作维度的跨越,这也是新浪潮作品在故事内容上呈现出两种风格的原因。
一方面,此类故事比较沉闷,多以观点输出为主,没有明晰的故事线,如《春天的故事》,多数场景为男女主人公在饭桌上聊美学、人生观;另一方面,不刻意强调戏剧冲突的作品更能凸显生活真容,带有自我表达、情绪渲染的特征,为后来的艺术片奠定一种“去情节化”的返璞归真感。
《春天的故事》
另外,影评人喜欢致敬影史经典。新浪潮时期,就曾开创一种“元电影”的内容创作风尚,即在自己的电影中加入其他电影细节,算是当下玩梗、拼贴类电影的雏形。如《筋疲力尽》中,男主模仿亨佛莱·鲍嘉在《马耳他之鹰》中用拇指擦嘴唇的动作。
当下,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融入了更多的新元素。无论是媒介、渠道,还是创作者,都更加强调随性表达,而不是专业性。导演的身份、影像传达的渠道也更加多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进行拍摄。不仅仅是影评人,就连短视频Vlog创作者也能斩获电影奖项。在刚刚过去的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上,B站UP主“185同学”(本名张一卿)凭借《嘣》,拿下Bilibili人气短片奖。简单的记录,生活素材的拼贴,MV式的拍摄手法,使它成为别样的存在。
当下的电影创作,向各行各业有电影梦的人敞开大门,行业正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影评人以迷影的姿态创新影像语言,短视频博主深入挖掘生活与观众产生共鸣,都不失为跳出学院派思维、创新表达的方式。
【文/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