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商业变革,优胜劣汰。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化社会的又一变革时期,而汽车行业也正经历着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巨变。
向来主打燃油汽车的日系车,似乎也走在了衰落的路上。2024年,著名日系汽车日产公布了上半年财报,净利润直接暴跌94%,日产怎么了?
往日辉煌不再,日系车发生了什么?事实上,不只是日产汽车,多家日系车企都发布了财报,而数据难看的也不仅仅是日产汽车一家。日系汽车有三大巨头:丰田、本田还有日产,根据上半年的财报,这三家车企的利润都发生了下滑,而日产不过是下降最明显的一个。
丰田汽车的净利润在今年4~6月与上年同期下降了26%,而本田汽车的净利润也低于了市场预期,尽管没有出现日产汽车那样大规模的退步,但也足以引起重视。冰冷的财报反映出了日系车在这个变革时代的举步维艰。
面对困境,日产在近日宣布要在全球范围内削减20%的产能,裁减9000人,而且日产的多款车型包括招牌车型轩逸还进行了大规模的降价,这种常见的所谓“降本增效”手段出现了日产汽车上,让人感觉似曾相识,无数大企业在倒下的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日产难道也要步人后尘了吗?
一个行业的第一梯队,往往反映着整个行业的发展面貌还有未来前途。纵使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喜爱结实耐用、省油轻便的日系车,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日系汽车似乎陷入了某种困境之中。
而这个困境,毫无疑问就是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之争,从历史更迭的角度来看,现在汽车行业内部的电动化革命,是汽车行业进入质变发展阶段的又一关键期。日系汽车曾经抓住了历史的拐点猛然崛起,而现在日系车似乎在新的拐点中无以为继。
这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日系车的崛起过程,进而就可以对日系车正在经历的困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日本是亚洲最先进行大规模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国家,一度成为了亚洲最强的经济大国和科教大国,与中国建国后才有了汽车产业不同,日本在二战以前就建立起了本土的汽车产业。
1925年,美国的福特汽车进入了日本国内,这个大名鼎鼎的业界霸王,即将在日本国内继续书写自己的传奇,然而这段传奇却并不长久。
在一开始,美国汽车到日本国内是降维打击、大杀四方,然而在销量碾压的同时,美国人把技术也带到了日本,日本人从组装开始学起,慢慢从美国这里撬走了大量技术和经验。
1936年,看到时机成熟的日本立刻出台法律,禁止外国汽车进入日本国内,日本汽车产业正式破土而生。
然而模仿只能生存,无法实现超越,日系车真正实现领先是依靠自己的技术创新,而日系车崛起则是抓住了行业的转折机遇。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一段繁荣期,而日本车企也加紧发展,积累技术、默默沉淀。
当时美国汽车以大排量、大马力著称,而日本人则创新了精益生产的模式,打造出了小巧轻便、省油耐用的日系车。
紧接着70年代国际上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油价高涨,对消费者来说太耗油的美国汽车一下子不吃香了,日系车乘势崛起,到1980年终于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此后日系车的辉煌一直维持到今天。
今天日本面临的局面与历史上何其相似,只是角色发生了对调,石油危机变成了世界范围的新能源还有智能化革命,而美系车变为了日系车。
然而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的话,现在汽车行业经历的巨变,要比历史上日系车崛起的那段变革更加深刻而致命。当年日系车崛起并没有消灭德系车还有美系车,而现在的新能源革命却有可能彻底消灭日系车。
因为历史上日系车无论怎么崛起,说到底都是燃油车内部的竞争,大家都是油车,科技也差不多一样,无非是技术路线的差异。
通过各自的差异化运营还有深度协商,可以最后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而现在面对的不是差异化的技术路线打通,而是能源变革加上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技术变革。
有着先发优势的日本,怎么就落后了?今天全世界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最强大的国家就是中国,中国汽车的崛起是当今汽车行业变革的一个典型特点。而问题就来了,住在中国旁边的日本,怎么就眼睁睁看着中国崛起而自身毫无作为呢?日本为何没有发展起自己的电动汽车产业?
日本的汽车产业可以说是日本的国民产业之一了,日本作为一个教育大国和科技大国,在有先发优势的情况下,日本人真的就坐视着汽车行业内的变革潮流不管吗?
事实绝非如此,日本人事实上在新能源方面早就有了布局,日本搞电动车实际上一点也不晚。之所以到了今天显得落后了,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这个产业的革命实在是太快,还有就是日本的燃油车产业过于发达,以至于挤压了电动车的发展前途。
日本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布局,可以用一句谚语来形容: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今天日本人面对新能源革命似乎是手足无措,日本车企几乎没有打造出任何有品牌影响力的电动车,这让很多人以为日本不搞电动车,或者搞不起来。
然而现实是,日本很早就开始搞电动汽车了,而且搞得也不错,只是出于传统车企在经营方向还有技术变革上的保守路线,日本人最终错失良机,只能看着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在眼前筑起一道道技术的铜墙铁壁。
上文提到的日产汽车,在2009年就推出了电动汽车Leaf,这款汽车全球销量超过了68万辆,累计总里程超越了200亿公里,这样的成绩可以说相当亮眼,甚至一度超过了电车先驱特斯拉。而丰田造电动车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
如果日本能够坚持发展电动车,那么今天也许就没有新兴车企的影子了,但历史没有如果,日本搞不起新能源汽车有着十分现实的原因。
先发优势既可以是优势,也可以是累赘。因为先发的产业总有一天会过时的,而旧有的生产关系和设备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恰恰相反,旧的东西反而会压制新事物的发展。
日本车企推出电动汽车的时候,国内并没有成熟的电动车产业链,很多设备如电池等都是需要从国外进口,造成了价格居高不下。在同时推出一款汽车的燃油驱动版还有电动版的时候,更便宜的燃油车会用价格让消费者做出选择。
而一个国家人口和经济体量是有上限的,日本不可能同时搞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两个产业链,日本人当然不会抛弃燃油路线,所以也得不到新能源产业。
日系车的未来何去何从?日本汽车行业一度有许多人质疑电动车的技术路线,他们认为电动车质量不好、容易爆炸,而且电力也并非真正的新能源,最终还是要靠化石燃料来进行火力发电。
在这些人的眼中,电动车就是一个骗局,因为电动车在动力上不如燃油车、品控上不如燃油车、甚至连新能源也只是一个吹嘘的幌子,而许多传统燃油车的忠实爱好者也坚持着这些看法。
然而市场已经做出选择,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世界范围内电动汽车也四处开拓着市场。财报已经告诉了日本车企转型在即,而日本车企也终于正式做出了选择。
2023年,许多日本车企就提出了自己的电动车发展目标,丰田、本田、日产这三巨头,都有了颇为宏大的计划。而其中日产在今年的大裁员,更是颇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气概。
去年丰田就开始提高在电动车领域的投资,并发誓要在2030年以前投资超过5万亿日元。而日产则是要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逐步实现电驱化车型销量占比超过一半,本田是最为激进的一家,直接宣称要在2040年只销售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车。
至此,日本三大车企都有了恢弘的电动车发展规划,似乎给未来汽车行业的图景又增加了变数。到现在,没有人再会认为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是无稽之谈,过去对电动车的质疑正在被逐个被击破。
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崛起,打破了电动汽车只能靠火力发电的说法,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的突破,逐渐扭转了人们对电动车动力不足的质疑,而电动车又天生与现在无比火热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亲密无间。
电动车当前的产业瓶颈主要在于质量控制、安全问题还有推广问题,其中推广是最核心的问题。电动车需要充电桩,而世界上很多落后国家,没有中国这样发达的电网和基础设施,变化多端的气候也限制着电动车的推广地域。
可以预见,电动车还需要攻克很多技术才能真正取代燃油车的生态位,在这之前,日本还有相当长的时间用来实现产业变革。
结语时代大势浩浩汤汤,日系车现在的颓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可避免的,而日产汽车也只是整个日系车产业的缩影。
从长远来看,汽车行业必然转向电动车,但很多基础性的问题会让这个过程并没有那么快,日系车的衰落也会有很长的战线。
现在日本车企开始搞电动车了,如果日本能在日系燃油车淘汰之前,打开电动车的大门,那么日系车的危机也许会被扭转,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