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陈永贵辞职,山西百姓向中央举报,邓公用一句话给他解围

洞鉴五千年 2024-06-26 13:00:07

在我国有一位特殊的总理,他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受到了毛主席的重视,而他他一直将毛主席的话当成是“圣旨”,他就是陈永贵。

每当有人问到陈永贵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他总是会说:“我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毛主席看人是很准的,陈永贵之所以能引起毛泽东的注意,那他势必一定的能力。

要说到陈永贵做过的大事,就不得不提起“大寨精神”,这是在他带领下形成的一种精神,被一代人视为成功典范和楷模。

所谓的大寨精神,是出现在六十年代,那个时候国家正在发展中,正是我国最难的时候,很多农村的情况都不乐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永贵接手了大寨村的事务,当时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很落后,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

面对这种情况,陈永贵叹了一口气后,倒也表现得不骄不躁,随后便开始了他的工作,最后一步步实现小目标,从未实现大目标。

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全村群众都积极地站起来,集合民心完成艰巨工作,而作为领导的陈永贵更是事事冲在前头。

经过长期的努力,大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不复存在,当地山区的农业生产可谓是令人惊讶,不仅让村民难以想象,连中央都震惊了。

国家和党都认为,陈永贵是最大的功劳,当然也是整个大寨村的人一起努力的结果,而这种精神也被称之为“大寨精神”。

不久后,大寨村的发展传遍了全国,这让不少贫困的村庄也开始效仿,之后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陈永贵也出名了。

之后在中央,毛主席还将陈永贵的事迹当成典范去讲,后来陈永贵也被毛主席和周总理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的荣誉。

此后陈永贵走出大寨,走出山西,成为国务院副总理,他的这一生可谓是十分精彩,一个农民摇身一变进入了中央。

进入七八十年代后,国家的发展逐渐变得速度,而陈永贵作为一个文化程度有限的人,对于很多决策不理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永贵深知自己的舞台不在中央而在基层,于是自愿将位置让出,于1980年提出离职。

后来陈永贵被安排到北京东郊一处农场担任顾问,远离了政界,但就在他离职后不久,中央收到了很多举报信,都是关于陈永贵的,这是咋回事?

当时举报陈永贵的人都是山西一带的百姓,邓小平随后看了这些揭发材料,最终叹息:“陈永贵在副总理职位上简直是活受罪啊!”

陈永贵原本就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他能进入中央,完全是因为毛主席的重视,但在进入中央后,陈永贵面临不少的考验。

每次在大会现场,陈永贵永远是那个敢于讲真话的,有时候不用演讲稿就能讲很长时间,甚至还将一些道理用大白话讲出。

虽然这么做没什么不对,但总归他是个领导,尤其是当上副总理后,陈永贵更加有压力了,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正因为这些,让人们对陈永贵落下口舌,甚至还在陈永贵离职后举报他,他的心里也是极其的难受。

看着这些举报信,如果真的让陈永贵离开领导岗位,那么会成为他永久的“污点”,于是邓小平想了一个办法。

邓小平找陈永贵谈话:“党员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不过必须要服从党的纪律,要是背着组织搞阴谋诡计,必定会按照党纪国法处置!”

听到这里,陈永贵立即表态道:“我陈永贵向中央保留我的意见,愿意服从党的纪律和规定!”

1980年的9月“第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中央批准了陈永贵的辞职请求,让他以一个体面的方式离开领导岗位。

之后在组织的帮助下,陈永贵一家的户口都被转到北京,同时还给他分配了住房,以及安排了一名警卫员,让他留在北京养老生活。

0 阅读:423

洞鉴五千年

简介:你想听的历史故事,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