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的4句“干货”是什么?他为什么说“四有四无”之说,分别是给聪明人和普通人立教的?

文娱史记 2023-12-09 11:34:20
01

自从汉代以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主要分为3种:第一是儒家,第二是道家,第三是佛家。儒家和道家属于中华本土文化,佛家是外来的。但在汉以后2000多年历史里,佛学慢慢被中国人改造,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现代佛学在印度早就式微,在中华大地上则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与儒家、道家一起,构成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

从普遍意义上说,儒家属于“入世”,道家和佛家属于“出世”。纷纭芜杂的世事如何处理?学佛参道是一种修心养性的方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坚守的理念。这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宽宏大度,能够包容不同的文化;另一方面表明,中国人很懂得变通,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身心问题。

世界上没有一种理念能解决人类的全部问题。每一种理念解决的都是一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的问题需要另一种理念来解决!就像不同的病需要不同的药来救治,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在这一意义上,中国人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同时具有儒释道3家智慧:当这种思维方式不合适时就进入另一种思维方式;灵活变通让我们不断发展。

道家和佛家经常联系在一起。这2家智慧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道家讲“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家也有这样的说法。佛家的最高存在叫“梵”或者“空”。“道”和“梵”只能用心去体悟!

但是,道家和佛家毕竟有很大不同:佛家的终极觉悟观念是“空”,体会到不断辩证之后得到的那个“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如如”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宇宙存在的“本体”!但是道家不同,当觉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后,更多注意的是“修心养性”——也即走向了养生哲学。

因此我们说,佛家得到的是一种“终极性”观念,是对天地宇宙“本体”的认识;道家得到的是一种“养生观念”,更加重视个人通过取法于自然,达到对生命的延续。

那么,儒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02

儒家是一种治世哲学。也即黑格尔所说的,“孔子是一个世间的智者,”“《论语》里讲的都是一种常识道德。”“西塞罗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说教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都内容丰富,而且更好。”黑格尔批评儒学没有思辨逻辑,但这正是儒学的“本质”,它主要是“形而下的”,在于推进世间治理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与佛家和道家相比,儒生们有非常强烈的世间责任感,通过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言论可以看出来。《世说新语》第一篇开宗明义指出:“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士范,登车揽辔,有欲澄清天下之志。”“士”是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是儒家“世界大同”的理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坚守的人际交往理念;“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儒生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世平天下”,是一条由个人推及到天下的辩证思维过程!目的是通过主观能动性达到对文明的推动作用。

儒家的这条本质认识论很有意义:“铁肩担道义”的精神不能忘记。

那么,这个“本质”是怎样“认识”到的呢?

03

儒学在宋朝有了一次大推进,就是“理学”的诞生。“理学”是程颐程颢周敦颐朱熹等儒学大师们,通过参悟道家的观念,对儒家形而上学的一种发展。这时候的一个特色是,道士们言“道”,儒生们也言“道”;道士们说“太极八卦”,儒生们也谈“太极八卦”;这就使儒学在宋代有了一次“寻根之旅”:回到创造儒学和道学的共有源头:《易经》。

枝叶找到了,主杆找到了,根也找到了。但到了明朝,儒学大师王阳明并不满足,在具体实践中无法把纷繁芜杂的理念贯通起来,比如儒家讲“孝”,对待父母“冬则温夏则靖”,要在“耐烦”上下功夫,人人都明白道理,但如果我“不耐烦”了,又有怎样的解决办法呢?就像我们现在找到儒家的“根”,紧随而来的问题是:根长在什么地方?是从半空里长出来的吗?

显然不是。

心学,是王阳明在正德年间,通过“龙场悟道”对儒家学说的又一次推进和发展。

龙场悟道让王阳明认识到自己的“心”:

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离破碎,错综复杂,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于外求,则志有定向,而无支离决裂、错综复杂之患矣。

扩而言之,儒学的源头《易》是怎么来的?

其实源于“人心”,是“人心”对“客观外界”的认识作用。

04

嘉靖六年,王阳明受命征讨思田。临行前,他的弟子钱德洪和王畿送他到会稽天泉桥上向他请教学问。王阳明将“心学”概括为4句“干货”: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其实是对《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再次解释。心是意、知、格物的本源!

钱德洪和王畿对4句话有不同理解。王畿认为:如果心无善恶的话,意、知、格物也应该没有善恶。但钱德洪持相反看法。

王阳明进而解说道:

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上根者,即本体便是工夫,顿悟之学也。中根以下者,须用为善去恶工夫,以渐复其本体也。

史称为“天泉证道”。

“龙场悟道”和“天泉证道”后,王阳明心学已经形成一以贯之的体系。不再有什么思维不清楚之处!按照王阳明的说法:心学原本属于先秦儒家的“根杆”部分——比如在《大学》、《中庸》、《孟子》中,都有很多关于“心”的论述: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大学》)“其反复叮咛示人之意,学者其可不尽心乎?”(《中庸》)“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能之。”“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无所同然者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礼也,义也。”“仁,人心也。”“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孟子》)

只不过经过2000多年尘沙,心学渐渐被掩埋、迷失,王阳明的功绩是发掘出这个儒家的“大学问”,让后世儒生们一睹孔子“圣学”的“本质”,明白自我行为都出于内心,他做得是“正本清源”的功夫。

“知行合一”是“心学”与“理学”的不同之处。“理学”讲究“知行”分裂,儒生们可以“知”,但不必“行”,王阳明的“知”是为了“行”,“行”是为了“知”,二者是“一回事”!“心学”讲究“究竟功夫”,达到认识事物本体的“终极性”认识!这是“心学”把儒家纷繁芜杂的“认识论”贯通起来的原因!作为“开悟者”,王阳明不仅能著书立说,还能领兵打仗,克无不胜,正如梁启超所说:“大儒能带兵者,唯王阳明一人耳。”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知行”高度,实现了智慧人生。

总结

历史告诉我们,儒家不是一成不变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是儒家发展的要义!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是如此,不泥古、不歪曲、不抬高、不贬低,汲取儒家的精华才能开悟智慧,推动我们生活和事业的发展。

1 阅读:26

文娱史记

简介:有趣有料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