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热播古装剧还有现实历史中,会出现冠以姓氏的贵妃名号。如《妖猫传》里的唐朝杨贵妃、《清平乐》中的张贵妃、《鹤唳华亭》中的赵贵妃等等。
这些人物有的确有原型,有的纯属虚构,但都有同一个身份,那就是帝王的宠妃。然而,许多以明清两代为背景的古装剧里,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后宫封号——“皇贵妃”。
皇贵妃与贵妃,同样都是皇帝的嫔妃,那她们在地位上都有哪些区别呢?
皇贵妃的由来
皇贵妃这个称号源于明代,清代将其发扬光大。
《万历野获编》中认为“皇贵妃”来源于明宣宗朱瞻基的继后孙氏,正史《宣德实录》没有出现这一称呼。
《明实录》里第一次出现“皇贵妃”是在景泰七年(1456年)八月,明代宗朱祁钰册封宠妃唐云燕为皇贵妃。
1457年正月,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唐云燕降为郕王侍妾,随景泰帝殉葬。
此时文献中称其“贵妃唐氏”而不是“皇贵妃唐氏”,说明这时候皇贵妃与贵妃相差无几,“皇”字仅为尊称。
成化十二年(1476年),明宪宗朱见深册封万氏为皇贵妃。
此时的皇贵妃相比前面宣德、景泰朝,是从贵妃位子上再升一级,而不是加“皇”字以示尊崇。
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即明宪宗去世前一个月,他加封生育三个皇子的宸妃邵氏为贵妃。同时赐予了邵氏金宝,证明此时皇贵妃的等级刚刚确立,制度还不够完善。
朱厚熜登基后,他把后宫封号正式确立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皇嫔。册封皇贵妃有册有宝,册封贵妃有册无宝。贵妃死后谥号四个字,皇贵妃死后谥号六个字。
此时皇贵妃和贵妃的等级就开始明确分开了。
从此,皇贵妃取代了贵妃,成为明清两朝后宫仅次于皇后之下的位号。
后金和清初是一夫多妻制,如努尔哈赤元妃佟佳氏,继妃富察氏(衮代),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和皇太极生母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孟古哲哲)。
也就是说,努尔哈赤有四个妻子,不过孟古哲哲是皇太极生母,所以只有她成了努尔哈赤的皇后。
因此,清朝后妃制度在乾隆之前都是过渡期,很多细节都没有确定。
此外,明清的皇后与皇贵妃等后宫嫔妃地位,与之前历朝无法相比,政治地位大幅下降。
汉代后宫女子有着庞大的属官系统,皇后中官首脑大长秋地位尊崇;唐代皇后与贵妃是唐廷极其重要的一股力量。
明清后宫嫔妃地位严重下降,何况明代皇后来自中小官僚之家,在皇帝面前地位很低。
清代皇后虽然多来自八旗大族,但是皇后母家也普遍平庸,品级不高(慈禧是例外,她是凭着“皇太后”的身份才能呼风唤雨)。
皇贵妃与贵妃的差别
纵观有清一代,康熙一生封了四个皇后与三个皇贵妃;雍正一个皇后、两个皇贵妃;乾隆三个皇后、五个皇贵妃,但大部分皇后与皇贵妃都是人死后追封的。
大家只要明确一点:明清时期的皇贵妃与贵妃同属皇帝妾室,为后宫妃嫔的一个等级。就算是备受乾隆宠爱的继后,一直用的也是蹲龙钮,即皇贵妃的级别。
从后宫制度来看,明代皇帝册封的皇贵妃与贵妃地位与待遇相差无几,只是名位较高,如之前的皇后之下为贵妃,后增加皇贵妃。
康熙朝确立后宫制度,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清代的惯例是皇后在位则不设皇贵妃(追封的不在讨论之列)。
明确了皇贵妃与贵妃同属妾室的身份之后,再来看待二者的区别,就更为清晰明了。
史书明确记载,清代皇贵妃在特殊情况下(皇后去世,位置空出来的真空期)摄六宫事。
摄六宫事皇贵妃是名正言顺地行使皇后的权柄,但皇贵妃仍然只是妾室,贵妃则不能摄六宫事,除非受到皇帝特许(通常不会这样)。
为了区分皇贵妃与贵妃的地位,皇帝通常要将一个心仪的嫔妃扶正为皇后期间,先把她封为皇贵妃,看看大臣们有无反对意见,同时也是为了考察她的品行与担当。(顺治册封董鄂妃不算,他当时已经快精神分裂)
如果皇后还在人世,没有受到冷落的时候,皇帝是不会册封皇贵妃的。贵妃就不一样了,不论皇后在世如否,贵妃都是可以随意晋封的。
具体到日常生活待遇,根据资料记载,皇贵妃可配备有12个太监、8个宫女,每月俸禄800两银子。贵妃配备12名太监、8名宫女,月俸600两银子。
大家不要认为皇贵妃与贵妃吃穿都由宫里提供,她们几乎不花钱,俸禄都能积攒下来。
其实不然,德龄公主写的皇宫生活就有提到,隆裕皇后和瑾妃天天要为这点钱银犯愁,每月俸禄要打赏和贿赂下面为她们服务的奴才,甚至还不够用。
总之,明清二朝,皇后与皇贵妃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尤以清代宫中没有女官系统,宫女事务都归内务府统一处理。
内务府又由皇帝直接统筹领导,皇帝指派亲信的王公或满洲大臣充当总管大臣,皇族和宫廷事务全部由内务府掌控。
大到婚丧嫁娶、小到柴米油盐,所有宫务都要给皇帝过目,皇后无权干涉宫务,只具备礼仪上的地位。
她们的待遇在大一统王朝中属于中下水平,服装、饰物重复使用很正常,但在别的王朝是难以想象的。
参考文献:
[1]钟景超.清代皇贵妃制度研究[J].神州,2012(29):19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