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胜刚强

心学之知行合一 2023-11-24 10:18:23

柔弱胜刚强,是《道德经》中的名句。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可以说,这句名句饱含着中国的最高智慧——关于道的智慧。何出此言?且听我慢慢道来。我的理解未必很有道理,但至少说明,我以前未曾理解到这一层含意。而理解到这层含意,于我自己,在思维上和精神上都有所提升。

柔弱胜刚强出自《道德经》通行本第三十六章。此章经文全文如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当然,用现代汉语进行解读,搞清楚这段经文的现代意义,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我们以陈鼓应先生的解读为基础。陈先生的解读抄录于此:

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微兆。

柔弱胜过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的“利器”不可以随便耀示于人。

陈先生的解读很好,不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其中的内含——所谓中国的最高智慧——仍然没有显明出来。换言之,为什么柔弱能够胜过刚强,仍然处在幽深的黑暗之中。从而,对于“柔弱胜刚强”是中国最高智慧,我们还是不能够明白。

以我有限的理解能力看,这段经文的关键是“微明”这个概念。陈先生的解读是:这是几先的微兆,这个解释总体不错,但还是不够有味。对比英人韦利的解读,其不够有味这一点就显示得比较充分。韦利的解读是:This is called "dimming" one's light.字面的意思是,使自己的光变暗淡下来。义译是:自己明明知道的一点点那会怎么样,人却偏偏要让自己所知道的那一点东西隐藏起来,不轻易让人知道。也就是说,想方设法不让自己掌握的些许信息轻易被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对手知晓。不仅如此,它还有一层意思是,应该引导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对手得到使他们自己展开自身的有利的信息。他人和自己的对手得到于他们有利的关于自身的信息,就会把自己完全彻底地显示于外。简单地说,我们含藏,以让他充分显示。这是为什么呢?儒家说,做人要真诚啊!所谓“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三纲八目里也讲“诚意”,老子为什么要讲“微明”呢?“微明”是使自己隐,这似乎是不真诚。其实,如果我们知道了道家的思考方式,特别是,道的运作方式,那么我们就会明白,使自己隐恰恰是因为采纳了道的立场。道的立场是“让-存在”,或者说,这个立场就是“道法自然”。因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而自隐者,是“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的状态,自隐者处在“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不仅如此,自隐者会达到一种无我的状态:致虚极,守静笃。一旦做到“至虚极,守静笃”,则使万物运作的情况为我们所充分地了解:“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由以上所引入的经文看,我们要充分掌握世界自身,就要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自己的主观性,自己的主观性愈少就愈能使我们对世界的把握愈多愈客观。显然,这是非常符合认识的规律的。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我们突出自我,我们得到的只是把自我加之于世界的结果,这将得不到真实的世界的信息。

仅仅从思维上来理解道家,那未免太小看道家了。不仅如此,如果只是从思维上来理解道家,那甚至是没有摸到道家的门径。道家的思想更多的是实践的意义。

老子认为,从实践上看,我们的行动应该是“道法自然”的行动。这是一种无我的行动,也称之为“无为”——无我之为。

无我之为,听起来很怪。因为,为,总是我去为,或者说,总是人去为。夫子讲,“我欲仁,斯仁至矣。”《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现代管理学讲,人是以目的为导向的。伦理学讲,人是在众多相互冲突的价值中选择最大的善。然而,老子却认为,事情能否做得成,要看道对我们的许诺(或承诺-commitment),他把这种情况叫做“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因为,人所做的事是天让我们做的事。人生活得是否有趣要看天是否让我们过得有趣。人的作为最终都是天所允许的作为。所谓“事无事,味无味,为无为”。

归结起来,老子提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为学,是通过我们致虚极,守静笃,不断日积月累,从而,道向我们展现;我们为道,只可能是使我们的自我消退以至于无我,我们才与道同行。

有人说,都无我了,我们还活个什么劲?干脆我们别活了。如果这样想,那就完全错了。因为,人,作为智人拥有135万年左右的历史,而135万年的历史,相对于5000年左右的文明史,相对于300年左右的现代史,确实有些漫长,但相对于46亿年的地球来说,太短暂了,相对于宇宙史,那地球历史也太太短暂了。人在道的面前的渺小

0 阅读:3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