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亮精讲《传习录》(36)

心学之知行合一 2023-10-09 10:52:06

原文: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 精 讲 \

学生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王阳明很少回答是或者不是,对徐爱说过两个然,对王嘉秀说了一个大略,大概也算对。

对于这样的问题,王阳明总是找个机会切进去,你善念存的时候就是天理。念既然是善的了,你更思何善?你何必在头上再安个头呢?他已经是善了,你再去找一个善。

此念非恶,更去何恶?如果这个念头不是恶的话,如何去那恶呢?心学是念头功夫、心地法门,念很重要,后来刘宗周抓住了念。

王阳明是混用意和念,在刘宗周那儿才把它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崇祯皇帝死了以后,刘宗周绝食个把月也不死,跳河被子孙拉出来,结果硬是绝食死了。

说到念我想起了刘宗周,咱们还说回这个念。念头一出来就像树的根芽,立志,就是护好根芽,把这根芽一直护,一直养,该浇水了浇水。

你这样一直养到什么时候呢?养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就志到熟处了。志有熟不熟,无志之人常立志,他那个志就是一个一闪即过的念头。

发心要,要坚持到这个志熟了,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熊十力说得最好,孔子那个矩是什么我不知道,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具体内容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我们就知道孔夫子是干那个的,王阳明的心学就是坚持了这个。

这个是干什么的?就是把日常生活变成有意义的活动,就是把生活思想化,思想生活化。

生活就是下学,思想就是上达,下学上达是一贯的,就跟树根和树芽似的。立志是一个种子,在佛教里面就讲种子。

一切种子如瀑流,善念恶念其实都是种子,王阳明在这儿说常立此善念,用佛教的话就要保任,你保持住这个善念,一直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志就熟了。

1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