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跑赛道测评一台性能车,遇到个有意思的事。
一辆白色轿车强行并线,差点剐蹭到我。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有个年轻车主私信我,说撞上加塞车被判全责,问我这事儿到底怎么看。
作为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老江湖,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老大难问题。
开车遇到加塞,十个人有九个都想给对方来个教训 。
我也理解这种心情,毕竟谁还没点火气?
但要说责任划分,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
我先给你说个典型案例:去年冬天,杭州萧山有个白色SUV加塞,后车突然加速怼了上去。
当时不少人都觉得肯定是加塞的SUV全责,结果交警一查,反倒是后车吃了罚单。
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这不是明摆着前车加塞在先吗?
但交通事故处理可不是单纯讲“先来后到”。
记得我刚开始跑车评的时候,有个老交警跟我说了句大实话: 判定交通事故责任,首要看的不是谁先违规,而是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 。

说到具体情况,咱得从法律角度掰扯掰扯。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4条明确规定:变更车道的机动车不得影响相关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的正常行驶。
这确实看着是变道车辆要负全责。
但这后头还有个坑爹的条款,《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0条写着: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
这两条一对比,关键点就来了: 如果你是真不小心撞上加塞的车,那前车确实得负主要责任。但要是你存心报复,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
记得前年我在广州测一台进口车,亲眼目睹一起类似事故。
后车驾驶员下车就嚷嚷“就是故意撞的”,结果把自己坑得够呛。

说到这儿,我得给各位老铁提个醒。
现在路上行车记录仪可不是摆设,它不光录画面还录音呢。
我见过太多案例,驾驶员事发前嘴上念叨“我非得给他个教训”,结果这段录音就成了判定故意的铁证。
这么说吧,就算你心里憋着一肚子火,也千万管住自己的嘴。
再说说撞击位置这个问题。 如果你撞在对方侧面,基本上还能说是加塞造成的。但要是怼在人家屁股上,那就是妥妥的追尾,这责任可就得你自己扛 。
我前些年跑长测,就看到不少司机因为没搞明白这个,吃了不少亏。

最让人头疼的是斗气车的情况。
有些司机被加塞后,就跟人家玩起“猫鼠游戏”,忽快忽慢,这种情况下要是出了事故,责任认定起来比解数学题还难。
我记得去年在重庆测车,就看到两车在路上你来我往,最后双双进了交警队。
交警同志私下跟我说,现在处理这类事故特别费劲。 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光靠口说无凭,连经验最丰富的交警也很难判断到底谁存了“故意”的心思 。
所以我一直建议各位车主,该装的行车记录仪一定要装,而且最好前后都装上。

说句大实话,我这些年见过太多因为一时冲动酿成大祸的例子。
就前几个月,我在环城高速测一台新车,亲眼看到两个司机因为加塞打起来了,最后惊动了特警。
你说这是何必呢?
就算对方加塞再让你生气,也犯不着把自己搭进去。
要我说,开车上路, 与其较这个劲,不如多给自己留点余地 。我这二十多年的驾龄,经历过的刺激场面数不胜数,但最后悟出一个道理: 宁可让三分,也不要搭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争这口气 。

有意思的是,最近不少网友在讨论要修改交通法规,建议取消“故意”这个认定标准。
这想法看着挺解气,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问题:这不是变相鼓励以暴制暴吗?
我觉得,与其修改法规,不如 从提高驾驶员素质入手,毕竟文明驾驶才是治本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