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这一期聊国企的“高质量发展”。一个听友留言,说看了不少关于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文章,看的时候觉得都有道理,但是看完之后总感觉跟“没看”一样。所以,希望我讲一期关于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内容。
我们分上下两个部分来讲,第一部分是理论的来源,第二部分如何落地。
第一部分:“高质量发展”理论。
一、首次提出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强调了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高质量发展是指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它强调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二、二十届三中全会表述
关于“高质量发展”,最新的会议表述是2024年7月18日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12次提到“高质量发展”。
分别是:
——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健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核算体系。
——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
——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制。
——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做个小结,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发展的目标之一;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贯穿改革与发展的始终。

第二部分:国企如何落地?核心“1+1”
国企落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主要是通过内外两个方面:内部体现为建立健全现代国企治理体系,外部体现为产业布局应积极响应国家的产业导向,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一、内部:建立健全现代国企治理体系。
国企建立健全现代国企治理体系,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这一点,谈“高质量发展”,无异于痴人说梦。很简单的道理,没基础!
相对完善的国企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的体现,是国企不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更好的承接国企使命的必由之路。
《周易 ·系辞下》,子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大家想想,“德行浅薄而地位高贵,智力低却谋大局,力量弱却身负重任”,能成事吗?
什么是现代国企治理体系呢?
首先要以战略为指引,有科学划分的管控体系,有相对合理的组织结构承接战略,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岗位分工体系来支撑组织结构,有体系合理、激励得当的薪酬体系,有量化的、透明的绩效体系去实现优胜劣汰、“末等调整”。
然后呢,有一整套关键制度流程体系,把企业的所有关键风险点贯通起来,使得所有的关键事项、关键风险全部有制度可依、有流程可走。
最后有针对性设计的、务实的企业文化,作为制度的弥补,降低制度运行成本,为企业发展注入无形的精神力量。
2020年开始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年结束的,更多强调的是国企的内部治理,即建立现代国企治理体系。“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一个强有力的“身体素质”(相对合理的内部治理体系),才能去践行国资国企的使命。从2023年以后的国资国企政策,更多的强调国资布局。
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从政策制定的角度,经过“三年行动”,大部分国企都应该具备了相对完善的现代国企治理体系,需要在此基础上做政策加码,进一步提升要求。
因此,我在讲课中,一再强调,凡是掉队的国企,一定要抓紧补课,否则,你会感觉包袱越来越沉,直到有一天“一根稻草”掉下来就把你压垮了…

二、外部:产业布局。
没有坚实的现代国企治理体系,没必要谈产业布局。企业的治理水平低下,布局任何产业,都只是“一笑而过”…
大家想想,企业内部管理一塌糊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内耗严重、劣币驱逐良币…这种环境下,再让你投资和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做好产业培育和引导…能不能干成?你自己信吗?关于国资布局,最新的表述是2024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三个集中”,即“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说到这里,其实,我非常想补充一句,国资国企在“完全竞争领域”的布局,完全没必要;除非你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国资在其中可以提升资本的效率。其实,深圳国资就是这么做的,在完全竞争领域的国企,如果没有优势,就需要退出。
最后,做个总结,“高质量发展”是将来一定时期内,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之于国企如何落地“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1+1”,即建立健全国企内部治理体系(1)和积极响应国家的产业布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