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柴烧就是以木柴枝作为燃料,烧制出来的紫砂器就可以叫做柴烧。柴烧包含窑变,但并不完全是窑变。柴烧有柴烧的味道,窑变有窑变的魅力。
以现在流传下来的前墅龙窑为例子,紫砂壶有两种烧法。
第一种是与陶器一起混装烧制,而第二种则是装在掇罐内烧制。
按照《阳羡茗壶系》上的说法,从明代的李茂林也就是时大彬父亲那时就开始了精品紫砂壶放在瓦缶里面单独烧了。换句话说,之前所有的紫砂壶则是和陶缸一起混装烧制,所以难免会有陶缸上面的飞釉,窑顶的窑汗以及明火的火刺,会在紫砂壶的表面留下痕迹。
所以至少在当时的紫砂壶市场,对于第一类柴烧的紫砂壶,其实接受程度是很有限的。要不然李茂林何必辛辛苦苦的开发出装在瓦缶里烧制的技术呢。
而第二类放在瓦缶里烧制的紫砂壶,它其实也是柴烧,但已经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紫砂壶基本上相差不大了,它的壶体表面不会有那么多的色彩变化。
窑变这个词其实用在瓷器上更多一些,按徐秀棠大师在中国紫砂一书中的定义,窑变是指:紫砂壶的发色在窑火的变化中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解读为,紫砂壶通过柴烧,壶体上出现两种以上的色泽变化,这样的壶才能算作是窑变。
所以说窑变一定要柴烧,但柴烧不一定会是窑变。
接下来时间到了1972年,紫砂厂隧道窑正式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古龙窑也就正式寿终正寝。也就是说从1972年到2000年,在这整个二十多年中,根本就没有柴烧什么事。
而现在的柴烧更多的是宜兴紫砂和日本柴烧文化的一种融合。
日本人对自然景物以纤丽纤小作为其审美的旨趣,在生活各方面的细微之处也尽显日本人这种纤细的性格特征和爱好,从而影响着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
日本的艺术设计深受禅宗影响,淡雅的自然环境,以及禅宗的简素精神。日本艺术从整体上来说,以柔和简约为代表。艺术中的“物哀”、“空寂”、“闲寂”、“风雅”、“幽玄”等审美理念,都是源于此。
其中“空寂”主要体现在作为生活艺术中千利休的茶道精神上。日本的常滑烧和备前烧,在日本的文化体系中,并不讲究精雕细琢,更多的是一种天然的旷野和质朴,深受日本大乘佛教文化的影响。比如备前烧不使用釉水,但是烧制好的作品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花纹。这是因为在烧制的过程中,粘土中所含的金属质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是窑中的温度、松木劈柴的落灰与放入窑中的稻草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这种文化随着因果回流到了宜兴,也促进了宜兴紫砂壶柴烧的重生。
当然现在的宜兴柴烧工艺,和过去的柴烧工艺已经完全是两码事了,以前龙窑的柴烧是把生坯放在掇罐内或者放在平板上面烧制。放在掇罐内烧制的,不容易烧熟,而放在平板上烧制,收缩变化不均衡。所以成品率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现在的柴烧,则是先把紫砂壶进行素烧一遍,素烧过后再拿去柴烧。
紫砂壶的柴烧效果,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泥料,二是木料。
泥料必须是本山料,而且最好是含砂量较高的本山料,比如段泥中的青段,红泥中的降坡,紫泥中的底槽青。都可以吃高温,这样成品率会比较高而且能烧出比较丰富的色彩变化。
木柴必须要用松柴,如果用杂木烧制,出来的效果就比较一般,只有用富含油脂的松柴,油脂结合草木灰,才会在壶体表面形成好看的落灰效果。
总体而言,现在的柴烧紫砂器还是比较小众,喜欢并认可的壶友并不多,而紫砂整体市场对于柴烧紫砂器还是不以为然的。甚至会有一种观点认为,好的紫砂壶不会拿去柴烧,只会把原有有一些微瑕的紫砂壶,拿去柴烧去遮盖那些不完美。
凭心而言,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确实还是有很多老师愿意把好的紫砂壶拿去烧制,通过柴烧窑变,烧制出丰富的色彩肌理变化。这是不同于传统紫砂壶的独特魅力,可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我觉得紫砂文化应该是兼容并蓄的,不能把柴烧看作是异类,柴烧爱好者也不用把柴烧吹得天下无双。柴烧的紫砂壶,有遮瑕的,有变化一般的,也有变出古味盎然的精品,最终的好与坏,优与劣,看运气,也看受众者的喜好。
烧坏了就是烧坏了,还美其名曰窑变![笑着哭][笑着哭]
柴烧费时费力,所以坊间有要想壶值钱,柴烧吹在前之说。
喜欢柴烧紫砂壶不妨去京东商城的吉羊柴烧,或许有你需要的答案。
怎么不说是些什么窑了?光是照木头,接着忽悠
再也回不去了!只能承受电气了,柴壶我是沾了点边!
这是供春么
连泥兴壶都不如
深度好文
照片上的哪是窑变?窑变是釉色原本应该是一个颜色花纹,结果烧出来变成另一个颜色花纹。照片上一个是烧制时火力不均匀的火痕,另一个是落灰,都是没套匣钵烧出来的效果,跟窑变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