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一天,宋庆龄的保姆李燕娥在华东医院碰上之前担任宋庆龄联络员一职的李云。一番寒暄后,李燕娥告诉李云自己的健康出了问题,她患上子宫炎,其实这个时候李燕娥已经到了癌症晚期。
李燕娥和李云是老相识,自然非常担心她的身体,连忙关切道:“你身体怎么样?需不需要我帮忙?”李燕娥摆了摆手,说宋庆龄已经帮自己安排好一切了。
得知宋庆龄已经帮李燕娥解决了治疗问题,李云这才放心下来。就在这时候,李燕娥向李云吐露了埋藏在心中许久的一件事,她很怕宋庆龄忘记曾经对自己许下的一番诺言。
听了李燕娥的话,李云安慰她说:“你放心吧,宋主席不会忘记的,她会同意的。”
李燕娥这里说的“诺言”具体是什么呢?在这个“诺言”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1936年4月的一天,党中央派冯雪峰来到上海,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恢复和坚持在上海工作的中央特科的联系。抵达上海后,冯雪峰的第一站便是在中央特科情报局工作的徐强家。
徐强便是李云的丈夫。
在家里,冯雪峰向徐强和李云传达了中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冯雪峰向徐强汇报了工作。为了安全起见,冯雪峰建议徐强和李云换个住所。
告别徐强和李云后,冯雪峰便抵达他在上海的第二站——鲁迅家。冯雪峰跟鲁迅是多年好友,见好朋友安然无恙,彼此都非常开心和欣慰。聊天期间,鲁迅给宋庆龄打了个电话,告诉她家里面来了一位重要客人,如果有时间的话,希望三人可以见一面。
宋庆龄毫不犹豫就答应了鲁迅的邀约,她知道鲁迅口中的冯雪峰是党的重要人物,而她已经很久没有听过党的声音了。
几天后,在鲁迅的安排下,宋庆龄见到冯雪峰,聊天途中,宋庆龄提出一个令大家都没想到的要求:“这个问题我考虑很久了,我认为是很严重的……”
宋庆龄这般严肃的话语让鲁迅和冯雪峰一时方寸大乱,他们不知道宋庆龄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也不知道宋庆龄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我有事找你们商量,一下子又找不到你们人,你们有事找我很容易,所以我想要求你们派一位共产党员,固定你们与我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使我和你们及时通气。”
得知宋庆龄的诉求后,冯雪峰给宋庆龄找来一位联络员,这个人便是前文中提到的李云,就这样,李云来到宋庆龄身边担任党和她的联络工作,对外名义为秘书。
在给宋庆龄工作期间,李云也认识了宋庆龄的保姆李燕娥,并同她结下深厚友谊。
李燕娥认识宋庆龄的时间要比李云早很多。1927年,身世悲惨的李燕娥从老家广东逃了出来,来到上海后,李燕娥投靠了曾给宋庆龄当过保姆的谭妈。
谭妈见李燕娥一个人背井离乡,早前又经历了许多糟心事,十分同情她,于是,谭妈便把她介绍到宋家给宋庆龄当保姆。
李燕娥个头不高,体态健胖,梳着一头齐耳短发,给人的感觉既踏实又朴素。见宋庆龄那天,年仅16岁的李燕娥穿着一身破旧的灰色开襟大衣,搭配着一条跟她身形完全不相符的肥大裤子。
谭妈将李燕娥早年的遭遇告诉宋庆龄,李燕娥是1911年出生的,由于家里十分贫穷,导致李燕娥的童年被涂上一层灰色的阴影。
在她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就双双去世了,她是被叔父抚养长大的。叔父是船工,李燕娥便跟着叔父生活在船上。那个年代,大家家里都很穷,叔父也没有办法一直将李燕娥带在身边,所以等她到了该结婚的年纪时,叔父便把她许配给村里的一个年轻人。
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不务正业就算了,脾气还特别暴躁,在长时间的精神压迫下,李燕娥逃跑了。
听完谭妈的讲述后,宋庆龄百感交集,十分同情地说:“你多么不幸,多么可怜啊!”就这样,李燕娥成了宋庆龄的保姆,她终身不嫁,陪伴宋庆龄54年。
一个人能陪伴在另一个人身边54年,说明这个人必然有过人之处。李燕娥对宋庆龄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而李燕娥对宋庆龄的耿耿忠心,也是后来李云视李燕娥为朋友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燕娥的主要工作就是侍奉宋庆龄,端茶倒水,送上早点、水果和食品,传递文档和信函,传达宋庆龄的指示。
李燕娥做事有分寸,而且对待客人彬彬有礼,给客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1956年初,周和康从市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调到上海宋庆龄寓所担任生活管理员。
负责安排周和康工作的人便是李燕娥。周和康初来乍到,对很多事情都不了解,李燕娥便一一指点,告诉周和康怎样做。
后来,周和康回忆起同李燕娥交往的经历:
“那天,李姐来交代我事情,她告诉我,每天早上去供应站买小菜时,所有的东西都要挑最新鲜的、质量最好的买,回来后,就直接交给厨师验收。凡是一切外买食品,你就要绝对负责,食品拿到手后,你就不能离手,要亲自交给我。因为这些食品,都是直接给夫人吃的,你必须提高警惕,小心再小心……”
在周和康眼中,李燕娥对宋庆龄的忠心让他感到震撼和感动,关于宋庆龄的一切一切,李燕娥全部放在心上,并叮嘱身边的人要按照自己说的去做,不能让宋庆龄感到一丝不适。
在上海家里,李燕娥就跟着宋庆龄,宋庆龄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从不轻易离开。每次国外邮寄来包裹,李燕娥第一时间给送宋庆龄送去,先让宋庆龄过目,再把包裹拿到自己房间的阳台上拆封,确认包裹是安全后,再送回宋庆龄处收下。
为了保证宋庆龄的安全,李燕娥是可以豁出性命的。
除了心细胆大之外,李燕娥还拥有跟宋庆龄相似的兴趣爱好。她们虽然没有孩子,但都很喜欢孩子。逢年过节,宋庆龄总要邀请中国福利会幼儿园等机构的孩子们来家里做客、吃饭、看电影等。
每到这个时候,宋庆龄就让李燕娥全权负责招待工作。李燕娥做的西式炒饭是孩子们最喜欢吃的,李燕娥组装出来的圣诞树,在孩子眼中也是最漂亮的。
孩子们亲热地称呼宋庆龄为“宋奶奶”、称呼李燕娥为“阿婆”。
经过多年的相处,李燕娥早就成了宋庆龄的家人。李燕娥对宋庆龄好,宋庆龄也十分看重李燕娥。
宋庆龄曾经跟李云聊起过李燕娥的往事。她说李燕娥来到宋家后,她的丈夫从老家给找过来了,吵着要钱,以后不断地来了好几次,如果不给钱,男的就大吵大闹,这让李燕娥非常痛苦。
宋庆龄见状,主动出面帮助李燕娥办离婚手续,帮助李燕娥摆脱掉这个不良人。宋庆龄告诉李云:“这件事情是她的人生耻辱,后面她也不愿意结婚了,对了,你要注意,她的这段婚姻不愿对任何人说起,你以后也绝对不要问她。”
这大概就是拿真心换来的真心吧。
李燕娥身体出现问题后,在医院碰到李云,她问:“夫人曾经说过,我们两个人死后,要葬在一起,我放在夫人旁边,夫人放在她父母旁边,李先生,夫人不会忘记这个诺言吧?”
李云听后对李燕娥说:“你放心,宋主席不会忘记的,她会同意与你合葬。关于这件事情,宋主席跟我说过,父母安葬在万国公墓,他们旁边有六个穴位,希望家中孩子安葬在一起陪伴父母。宋主席告诉我,现在看来只有她一个人陪着父母了,你长期陪着宋主席,死后你也会陪着她。”
1981年李燕娥去世后,宋庆龄专门写信给工作人员交代李燕娥的安葬问题:“我一直答应李姐的骨灰埋葬在我父母坟的边头,要立她的碑,我以后也要埋在那里,记得我家在那里有八个穴位……”
这一年的春天,李燕娥的骨灰被埋在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地,宋庆龄实现了她对李燕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