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男子血糖过高死亡,医生提醒:这3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吃!

崔科普 2025-04-23 18:28:04

参考文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饮食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国营养学会

前几天,接诊了一位家属,她泣不成声地讲述了父亲的离世经历。她63岁的父亲是一位老糖友,平日里自认为"懂养生",喜欢吃素食,觉得这样能控制血糖。

谁知道,就在上个月的一天,他突然昏迷,送医时血糖高达32mmol/L,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后离世。

这让我不禁深思:为何明明吃素食,血糖却控制不佳?素食就真的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吗?血糖过高到底能带来多大的威胁?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表现为长期血糖水平升高,影响着全球数亿人口。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1.4亿,发病率接近13%,这绝非小数目。许多糖友以为多吃素食就能控制血糖,殊不知,某些素食可能恰恰是"糖友杀手"。

血糖控制不佳的后果极为严重。短期内,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这些都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则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足部溃疡等多系统并发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缩短寿命。

回到那位63岁男子的案例,他的饮食习惯正是众多糖友的缩影——盲目追求素食,却不了解食物的真正特性。素食并非全都适合糖友,有些素食反而会让血糖飙升。

那么,哪些素食是糖友需要警惕的呢?经过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我总结出三类糖友需尽量少吃的素食:

第一类:精细米面类食物。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粉丝等精细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虽是素食,却是血糖的"快速推手"。

精细加工过程中,去除了谷物的麸皮和胚芽,保留的主要是淀粉成分。这些淀粉在消化系统中迅速分解为葡萄糖,导致餐后血糖急剧上升。我曾见过不少糖友,一碗白米饭下肚,血糖从正常值直接飙升至15mmol/L以上。

相比之下,糙米、全麦面包、燕麦等全谷物保留了完整的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能减缓糖分吸收速度,是更明智的选择。有研究表明,每天摄入足量全谷物的人群,2型糖尿病风险可降低16%至36%。

第二类:水果类甜食。许多糖友误认为水果是天然食品,可以随意食用。殊不知,榴莲、荔枝、香蕉、葡萄等高糖水果含有大量果糖,会迅速转化为血糖。

专家建议,糖友选择水果应遵循"少量、适时、低糖"原则。西红柿、青瓜、草莓、樱桃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是更安全的选择。每天水果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00克以内,并且饭后两小时再食用,能有效降低对血糖的冲击。

第三类:素食加工食品。近年来,市面上涌现出大量素食加工食品,如素肉、素火腿、素鸡等。这些食品虽号称健康,实则可能添加了大量淀粉、糖和油脂来改善口感。

有一位患者就是因为迷信这类食品,每天大量食用素肉丸、素火腿,结果半年内血糖平均值上升了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7%升至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一项研究显示,某些素食加工食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50%以上,远高于同等重量的鲜肉类食品。

面对这些饮食陷阱,糖友该如何科学安排饮食呢?

首先,合理搭配膳食结构至关重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应该平衡,建议碳水化合物提供总能量的45%-55%,蛋白质15%-20%,脂肪25%-30%。

其次,学会选择低血糖指数食物。血糖指数(GI)是衡量食物升高血糖能力的指标。绿叶蔬菜、豆类、坚果等低GI食物,能缓慢释放葡萄糖,避免血糖剧烈波动。我鼓励患者多食用西兰花、菠菜、芹菜等深色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豆制品和适量坚果。

第三,掌握科学的进食方式。定时定量进食,避免饥一顿饱一顿;细嚼慢咽,增加饱腹感;饭前先吃蔬菜和蛋白质食物,再进食碳水化合物,能有效减缓血糖上升速度。

此外,饮食管理只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部分。规律的体育锻炼、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同样不可或缺。我建议患者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等,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那位不幸离世的老人。他的悲剧提醒我们:盲目遵循某种饮食模式而不科学调整,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管理糖尿病需要综合方法,个体化的饮食方案、适当运动、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缺一不可。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生活方式对糖尿病管理构成了巨大挑战。快节奏生活导致许多人依赖方便食品;工作压力大引发情绪性进食;久坐不动让胰岛素抵抗加剧。面对这些挑战,糖友更需要提高健康素养,学会正确解读食品标签,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血糖管理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需要耐心和毅力。我经常告诉我的患者:"控制糖尿病的关键不在他人,而在你自己。每一次食物选择、每一步运动都是向健康迈进的一步。"

糖尿病虽不能根治,但完全可以被有效管理。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避开那些看似健康实则有害的素食陷阱,配合适当运动和规范用药,绝大多数糖友能够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希望每一位糖友都能从这篇文章中获得启示,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战胜血糖,拥抱健康。

毕竟,健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7 阅读:1019
崔科普

崔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