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花果园2家永辉先后关店,说明了什么?

成廉聊房产 2025-03-23 04:20:11

永辉超市关店,并不只是在贵阳,而是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出现这种情况。

很多人也许会说,你看连永辉超市都做不下去,实体经济确实很难。

诚然,不否认现在的实体经济难做,但很多人经营各行业的空间阈值,还远远没有达到要靠“经济大环境”来吃饭的程度,就像有句话说的一样,你的努力程度,还到不了拼天赋的层次。

包括贵阳在内的永辉超市关店,在我们看来,不外乎以下3点原因:

1、80后、90后主流客群需求中高端化,消费场景和体验都需要转型高附加值

事实上,各行各业,但凡是经营策略、目标客群定位得精准一点,根本都谈不上什么经济宏观背景,在微观城市、甚至是街道、社区层面,就能把生意做红火起来,只要有人就有潜在客户,关键看如何定位、如何挖掘,再难的宏观条件下,自然有人闷声发大财。

现在的80、90后,以及部分00后,是消费和购买力的主流人群,他们对于消费体验、消费场景十分看重,花钱可以,但起码要让我花得值当。

这也是为什么永辉超市这种定位民生超市的卖场,反不如倒收一笔会员费的山姆、盒马等逆势崛起的新零售,在一些大城市,山姆会员店、盒马鲜生甚至都是要排队才进得去的。

卖场越高端,体验就越舒适,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感就越高,老板就越能做高附加值的产品。

虽然永辉也尝试过向中高端转型,比如Bravo,超级物种等,但现在看来,效果并不理想。

2、行业分化明显,地摊经济对门面商铺的杀伤力大

另一方面,如今地摊经济随处可见,这种地摊、大排档、小推车,原本是特殊时期的权益之计,但如今特殊时期过去了,一些大城市甚至是繁华街道,依然随处可见地摊生意,有的甚至是无证无照,低价恶性内卷竞争,有的还影响交通通行、市容市貌。

地摊生意、外摆摊位的广泛存在,对于依法依规租门面、开商铺正当经营的商家,是一种不正当竞争,并不应该大规模推广和长期存在,否则,就会分流商铺、卖场的生意客流,导致守规则的老板利益受损,而钻空子的小生意人反而获利,这是一种值得反思的现象。人不能因为自己的不正当行为而获利。

地摊生意、外摆摊位这类非标商业形式,在各行各业对商铺门面老板构成的直接低价竞争,也是让很多老板苦不堪言。

因为人家成本低,卖同样的低价,人家能挣钱,你就要亏本。要么你就做中高端,把低端底部市场留给小摊小贩,但是像超市这样的行业,黄瓜鸡蛋啥的,又能高端到哪里去呢?

3、资本市场回报率不高,导致日常消费不景气

在过去,房地产、股票等资本市场的回报率是比较高的,哪怕是具体的民生卖场不挣钱甚至贴钱亏本,东边不亮西边亮,用在楼市或者股市挣到的钱的一点零头,就能够抹平消费端的亏损。

而如今,房地产和股市回报率也十分有限,资本投入回报率降低,连这种号称“航母”“巨鲸”的支柱行业,赚钱都这么难,更何况其他细枝末节的神经末梢下游行业了,可见,房价虽然降了,但“一鲸落”并没有带来“万物生”,反而万物也跟着下滑。

因此,永辉超市闭店,是各方面综合因素导致的,偶然之中有一定的必然,值得城市的操盘手和各位投资的老板深思。

1 阅读:1519

评论列表

用户78xxx34

用户78xxx34

13
2025-03-25 04:23

人工成本和门面成本还有电商冲击,这三样才是导致关店的最大原因,和地摊有毛的关系

用户89xxx43

用户89xxx43

12
2025-03-24 17:18

是消费低端化!不是中高端化!

用户10xxx02

用户10xxx02

4
2025-03-24 21:15

你去摆几天地摊看哈啥情况,真的是瞎逼

木木夕木目心

木木夕木目心

2
2025-03-25 08:11

在贵开路也关了一家永辉超市

用户22xxx20

用户22xxx20

1
2025-03-24 21:47

实际收会员费的都会跑路,早晚的事。

来自西南的网友

来自西南的网友

1
2025-03-24 10:27

买过,东西很贵

花生壳

花生壳

1
2025-04-03 22:05

管理混乱,不关才怪。花溪关了两家

成廉聊房产

成廉聊房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