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首个掌权的宦官石显被逐后王氏壮大,郑众则开启宦官掌权之风

史海撷英 2024-10-15 17:51:38

众所周知,东汉、中晚唐和明朝时期宦官掌权的现象十分突出,严重者甚至可以废立皇帝。而在这些朝代中,东汉是最早的一个,也可以说,宦官掌权的情况是东汉开始的。而东汉宦官掌权的风气,其实是从一个叫郑众的人开始的。

简单来说,东汉前三位皇帝,刘秀、刘庄和刘炟,这祖孙三人都算是明君。他们在位的时候,对于外戚和宦官干政的情况都有所提防。所以在东汉前期,其实基本不存在宦官和外戚干政的情况。

但是等到汉章帝驾崩之后,接下来接班的汉和帝即位的时候太过年幼,所以在汉和帝即位之初,朝政大权都掌握在了外戚窦家手里。而等到汉和帝长大一些之后,汉和帝想要通过政变重新夺回权力。这个时候,汉和帝就必须得培养自己的人手。

作为皇帝,而且是小皇帝,汉和帝能接触到的人非常有限。所以后来,汉和帝就盯上了自己身边的宦官郑众。再后来,汉和帝就靠着郑众在宫里培养了不少心腹,并且和外面的很多大臣取得了联系,最后成功发动政变,干翻了窦家。

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在汉和帝掌权之后,郑众就开始受到重用。汉和帝不但把宫里的很多事情都交给了他处理。而且,遇到朝政大事,汉和帝也经常会找他商量。就这样,靠着汉和帝的信任,郑众逐渐掌握了权力。虽然在汉和帝时代,汉和帝始终没给郑众太重要的官职。但是皇帝的信任依然让郑众成了当时东汉高层的核心人物。后来,汉和帝还给他封了个侯。

在整个东汉历史上,郑众是第一个有记载的被封侯的宦官。而随着郑众被封侯,东汉宦官干政的大门就被彻底打开了。自此之后,东汉高层宦官和外戚互杀的故事,就正式开始了。

当然,这事如果细说的话那就很复杂了。因为郑众的崛起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例事件,而是一个历史趋势。

想要更好地说明白这个问题,得从秦汉时期的宦官历史说起。

在整个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上,第一个掌权的宦官就是秦朝的赵高。当年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对赵高极为信任,长时间让赵高在自己身边侍奉。而等到秦始皇驾崩之后,赵高马上就联合丞相李斯发动了沙丘政变,控制了秦朝的最高权力。再后来,就是赵高指鹿为马,玩坏整个秦朝的故事了。

其实在赵高之前,历史上也有很多其他有名的宦官。比如说当年齐桓公身边的竖刁,战国末期的嫪毐,就都是影响比较大的宦官。但是如果和赵高相比,他们的影响力那就差太多了。当年春秋战国时期的宦官,不管是好是坏,影响力最多也就只能影响一个国家。可是到了赵高这里,赵高直接把整个秦朝都给玩崩了。

所以,自从赵高出现之后,大家第一次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原来宦官的影响力竟然这么大!如果让一个像赵高这样的宦官掌权,很容易会把整个天下都给玩坏了!

而接下来,经历了秦末混战之后,汉朝开国。汉朝开国之后显然也吸取了这个教训,所以在西汉绝大多数的时间里,宦官都是一个特别不起眼的角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汉皇帝对于宦官的定义就是自己的奴仆,而不是官员。这样一来,宦官自然就没有掌权的机会了。

当然,在西汉前期也不是没有混得好的宦官。比如说刘邦驾崩之后,宦官张释就被吕后封为建陵侯。但是吕后封张释,不是因为张释权力有多大,而是因为他主动提出要吕后给吕家其他亲戚封王!所以,张释封侯更像是一场交易。而且张释封侯之后,手里依然还是没权,地位其实也不算太高。

就这样,从刘邦到汉武帝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上,西汉基本上没出现过任何一个有影响力的宦官。虽然这期间出过张释这种封侯的宦官,但是他们手里却没有实权,影响力自然就很小了。

之所以会这样,除了皇帝对于宦官的定义之外,也和当时的国家权力体制有关。

西汉前期基本上完全继承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在这种体制下,皇帝掌握最高权力,在皇帝之下,三公九卿负责实际工作。而一个宦官在这种体制下如果想要掌权,就必须得先成为三公九卿之一才行。

比如说当年的赵高,最初起家,是靠着秦始皇的信任以及沙丘政变扶持胡亥上位。但是后来赵高掌权,却是依靠自己的官职。在胡亥登基之后,赵高被任命为九卿之一的郎中令,全权负责皇宫的安保,以及皇帝对外的交流沟通。在这之后,赵高才能逐渐架空胡亥。

三公九卿

但是在汉朝前期的体制下,因为赵高这个先例,宦官是不允许担任三公九卿以及很多朝堂上的实际官职的。这样一来,就算某个宦官比较得宠,能够在皇帝面前说上话。但他们没有实际的朝堂权力,所以影响力始终很有限。

但这种情况到了汉武帝时代之后,逐渐开始改变了。因为汉武帝在位时期,搞了一个内外朝改革。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觉得外朝的丞相和太尉权力都太大,分去了一部分皇帝的决策权。所以,汉武帝就创造了一个中朝制度,也叫内朝制度。

从这时候开始,汉朝出现了一个内朝。所有国家重要决策都是由内朝来完成的。汉武帝会找几个人专门做自己的秘书和顾问,然后和他们讨论商量问题,最后形成结论。至于外朝的丞相、御史大夫以及其他九卿官员,只负责执行。外朝官员基本上不参与内朝决策讨论。

在这套制度出现之后,最开始的时候对宦官其实依然没什么影响。因为汉武帝设置这套制度本来就和宦官没关系,而是为了更方便自己集权。所以接下来,能进内朝开小会的,基本上都是汉武帝的心腹官员。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群体就是外戚。在汉武帝时代,能够进内朝开小会的,基本上就是卫青和霍去病这帮人。

从汉武帝时代开始,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这个模式一直运转得很方便。包括后来霍光掌权期间,内朝也是完全由霍光和他的心腹把持的,根本不可能有宦官的位置。

刘病已

不过再之后,等到汉宣帝在位后期,尤其是汉宣帝驾崩之后,情况开始逐渐不一样了。

到了西汉后期的时候,外戚这股势力开始越来越强,逐渐威胁到了皇权。比如说当年的霍光,虽然霍光一生没有篡位,但他后来确实长时间以皇帝老丈人的身份把持朝政。这就让皇帝很不爽。所以,等到霍光家族倒台之后,接下来的西汉皇帝就开始思考一个新的问题:或许可以暂时分割内朝的位置。以前内朝基本上都是外戚,以及少数皇帝信任的心腹。但是为了以后解决外戚势大的问题,或许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力量。就这样,等到汉宣帝驾崩,汉元帝在位时期,宦官第一次作为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进入内朝的决策圈子了。

在整个西汉历史上,第一个掌权的宦官叫石显。石显本来就是皇宫里的一个宦官,但是文化水平比较高,让汉元帝非常信任他。再后来,汉元帝在位后期的时候,自己想要放松一下,不太愿意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处理政务上面。这个时候,他就必须得找一个人来替代自己做一些决策。

当时的汉元帝看了一圈之后,发现好像也就只有宦官最合适。因为作为一个皇帝,汉元帝能接触到的人,其实非常少,大致也就是宗室、外戚、大臣以及宦官。

宗室肯定不行,如果让某个宗室成员,掌握了决策权,以后这个宗室多半会篡位。外戚也不行,因为外戚掌权之后,很容易重演霍光的情形。大臣就更不行了,大臣要是掌握了决策权,那就是功臣尾大不掉,最后国家直接改朝换代了。这样算下来,自然也就只有宦官最合适了。

就这样,在汉元帝时代,石显第一次以宦官的身份开始掌握一部分内朝决策权。在汉元帝的任命下,石显升任中书令,开始掌握大权。

石显

而接下来,在后来的史书上,这段历史叫“石显擅权”。虽然掌握决策权的石显没有后世某些顶级权宦那么猛。但当时的石显依然到处安插自己的人手,让西汉的国家机器进一步腐朽了。

等到汉元帝驾崩,汉成帝登基之后。因为石显不是汉成帝的心腹,所以汉成帝登基之后,石显很快就被免除了官职,赶回了老家。

而在石显被驱逐的同时,汉成帝当时也觉得这套制度会让宦官掌权。于是接下来,汉成帝就把原本石显担任的中书令这个官职直接给改到外朝去了。但这次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皇帝在内朝决策,外朝执行的模式,只不过是换了几个官职的名称而已。

除此之外,在石显被驱逐之后,汉成帝背后的几个外戚家族又开始逐渐被任命为皇帝的顾问,再一次占领了内朝决策圈。而这一次外戚占领内朝,最后的结果就是王家把持了朝政,最终导致了王莽篡位的结局。

西汉时期宦官的情况大致就是这样。而等到东汉开国之后,东汉前面三位皇帝都比较聪明。所以,刘秀、刘庄以及刘炟这三位皇帝在位的时候,都牢牢把内朝决策的权力抓在自己的手里!在这几十年里,外戚可以进内朝,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掌握决策权,只有建议权。最后的决策权始终都掌握在了皇帝手里。

东汉形势图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东汉前五十多年里,整整三代人的时间都不存在外戚和宦官干政的问题。在这五十多年里,外戚可以进内朝,但是只能提建议,不能做决策。至于宦官,也就只能去打扫打扫卫生,一点权力都别想碰了。这就是东汉前期的政治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只要皇帝积极干活,不偷懒,国家就不可能出现外戚或者宦官干政的问题。最多也就是某个外戚做事过于跋扈,到处拉仇恨。但这种情况对国家的权力结构其实没多大影响。但是这种状态最后在章和二年(88年)的时候彻底被打破了。

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驾崩了,然后年仅九岁的汉和帝直接被推上了皇位。

一个九岁的皇帝,就算他再聪明,他也没能力去处理这些朝政!所以接下来,整个汉朝的内朝,就全部被汉和帝的养母窦太后把持了。当时窦太后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同时,窦太后的大哥窦宪被任命为侍中,直接负责内朝决策。

所谓的侍中,原本是指皇帝的秘书或者顾问。之前的几十年里,侍中这个官职其实有点类似于顾问。一般来说,皇帝如果觉得哪个官员还不错,想让他进决策圈,就会给他加一个侍中的头衔。然后,这个官员以后就可以进出皇宫,去和皇帝开小会了。

但是到了窦家这里,因为皇帝本人没有开小会的能力。那么负责国家决策的内朝小会自然就得由那几个侍中来决定,再报给临朝称制的窦太后盖章,最后发给外朝执行。而侍中这个圈里面,又是窦太后的大哥说了算。京城和皇宫的军队则是由窦太后的几个弟弟把持。就这样,窦家轻易控制了整个东汉高层。以上基本上就是汉朝之前的宦官发展过程以及郑众上台之前的历史背景。

郑众

而随着汉和帝逐渐长大,郑众也出场了。

汉和帝逐渐长大之后对窦家越来越不满。除了窦家比较跋扈,不把他放在眼里之外。最重要的是,汉和帝长大之后也开始有了权力意识,知道窦家威胁了自己的皇权。而且,后来汉和帝还知道,自己的生母梁氏当年就是被窦家整死的。汉和帝跟窦家之间其实是有着杀母之仇的。

于是,汉和帝长大一点之后就开始有了发动政变,干翻窦家的念头。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时窦家全面控制了京城和皇宫,控制了京城的军队以及高层决策权。汉和帝平时能够接触到的人,也全都是窦家派来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窦家的监视之下。这样的汉和帝该如何暗中培养自己的力量,然后去发动政变呢?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汉和帝注意到了郑众。

郑众虽然是宦官,但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宦官。当年在汉和帝他爹汉章帝还是太子的时候,郑众就开始侍奉汉章帝了。而等到汉章帝登基之后,郑众也就同时升职,被任命为小黄门。

在东汉的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小黄门意义不一样。在这个时候,小黄门其实就是皇帝身边的小宦官,负责侍奉皇帝的起居,算是皇帝贴身使者。后来,汉章帝觉得郑众还不错,虽然是宦官,但文化水平还可以。于是接下来,汉章帝再次给郑众升了职,任命他为中常侍。

中常侍

和小黄门相比,中常侍这个官职可就属于实打实的正经官员了!准确来说,东汉时期的中常侍也属于是皇帝的秘书或者顾问,和侍中非常相似。只不过,侍中这个官职是给外面那些大臣和外戚的。但是中常侍,在东汉是专门给宦官的。不过两者的职能都是皇帝的秘书和顾问,可以给皇帝提建议。

所以,在汉章帝在位后期的时候,郑众的地位就已经很高了。这时候的郑众其实是有决策权的。虽然当时的郑众没有后来的那些权宦那么强势,但地位也算挺高了。

结果,等到汉章帝驾崩,窦家掌权之后,窦家直接将郑众改任为“钩盾令”。啥是钩盾令呢?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皇家园林管理员!这个官职的职权就是管一些小宦官,去帮皇帝收拾园子,打扫卫生!

对于这个任命,谁都说不出错来。因为从职位上来说,这确实是升职了。按照东汉的官员体制,钩盾令属于九卿之一的少府的属官,算是一个正经朝廷命官。而之前的中常侍并不算是朝堂体制内的官员。简单来说,就是窦家把郑众明升暗降,将这位前朝皇帝的心腹彻底赶出了决策圈,发配去打扫卫生了。

对于这个结果,郑众肯定接受不了。所以被贬之后,郑众一直很不甘心,一直想找机会对窦家复仇。

于是接下来,汉和帝就看中了郑众,并且开始招揽郑众。虽然郑众是前朝汉章帝的心腹,但此时面对窦家的时候,汉和帝和他是天然的政治盟友,汉和帝自然可以信任他。

刘肇

在汉和帝招揽郑众之后,郑众也没犹豫,第一时间就站到了汉和帝这边。而且不久之后,他就提出,要帮汉和帝发动政变,除掉窦家。

但是结果,当郑众提出自己的计划之后,汉和帝却拒绝了。史书上没有记载当时郑众提出的方案到底是什么。但显然,汉和帝当时虽然年幼,但却有很老辣的眼光。他知道,对于权势滔天的窦家,必须得设置一个完整的计划才行。而此时的郑众只是一个负责管园子的宦官。这样的郑众,显然并不足以完成这件事。

但不管怎么说,有了郑众的支持之后,汉和帝在宫里面也算是有了自己人。所以接下来,汉和帝就通过郑众拉拢自己身边的其他小宦官,先确保自己的安全。再后来,汉和帝又通过这条线联系上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刘庆。

而通过郑众和刘庆,汉和帝后来又联系上了很多朝堂上的士族官员。比如说当时的司徒袁安以及司空任隗。这两个人都是外朝官员,他们的官职就相当于秦朝的丞相和御史大夫。只是在东汉的体制下,他们没有决策权,只有执行权。

反正不管怎么说,在郑众的帮助下,汉和帝不但悄悄联系到了外面的大臣,而且还在宫里悄悄得到了一些宦官的支持。这样一来,汉和帝就有了发动政变的能力了。

刘肇

就这样,永元四年(92年)六月,汉和帝以讲经为由前往皇宫内的白虎观。因为讲经是一个很正常的学术活动,之前汉和帝也做过很多次。所以当时的窦家也没在意。再加上白虎观也在皇宫里面,所以窦家就直接放行了,只是派了一些自己这边的宦官去侍奉和监视汉和帝。

但窦家没想到的是,当时这些宦官基本上都已经被郑众策反了。郑众之前好歹也是宫里的宦官头目,在宦官群体里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于是在郑众的帮助下,这些宦官逐渐反水,不再帮助窦家。而这样一来,窦家对汉和帝的控制自然也就失效了。

又过了十几天,汉和帝忽然就联合外朝官员发动了政变。政变开始之后,汉和帝第一时间下发诏书,剥夺了窦家的兵权。因为在这之前,汉和帝身边的宦官都被策反了,窦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所以最后,政变很顺利的就成功了。窦太后直接被软禁,窦家的党羽也被直接诛杀。

在这场政变当中,郑众虽然没有直接带兵,但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变结束之后,汉和帝就任命郑众为“大长秋”。所谓的大长秋,指的就是长秋宫的管理者。在东汉时期,长秋宫一般是皇后的寝宫。很多时候,皇帝也直接住在这里。而大长秋,就是管理长秋宫的宦官。

在之后的十多年里,整个汉和帝时代,郑众都表现得兢兢业业,做事也非常有分寸。而且,在这期间,汉和帝还换了皇后,但郑众也没卷进去,始终坚定站在皇帝这边。所以到了汉和帝在位后期的时候,汉和帝特别信任他。虽然没再给他加一个“中常侍”的头衔,但朝政上有问题还是会找他商议。后来,汉和帝还给他封了个鄛乡侯。

邓绥

等到汉和帝驾崩,邓绥开始掌权之后,邓绥对于这位宫里的老宦官也是相当不错,还给他加了三百户封地。直到汉和帝驾崩八年之后,郑众才最终去世。而在他去世之后,他的这个爵位则是由他的养子继承,并且一直传到了东汉末年。

客观来说,郑众帮助汉和帝发动政变之后,汉和帝其实并没有直接让他进决策圈。虽然汉和帝有事的时候会问他一些意见。但当时的郑众确实没有皇帝顾问的头衔。估计也是汉和帝比较聪明,很早就想到了宦官干政的问题。所以,就算他信任郑众,依然不愿意让郑众太多插手朝政。

但谁都想不到的是,郑众的出现依然打破了东汉高层的平衡。自此之后,宦官掌权的大门就被彻底打开了。此后,宦官和外戚开始轮流掌权,并且开始轮流互杀。

不过严格来说,这其实也不是汉和帝的责任,更不是郑众的责任。真正的责任,在于当时的政治制度。

在东汉政治体制下,皇帝处理朝政必须得找人商量。因为皇帝本人的智力始终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个人想明白所有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能找谁商量呢?基本上也就是大臣、外戚和宦官了。

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皇帝本人可以做决策,同时皇帝也比较勤奋,愿意每天按时上朝,这套体制其实没问题。但问题就在于,东汉后期的皇帝基本上寿命都不长,很多都是少年登基。而当小皇帝无法处理朝政的时候,国家的决策权,就只能由大臣、外戚和宦官这三方争相把持。大家都想拿到最高决策权,并且愿意为此付出足够的代价。

戚宦之争示意图

于是,东汉中后期就出现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情况。比如说,外戚鸩杀小皇帝,外戚和宦官互杀,宦官把持朝政,不让官员说话……这些事情背后真实的原因,其实都是在于争夺最高决策权。

不管原因如何,总之,从郑众开始,东汉宦官掌权的大门算是彻底打开了。此后的一百年里,宦官、外戚,以及士族官员,再加上老刘家的小皇帝,将会轮流争夺最高决策权。而围绕这个问题,接下来,东汉的历史就开始变得非常扭曲了。

0 阅读:9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