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包容,庸者狭隘;智者自渡,庸人自扰!(深度好文)

玄门论道 2025-03-14 11:08:11

生命就像一场旅途,有高峰也有低谷。每个人行于世间路,前途漫漫,诸事未知。当困难成为一条横在面前的河,智者懂得自渡,庸人只会自扰。

一、庸者狭隘,智者包容

古人云:“隔绝者自绝于人,接纳者融汇百川。”

意思是说,拒绝别人靠近的人其实就是隔绝自己,只有善于接纳的人才能得到更多。

“智者搭桥,愚者筑墙”,就道破了处世的大智慧——接纳和包容。

传说,王阳明刚到贵州龙场的时候,当地人把他误认为成入侵者,百般加害。

然而王阳明并没有怨恨,反而帮助那里的人犁田耕种,识字读书。

未知世事的人们从未见过如此和善的官员,于是越来越拥戴王阳明。

后来,王阳明创立了心学,开启传道的新征途,当地居民自然而然地成为他最忠实的信徒,将他的学识仁德传遍天下。

王阳明后来的功德成就,离不开那些曾经被他善意接纳的人,不管是官员学子,还是贩夫走卒,在他的心里他们皆是圣人。

正所谓“ 种甚因,结甚果。每个人的福报,皆来自于素日里积攒的善行善举。

生存于世,每个人都不是孤岛,你的过往和前路,都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人倘若太过自私,怕别人分享了自己的利益,在自己的周围筑起了不可逾越的高墙。

那样只会把自己挡在了世界之外,挡住了走向自己的运气,也挡住了外面的阳光。

二、庸者求人,智者渡己

孔子曰:“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真正想做好学问的人,要靠自己钻研领悟;而小人成天爱钻营、一味地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在充满挑战和未知的世间,生命旅途只可向前,无法回头,我们都本能地渴望遇上生命的摆渡人。

风雨时给自己撑伞,困顿时渡自己一程。殊不知,真正的摆渡人是我们自己。

三、庸者自扰,智者渡心

庄子云:“ 乘物以游心”。

顺应自然万物,安静渡心,才可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纷扰世界里,庸者因无谓之事困于情乱于心,而智者懂得修炼心怀世事的格局。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一滴黑墨汁滴在一张白纸上,问被测试者看到了什么。

绝大部分人都说看到了一滴黑墨汁,却鲜有人看到除墨汁外那洁白无瑕的纸。

心之小,小到容不下一滴墨汁;心之大,大到可以装得下万象百态。人生最高级的修行,在于渡心。

生命旅途,有风花雪月,有四季之美;人生在世,有名利诱惑,有嘈杂纷扰。

对于得不到的人、看不开的事,学会坦然放下,对于解不开的结、已成往事的名利,学会从容舍弃。

不要让外界的嘈杂占据自己的内心,不要让眼前的琐事成为困扰自己的藩篱。

随时清空自己的内心世界,定期打理自己的心灵花园,内心装有山河远阔,烦恼才不会有立足之地。

心净了,方可懂得“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怡然。心静了,才会感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

生命之旅,万般艰辛。我们和不同的旅客相逢,因不同的风景驻足,但仍要继续赶路。

漫漫途中,他人困顿时,懂得渡人;风雨兼程时,善于渡己;漫长岁月里,安静渡心。

0 阅读:6
玄门论道

玄门论道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