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今年不管是冷还是热,身上总觉得黏糊糊的,像是穿了一层湿被子?跑医院的越来越多,有人说是胃口不好,有人喊关节疼,还有人天天早上起不来,像被粘在床上一样。
这些毛病,老中医看一眼就知道——今年是个“大寒湿”的年份。
“寒湿”是什么?为啥今年特别严重?你是不是觉得冬天本该干冷,冷一点就多穿衣服,怎么还会湿?这寒湿一来,可不是多穿几件衣裳就能挡住的。它会从天气里钻进你的骨头缝,从食物里躲进你的脾胃,最后直奔你的肾阳,让你从里到外都“凉透了”。
别以为这是小事,寒湿伤的可是阳气,而阳气一垮,整个人就像断了电的机器,啥毛病都能冒出来。
那问题来了:寒湿是怎么一步步伤害我们的?脾阳、肾阳又在人体里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又该怎么补阳、祛湿,保住这一年不被寒湿“打趴下”?老中医今天就带你从头捋清楚这件事。
寒湿从哪里来?今年为何“大寒湿”特别重?今年的天气,大家都有感受,冷得早、冷得快,雨水也多,湿气积攒得比往常厉害。这就是典型的“大寒湿”之年。
寒湿不是凭空来的,跟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关系。
天时:气候变化助长寒湿今年的降雨量明显增加,秋冬季节雨水多,湿气不散,寒气趁机“搭便车”。湿气本就黏滞,一旦跟寒气结合,就成了“寒湿邪”。
这种邪气最容易侵袭人体,尤其是抵抗力弱的人,像老年人、阳虚体质的人,还有经常熬夜、吃凉喝冷的年轻人。
地利:环境湿冷加重病情居住环境也有影响。地下室、久不开窗的房间、潮湿的厨房和卫生间,都是湿气重灾区。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寒湿就会长期侵蚀你的身体。
人和:生活习惯是罪魁祸首寒湿之年,阳气最容易受伤,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又偏偏跟阳气“对着干”。比如大冬天吃冷饮,晚上熬夜到凌晨,工作压力大却懒得运动。
这一套下来,别说阳气,连身上的热乎劲儿都没了。
湿气一旦进入身体,最先伤的是脾阳。
脾主运化,是身体里的“厨灶”,负责把吃进去的东西转化为能量。如果脾阳受寒湿阻碍,灶火烧不旺,食物就消化不好,湿气反过来越积越多。
脾阳一伤,肾阳就要“救场”,肾阳是人体的“根火”,长期为脾阳兜底,自己也会被拖垮,最后变成“脾肾两虚”,人整天浑身乏力,体寒怕冷。
寒湿有啥表现?脾阳、肾阳都在喊“救命”大多数人对寒湿没啥概念,觉得就是天冷多穿衣服,湿气重多喝点热水。
寒湿在身体里的表现可不止这些,尤其是当它开始伤脾阳、肾阳的时候,症状会直接反映在你的日常生活里。
1.寒湿伤脾阳:嘴淡心烦,吃啥都没胃口脾阳被寒湿困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消化系统出问题。食欲下降、腹胀、容易拉肚子,大便不成形,甚至吃完饭还感觉胃里堵得慌。
长期下去,脸色会发黄,舌苔白腻,整个人看着没精气神。
2.寒湿伤肾阳:怕冷、没力气,腰膝酸软肾阳被寒湿拖垮,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虚寒症状。
手脚冰凉、腰膝酸软、怕冷、夜尿频多,甚至有的人开始出现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的情况。
3.寒湿全身作乱:从头到脚都不舒服寒湿伤的不只是脾阳和肾阳,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比如关节疼痛、风湿性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
有些人还会觉得脑袋沉沉的,像戴了顶湿帽子,整天昏昏沉沉,反应迟钝。
补阳祛湿:要对症,更要讲究方法寒湿伤阳气,补阳祛湿是关键。但怎么补?怎么祛?很多人一听说“补阳”就忙着去买鹿茸、杜仲泡酒喝,其实这是误区。
补阳祛湿必须分清体质,对症下药,否则补错了反而加重病情。
1.饮食疗法:用对食材,天天调理食疗是最简单、最安全的祛湿补阳方法。以下这些食材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量搭配:
辣椒、生姜、大蒜:温中散寒,适合寒湿体质的人。
薏米、红豆、茯苓:利水祛湿,适合湿气较重但寒气不明显的人。
羊肉、鹿肉、桂圆:偏温补,但适合肾阳虚的人。
姜枣茶、红糖水:适合女性寒湿体质。
推荐一个简单的祛湿粥:取薏米、红豆、山药各适量,加入几片生姜,煮成软烂的粥,每天早晚各喝一碗,坚持一周,湿气明显减轻。
2.运动疗法:动起来,阳气才能升起来寒湿体质的人大多阳气不足,而阳气是靠动起来养出来的。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瑜伽,都能帮助你激活身体里的阳气。
同时,适当晒太阳也很重要,尤其是早晨的阳光,可以帮助驱散体内的寒湿。
3.中药调理:因人而异,找准根本中药调理是补阳祛湿的重头戏,但必须在中医指导下进行。常用的中药包括:
四君子汤:健脾祛湿。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
理中汤:温中散寒。
注意,中药讲究辨证施治,不能自己随便买药。
4.避免寒湿:从生活细节入手少吃寒凉食物:如生冷水果、冰镇饮料。
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腹、膝盖、脚部。
保持干燥:家里定期通风,避免受潮。
总结:寒湿之年,养阳才是硬道理今年的大寒湿,正是考验身体阳气的关键时期。阳气是人体健康的根本,只有守住阳气,才能抵御寒湿的侵袭。
通过饮食调理、运动养阳、中药调补,再加上避免寒湿侵入,你完全可以在这个寒湿之年,保住健康,挺过难关。
记住:补阳祛湿,贵在坚持,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慢慢调理,才能养出一个真正的“暖身子”。
参考文献
《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
《黄帝内经·素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寒湿体质调理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