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军委决定将原来的六个大军区,扩大为十二个大军区

一风历史 2025-02-06 17:09:2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继续南下和西进,到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后,中国大陆各省市(除西藏)基本解放。当时,各省市都成立了军区(含警备区),负责当地的军管和军事工作。各省市的军区直接受六大军区管辖。

六大军区划分

六大军区的建立,主要根据中国传统的六大区域构成,它们分别是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由这些地区组成的军区,当年就称为“六大军区”: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

六大军区的司令员除高岗外,1955年授衔时,都是共和国元帅。解放初期按照大行政区成立大军区,是便于实行对新解放的城市进行军事管理,便于大规模的部队调动和统一指挥,便于开展剿匪和土改运动。

到了1955年,军委感觉实行全国六大军区管理区域范围太大,不利于集中军事力量。遂决定缩小大军区架构,变地域军区制为地区军区制,将原来的六大军区调整为十二大军区(1956年福建和江西两省从南京军区分出成立福州军区后为十三大军区)。

当年的十三个大军区,除了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军区单独负责一个行政区域外,其它各个大军区,一般都是负责两个省市区以上的行政区域。大军区的驻地都安排在省城,因此就按照省城的地名称呼军区(除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军区外)。十三大军区成立后,各省仍然保持有省军区编制,直辖市保持有警备区编制。

十三大军区第一任的司令员,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沈阳军区(邓华上将)、北京军区(杨成武上将)、济南军区(杨得志上将)、南京军区(许世友上将)、广州军区(黄永胜上将)、武汉军区(陈再道上将)、成都军区(贺炳炎上将)、昆明军区(谢富治上将)、兰州军区(张达志中将)、新疆军区(王恩茂中将)、内蒙古军区(乌兰夫上将)、西藏军区(张国华中将)、福州军区(叶飞上将)。

十三大军区划分

从1956年到1985年,解放军十二大军区架构基本保持着(1967年内蒙古军区撤销并入北京军区),直到1985年解放军裁军100万。十一大军区整编为七大军区:北京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沈阳军区、成都军区、济南军区和兰州军区(武汉军区、福州军区和昆明军区撤编合并,新疆军区改为副大军区级,西藏军区改为省军区级)。

-1 阅读:58
一风历史

一风历史

一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