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的原因是多变的,主要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尿酸高,继而各个关节或软组织中沉积导致炎症反应,从而引发痛风发作。我们在临床治疗时,需要患者降低尿酸水平,来控制痛风。
有痛风的患者我们建议尿酸控制在360以下,而有痛风石的患者我们建议尿酸控制在300以下,以更好的减少痛风的发作。而在这个阶段,不少患者表示“为什么感觉用药后,痛风发作更频繁了”是不是药没有用?但其实,我们在痛风的治疗过程中有一个阶段叫“融晶痛”阶段。
那为什么会有“融晶痛”呢?
痛风患者经历的“融晶痛”是由于尿酸结晶在关节内溶解时引起的。当尿酸结晶溶解时,血液中的尿酸水平降低会再次激活免疫系统,而关节腔中的尿酸浓度依然高,在逐渐融解过程中就会刺激关节和周围组织,导致疼痛和不适感引起“融晶痛”。这种疼痛可能持续几天到几周不等,且可能多次发作。
做到这两点,可有效缓解“融晶痛”:
第1点就是降尿酸,不要降的太快
在服用药物降尿酸时,不要降得太快,比如: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非布司他。在治疗初期,选择小剂量的服用,在观察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出现“融晶痛”症状,待身体适应后,结合总体情况,来逐渐进行药物的增加。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融晶痛”症状。在这一个阶段需要坚持住,熬过这一时期,就能有效的控制住尿酸水平,从而减少痛风复发的风险。待尿酸值稳定在上述说的范围内,且期间并无痛风发作,保持了一段时间后,可与医生沟通,逐渐减药以及后续停药治疗指导。
第2点,配合减半服用止疼药
在“融晶痛”产生时,这种疼痛比痛风急性发作时的症状要轻很多,许多患者是可以忍受的,我们也可以通过服用可以口服一些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来帮助缓解疼痛,但是建议相比较常用的量,要减半。以更好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总之,痛风患者需要配合治疗,在治疗期间不要过度忧虑,有问题及时的与医生沟通,坚持住,就能慢慢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