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麻麻赖赖吖 2024-12-11 18:45:4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 | 麻麻赖赖

毛森这个从浙江江山农村走出来的名字,曾经是军统的特务头子,也是一位深谙权谋和暗杀的冷血刽子手。从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少年,到风云一时的特工,再到美国的无名老者,最后在84岁时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故乡。究竟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人性的迷失,造就了他的一生呢?

1930年,毛森当时还是一名小学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对这一平凡的工作感到厌倦。正值动荡的年代,毛森渴望能有所作为,希望能在这乱世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辞去了教师工作,报考了警察学院,在这里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毛人风。

毛人风是当时戴笠手下的得力干将,他负责挑选各类特工人才。毛人风因在各种业务上的突出表现,得到了戴笠的高度信任。正是在一次审阅学生资料时,毛人风偶然发现了毛善森这个名字,通过这一线索认识到了毛森。经过一番接触,毛森凭借着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能力,很快赢得了毛人风的青睐,被推荐进入军统,成为其中的重要成员。

1932年,蒋光鼐等人公开与蒋介石决裂,在福建成立了人民革命政府。蒋介石非常愤怒,迅速指挥了10万大军,准备对福建的叛乱进行镇压。

为了确保驻扎在福建的国民党军队不再支持反叛,戴笠决定派遣毛森前往福建,暗中进行监视。毛森此行的身份是伪造的记者,这让他能够自由进出各个军事驻地,便于搜集情报。他巧妙地与驻扎在蒲城的张殿基建立了友谊,毛森从张殿基口中了解到,当时福建地区驻扎的多个军队和张殿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个信息对毛森来说至关重要,于是他开始采取措施,确保这些驻军不会参与可能的叛乱。

随着蒋光鼐及其盟友在蒋介石的军事打击下败北,毛森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地位。通过这次行动,他获得了上级的赞赏,也在福州市警察局获得了更高的职务,成为了特警组主任。

到了1945年9月,毛森的权力进一步膨胀,他被任命为汤恩伯第三方面军第二处处长,兼任军统局东南特区区长。此时毛森已经是蓝方情报系统中的重要一员。为了进一步增强自己在这一网络中的地位,他亲自带队执行了一项关键任务:他巧妙地利用假情报将敌人团团困住,成功抓捕了大批变节分子。这一行动大获成功,让他在情报圈中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同时也为他在军统内的晋升铺平了道路。

毛森与毛人凤、毛万里、戴笠并列,被称为“三毛一戴”。这四人都在国民党特务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毛森尤其因其铁血手段、冷酷无情的行为而声名狼藉。作为军统的高层成员,毛森一生的所作所为都充满了血腥与暴力。他的双手沾满了革命者的鲜血,甚至有人形容他为“人间恶魔”,其罪行数不胜数。

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倒台,毛森的命运也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在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后,毛森并没有得到他期待的高位和权力,沦为了蒋家内部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曾是蒋介石亲信的得力助手,在台湾政治格局变化的背景下,他很快发现,蒋介石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处境开始变得微妙而危险。最终他不得不选择远赴美国,远离原本的战友和昔日的荣光。

1992年,毛森收到了一个令他震惊又无比复杂的消息:他被允许回家乡浙江探亲。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瞬间击中了他内心深处那个早已被他遗忘和抛弃的柔软部分。对于毛森来说,回乡意味着重返一个地理的空间,更是一场心灵的深刻旅程——是一次自我救赎,亦是一次不可逃避的审判。

这次归乡毛森除了探亲和祭祖之外,还特别登上了江山的江郎山,寻访当年自己熟悉的旧地。这座山承载着他少时的记忆,毛森在山间徘徊,曾经的风景依旧,可他心中却波涛汹涌。

当他回到住处时,陪同人员轻声提醒他,按照当地的习惯,他应该写下一些感激的话语,在沉默了片刻后,毛森拿起了笔,在纸上写下了“谢谢亲爱的乡亲们”八个字。简短的几字,承载了他心中复杂的情感。这是对故乡的告别,也是对一生风雨飘摇的命运和深重罪行的某种隐晦表达。

离开大陆的那个年代,炮火硝烟仍弥漫在天空,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家。几十年后,毛森再度踏上这片曾经动荡不安的土地时,他发现家乡已经焕然一新。回到杭州,他看到的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残破不堪的城市,是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繁华都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繁忙的商业区和琳琅满目的商店昭示着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杭州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都充满了新生的气息。

他站在这座城市的高楼顶端,远眺那已经不再熟悉的风景,内心充满了自豪和复杂的情感。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不禁感慨万千:“共产党了不起!人民政府了不起!”他见证了一个国家从战乱中走向安定,从贫弱到富强的历程。此时此刻,面对眼前日新月异的祖国,他的内心难以抑制的流露出些许欣慰与感激。

最终毛森不得不告别这片曾经赋予他许多记忆的土地,返回美国。四个月后,他因病去世,带着许多未曾解开的心结和过去的重负离开了人世。在临终前,毛森将自己一生的积蓄交给了家人,并做出了最后的叮嘱:“把这些钱捐给家乡的学校,算是我为家乡做的最后一点贡献。”这或许是他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抉择、错误与悔恨之后,能够为自己的一生写下的最后一句“遗言”。

不可否认毛森确实在他晚年的时候为家乡做出了一些贡献——他为家乡的教育提供了资金支持,试图用这笔捐款为后代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这一切与他曾经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并没有直接联系。我们无法否认他的贡献,也无法忽视他一生所走的那条血腥道路。对于毛森来说,或许他自己也知道,这些贡献虽然弥足珍贵,但绝不能成为他所有行为的辩解或赦免。

他最后的善举表现出某种悔过的诚意,这并不能掩盖他曾经犯下的罪行。这些罪行是历史的伤口,也是一代又一代人无法抹去的记忆。毛森的悔意或许真实,可它并不能为他过去的行为提供任何免罪的理由。历史的评价是冷酷的,它既不容许赎回,也不允许逃避。

参考资料:上海解放前 地下党员和国民党投诚者曾遭枪决(图)(7)-中新网

0 阅读:8

麻麻赖赖吖

简介:麻麻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