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溺水急救指南之一

淙淙健见 2024-05-02 08:27:22

全球每年约有 236,000 人死于溺水,尽管这一数字被认为低估了真实数字。溺水对年轻人的影响尤其严重,可能对患者、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的个人、情感和经济后果。

根据 2002 年世界溺水大会的定义,溺水的标准定义是“由于浸没或浸入液体而导致呼吸障碍的过程”。受报告心脏骤停数据的乌特斯坦风格的启发,标准定义仅允许溺水后出现3种结果:非致命性溺水(有或没有发病)和致命性溺水。该定义基于这样的理解:“当人的气道低于液体表面或水溅到脸上时,就会发生呼吸障碍。”然而,在此定义中同时包含淹没和浸入可能会导致与专门与冷水浸泡相关的大量生存和救援工作产生混淆,这些工作更多地关注体温过低而不是溺水。出于这些指南的目的(可能包括冷水条件),有必要进一步区分。“浸没”是指气道高于水面的情况,而“浸入”是指气道在水下的情况。因此,浸没冷水中可能会导致体温过低(并且只有在通过溅水有足够的气道暴露的情况下才会溺水),并且在任何水温下浸没都可能导致溺水。

救助溺水病人到达患者身边

在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在水生环境中,需要特定的技能、训练和身体能力。水生环境的物理特征千差万别,从水池到湖泊、河流、海洋、湍急的河水、冰场景等,每种环境都需要不同的设备和技术救援培训。

推荐:我们建议未受过正规水上救援训练的人员尝试从安全位置进行救援,方法是伸手抓住溺水者、向其扔绳子或漂浮物或划船。接受过正规水上救援训练的人员应当根据其训练水平并配备个人防护和安全装备进行水中救援。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推荐特定的救援设备。如果有专门的救援设备,参与者应熟悉该设备的位置和用途,并应指派经过适当培训的指定救援人员在水上救援时使用该设备。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水下车辆中的患者

水下车辆被困和溺水造成的死亡通常不被归类为溺水死亡,这使得准确追踪此类溺水的流行病学的尝试变得混乱。

推荐。我们建议在初始漂浮阶段,进入水中后立即逃离水下车辆。如果车辆仍然漂浮,我们建议人们爬出并留在车辆顶部。如果车辆正在下沉,他们应该在离开车辆后远离车辆并走向安全地带。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水中复苏

溺水病人的主要生理损伤是脑缺氧。其快速逆转是溺水复苏的首要目标。就本指南而言,水中复苏 (IWR) 被定义为尝试为仍在水中的溺水患者提供通气。这不适用于胸外按压。当伤者和救援者在水中时,不可能进行足够的胸部按压,因此不应尝试。

推荐:我们建议仅由受过充分培训、具备能力和设备的救援人员考虑 IWR,以便在水生环境中安全有效地执行该技能。水生条件必须足够安全,以便救援人员执行 IWR,并且从水中的救援点必须足够远,以保证尝试完成这项技术上困难的任务。如果情况太危险而无法安全执行任务,则会指示快速救援,而不会延迟 IWR。我们建议不要尝试在水中进行胸外按压;应尽快安全地救出所有没有脉搏的溺水患者,以便尽早开始有效的胸外按压和通气。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初步复苏心肺复苏和气道优先顺序

由于低氧血症在溺水的病理生理学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最初的复苏应侧重于建立和维持呼吸道通畅并提供最高浓度的氧气,其中可能包括正压通气。

推荐:向大脑供氧对于溺水患者成功复苏至关重要。我们建议在初始复苏时优先考虑建立气道和提供氧气。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除了使用传统的气道呼吸循环模式进行胸外按压外,我们还建议进行正压通气。如果有高级气道可用且放置正确,则在进行连续按压的同时,以指定的时间间隔(每 6-8秒)进行呼吸。对于没有接受过人工呼吸训练的行外人,我们建议仅进行按压心肺复苏,而不是不进行干预。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氧合

很少有大规模研究评估不同气道辅助设备对溺水患者的复苏作用。尽管理想的人工呼吸包括补充氧气和正压输送装置,但如果无法补充氧气,任何数量的氧气输送(例如,口对口、袋阀面罩 [BVM] 与环境空气)都比没有好。

推荐:对溺水患者进行复苏时,我们建议最初以可用的最高浓度输送氧气。对于呼吸窘迫或呼吸骤停的患者,我们建议采用正压通气而非被动通气。如果有多种方式可用,则应使用最有效地输送最高浓度氧气的方法。如果某种方式或设备失败,我们建议尝试 BVM 或口对口通气。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自动体外除颤器

虽然脑缺氧是溺水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但长期低氧血症也可能发生缺氧性心肌损伤。通常,溺水患者最初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然后出现心动过缓、无脉性电活动,然后由于事件的缺氧性质而出现心搏停止。在溺水患者中,心室颤动 (VF) 很少见,发生率不到 10%;因此,不应在尝试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时延迟通过通气和按压来逆转低氧血症。

推荐:溺水时出现可电击节律的情况很少见,因此我们建议不要在溺水复苏的最初几分钟内使用 AED,以防止干扰氧合和通气。如果条件允许且资源允许,在解决氧合和通气问题后,应在溺水患者复苏期间使用 AED。在潮湿环境中不禁止使用 AED。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腹部冲击

溺水是指水阻塞气道,造成脑缺氧;在某些情况下,少量的水会被吸入肺部。这可能导致肺不张、直接细胞损伤和肺水肿。即使在失去知觉后,也可能会反射性地将水从下咽吞入胃中。推荐:由于可能导致通气延迟、无法清除气道中的液体以及呕吐加重,因此不建议采用腹部冲击(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溺水患者进行复苏。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颈椎注意事项

对溺水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颈椎损伤的发生率较低(0.5%至5%),并且大多数损伤与高处跳水有关。

推荐:我们建议在制定或审查机构方案时查阅最新的野外医学会实践指南,了解有关可能的脊柱损伤的现场治疗的内容。表现出脊柱损伤证据(例如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有高风险活动史或表现出精神状态改变的溺水患者被认为脊柱损伤的风险较高。该人群的治疗注意事项应根据最新版本的野外医学会脊髓保护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低温

水在大约 33°C (91°F) 时呈热中性。由于大多数患者在温度低于此温度的水中溺水,因此伴有体温过低的情况并不少见。

推荐:我们建议对体温过低进行评估和治疗。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复苏后管理氧合/通气机械通气

没有文献比较针对溺水患者的院外或院内机械通气 (MV) 策略。

推荐:我们建议溺水患者遵循肺保护性通气方案进行机械通气。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无创正压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NIPPV)已在院外环境中成功使用。

推荐:我们建议仅对有轻度至中度呼吸道症状的警觉溺水患者考虑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对于因潜在误吸而表现出精神状态改变和/或伴有呕吐的任何患者,应小心谨慎。推荐薄弱,证据质量低。

诊断放射学检查

几项针对溺水患者的回顾性急诊研究发现,最初的胸片与动脉血气水平、结局或去向无关。

推荐:我们不建议常规进行初始胸片检查,因为检查结果与动脉血气测量或结果无关; 胸片可能有助于追踪患者病情的变化,但如果在就诊时获得,则不能用于确定预后。我们不建议常规进行初始头部 CT,因为正常的初始头部 CT 对溺水患者没有预后价值。除非临床状态发生变化,否则不建议对清醒且警觉的溺水患者常规使用神经影像学检查。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实验室检查

对于精神状态改变或意识水平下降的患者,实验室评估可能导致溺水事件的其他原因(例如低血糖或中毒)可能会有所帮助。有症状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可用于帮助指导呼吸复苏。

推荐:我们不建议对溺水患者常规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或电解质检测。对有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例如紫绀、低氧饱和度、呼吸急促、持续性心动过速)证据的患者进行动脉血气检测可能有助于指导呼吸干预。对于精神状态无法对复苏做出反应或淹没的初始原因未知的患者,应考虑对精神状态改变或任何诱发事件的原因进行实验室检测。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其他治疗抗生素

尽管吸入水中存在的微生物最终可能导致肺炎,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表明溺水患者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有益处。

推荐:我们不建议在溺水患者的初始治疗中进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初次复苏后,如果出现肺炎,应通过咳痰或气管内吸出物细菌培养、血培养或尿抗原检测来指导治疗。如果没有这些检查,治疗决定应基于临床检查,重点关注肺部或全身感染的体征(例如发热、痰液增多、肺部听诊异常)。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皮质类固醇

皮质类固醇历来用于溺水患者,以促进肺部恢复和表面活性剂的产生。然而,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对溺水患者进行经验性皮质类固醇给药。

推荐:我们不建议常规给予皮质类固醇专门用于治疗溺水患者。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有针对性的温度管理

轻度治疗性低温 (TH) 已被证明可以降低脑氧利用率并改善目击心室颤动心脏骤停患者的神经系统完整存活率。

推荐:尽管目前的文献推荐在心脏骤停后的救治中使用 TTM,但没有足够的证据鼓励或阻止溺水患者诱导或维持 TTM。推荐薄弱,证据质量极低。

0 阅读:0
淙淙健见

淙淙健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