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这是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原文。本章主要论述了无为之道,取信之道。也可以说是践行之道。
上一章是认知之道,本章就是践行之道。上一章是论述知,本章就是论述行,二者合一就是知行合一。
人生在世,不过就是为学、为道,也就是求学、求道。有的人在家中学,有的人在学校中学,有的人在社会中学。这也就是所谓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人一生所学也就只有这三种而已。
人们之所以求学是为了求知,是为了提高认识和认知。求学的目标与目的是知,但是求学的过程与行为,却又是行。
所以,无论为学还是为道,都不是单纯的知或行,它们本身都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行动。
为学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吸收、积累,并对万物分门别类的过程。
为道的过程,就是归纳、总结、抽象,并探秘万物本质规律的过程。
为学是为了不断收集和扩展有关于万物表面现象的一切信息;
为道则是为了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让人们能够真正的利用它们。
每一个人自从一出生开始,就可以说是:既在为学,也在为道。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只不过就是:有的人学问深,有的人学问浅;有的人道行高,有的人道行低。人一生都在为学,人一生也都在为道。
为学的场景只有三个,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会。
为道的场景,则随时随地、时时刻刻都在进行。
只要人们还在思考、还在动脑,那就都是在行道。只不过就是有的人道行低,有的人道行高罢了。
为学并不容易,所以有的人学问深,有的人学问浅。为道也不容易,所以有的人道行高,有的人道行低。
在古代,由于生存的压力,人们整日为了生存而奔忙,很多人都不知道上学的好处;
在现代,由于道学的晦涩难懂,大道无形、道隐无名,很多人都不清楚“道”是否存在。
人生应该如何求学?如何求道?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其实,求学求道很简单,求学求道就是为学为道。为学,就是指每天的学问与知识都要增加一点、增益一点。如此一来,长此以往,人们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博学。而为道则相反。
为道,就是指每天的知识与学问都要归纳、压缩、合并一些。长此以往,人的道行就会变得越来越高深。有些人甚至可以一眼看懂他人的内心,或者一眼看清事物的本质。
为学是为了吸收知识、拓展知识;为道是为了运用知识、践行知识。
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不仅万物皆负阴而抱阳,善恶、前后、难易、高下、大小、增益等也都是阴阳。一前一后、一文一武、一张一弛、一损一益,都等同于一阴一阳。
益,是增益、增加;损,是归纳、总结、合并,就相当于是减损、减少。
所以,损不是真的减少,而只是归纳、总结而已。
这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真正意思。“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是益之又益,以至于博学,以至于无可增益;
为道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可减损,以至于归纳于一,以至于无为,以至于无法再减损。
当你在为道的过程中,已经可以做到无可减损的时候,那么就说明你的道行已经极为高深了。
当你能够把万物归纳为一的时候,也就能一眼看清万事万物的本源与本质了,也就可以实现无所不为了。
万物归一,便是无为。无为之道,便是得一之道,也是执一之道。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得一之道,就是无为之道,就是无可损之道,就是万物归一之道。
无为而无不为,就是指执掌万物本源之牛耳,便可以实现无所不为。
无为,不是不为,而是执一而为。谁才可以做到执一而为呢?唯有圣人。这也就是所谓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其恕而已矣”。
孔子也是执一而行,其一为“恕”。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取天下,是指取信于天下,就是取得天下人的信任。
要想真正取信于天下人,需要在和平、安宁、无事的时候进行。等到天下动荡、危机、有事的时候,无论做多少努力,都不足以真正取得天下人的信任。
在天下人之间,如果要建立起互相信任,只能在安宁、无事、平和的状态下进行,才会有效果;
也就是说:在混乱、动荡,充满危机的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难真正的建立。人们常说:“同享福,共患难”。
假如人们在同享福的时候,无法相互建立起信任,那么在需要共患难的时候就更难建立起信任。
在一天之中,开心的时候,就是享福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就是患难的时候。
在士兵之中,不打仗的时候,就是享福的时候;冲锋陷阵的时候,就是患难的时候。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只能在无事的状态下获得。及其有事,则不足以取天下。这就是取天下的根本之道,也叫做无为之道。
然而,世人大多都喜欢在无事的时候,在和平、安宁的时候,胡乱地作为,只知为己,不但不去建立信任,反而任意践踏彼此的互信。
圣人常以无为取天下,不肖之人常以有为失天下。
贤人常以执一保天下,庸人常以刚愎乱天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复归为一。万物归一,就是道损为一,就是道损为无。无为之道,就是万物归一之道。
圣人执一,就犹如圣人无为。
平常人执掌万物,圣人执掌道一。
道即是万物。万物与道,本是一体。
万物皆有表里(阴阳)。万物是万物之表,道是万物之里。
瓜子,学,伏羲纪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年纪越来越大,生命越来越短!俗语,年龄越大,离死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