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怒斥3个师长,聂凤智忍不住顶嘴:你不停地骂,这谁受得了

思天阅览过去 2025-03-19 18:26:43

“打仗前说得头头是道,一打起来什么也不是!”

解放时期的一天,华野九纵司令部传出一阵怒骂声。司令员许世友恨铁不成钢地看着面前刚打了败仗的三位师长。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多说一个字。大家了解许司令的脾气,都清楚在他生气时顶嘴无异于火上浇油。

结果就在这时,一旁的师长聂凤智忍不住了,直接开口道:你不停地骂,这谁受得了?

此话一出,许司令瞪大双眼看向了他……

明知司令员正在气头上,聂凤智为何敢顶撞他?许世友又是什么反应?

艰难的从军历程

众所周知,许世友将军手下名将如云,但要说他最偏爱的,恐怕没人能比得上聂凤智。

两人是湖北老乡,都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性情也是一样的爱打抱不平、正直豪放。

聂凤智在刚参军时,被编入了红四方面军第一师一团七连,担任勤务员。他的师长是徐帅,团长是王树声大将。

而彼时的许世友也在这个部队中,但他担任的则是一团的另一个连的连长。两人虽然在同一个部队中,但却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交集也并不多。

后来两人共同参与了鄂豫皖苏区反围攻战斗、建立川陕苏区以及长征等著名军事活动。

抗战爆发后,许世友被调到山东前线作战,而聂凤智则进入了红军大学学习,此后便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而他在后方一待便是七年。聂将军心系前线,也曾多次请求带兵到前线作战,但当时抗日干部稀缺,中央为了让他培养军事人才所以一直没有同意。

直到1943年,胶东部队进行了一次改编。许世友为了加强山东的抗日力量,亲自向中央要来了聂凤智。

就这样,他才得以在多年后重回战场。

其实早在红军时期,许世友对聂凤智的军事才略有所耳闻。如今特意将他调来与自己协同作战,也是因为许司令早就有这个想法。

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强将带精兵”。

为了让聂凤智能最大限度施展自己的才华,许世友特意将自己的骨干部队13团交给了他,让他担任团长。

这个团因为经常打胜仗,所以战士们多少都有些傲气。一听司令员给他们派了一个“教书先生”给他们当团长,大家不免都有些情绪。

有人甚至还说:“秀才拿枪不成,打仗更是不成。”

然而,许世友却并不理会这些争议,而是始终坚定着自己的选择,无条件地支持着聂凤智。

见到司令如此看重自己,聂凤智感动不已。所幸他不负所托,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改变了大家对自己的看法。

深受器重

之后,他陆续参加了莱阳、高密、威海等战斗,因为谋略有方,作战勇猛,他几乎是屡战屡胜,直接将13团带成了“老虎团”。

几仗下来,战士们皆心服口服,纷纷认可了他的能力。

许世友也非常满意,不久后,他便将聂凤智提拔为中分区海司令以及五师师长。

抗日战争刚结束时,中央本想调聂凤智挺进东北。但许世友不舍得这员猛将,于是亲自向中央求情,将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华野成立后,许世友担任九纵司令时,又特意将聂凤智提拔为参谋、副司令,让他担任自己的副手。

后来他升任山东兵团司令后,又特意将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九纵交给聂凤智,可见他对这位部下的器重。

而聂将军也从未让他失望过,不管是在打仗还是为人处世上,他的行事风格都非常对许世友的脾气。

在1946年,解放战争刚开始没多久,聂凤智便因病住进了医院。当时许世友过来看望他,一言不发地坐在床边。

聂将军一眼便看他有心事。在追问了一番后许司令才告诉他,原来是灵山久攻不下,牺牲了不少战士。

聂凤智听后便立即要求出院上战场。此时他刚做完手术没多久,刀口还没愈合。

他直接找来一条长绸布,裹紧伤口,驾着马提着枪就奔赴了前线。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后,灵山终于被我军拿下。许世友收到捷报后欣慰地对他说:“你现在可以安心回去养病了!”

结果聂凤智解下绸布一看,他的伤口竟然在战场上愈合了!

经历了这件事后,许世友便对他更加看重起来。

1947年,在胶东保卫战结束后,华野总部又传来命令,要求山东兵团切断济南到青岛的联系,策应华野在中原作战。

当时部队刚经历了几场大仗,大多同志都提议,应该采用比较稳妥的作战方法,从近到远,步步推进。

但聂凤智却认为,驻守在周村的敌军是刚从羊山集战役中被打垮的部队,士气低迷,他们不如来个远程奔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当时赞同他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多,但在许司令的支持下,部队决定采纳他的意见。

随后,我军连夜奔袭几十公里,在一个雨夜全歼敌人守军。

不过在后来的总结大会上,还是有人批评聂凤智说,这次作战太过大胆,不应该提倡。

但许世友当时就驳斥了这种想法,谭震林也说,仗打赢了怎么能叫大胆,军事斗争本来就该这样,不怕打,就怕不打。

久而久之,聂凤智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而他与许世友之间的友谊也变得越来越深厚。

熟悉许司令的人都知道他脾气大,他开会或训话时一般干部都不敢说话。但唯独聂凤智胆子大,他不仅敢对他开玩笑,甚至还敢当面“顶撞”他。

而面对他种种“出格”的行为,许世友也从未生气过。

一生的友谊

1945年,日军刚投降没多久,聂凤智奉命去接管青岛。

但等他侦查了一番后却发现,敌人并未撤出青岛,于是他立即给许司令打电话汇报情况。

当时他和对方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许世友问他到哪了,他故意回答说已经进入青岛了。

要是换作别人,许司令肯定要恼火一阵。日军还未撤出青岛,他们没搞清楚状况,也没上报便一声不吭地打进去了,这还得了?

然而许世友只是严肃地问,怎么这么快就攻进城了。

聂凤智知道再开玩笑就不好了,于是实话实说,他们还在青岛外面等着。

一听这话,许世友也没有怪他,只说了一句“打不了就算了”。

从这短短两句话中就不难看出,许世友实际上是把所有决定权都交给他了。不管是撤是进,打不打的进去,许世友都不会怪他。

看到司令员如此信任自己,聂凤智其实也是很惊讶的。

还有一次许世友是真的动了气。那是在1947年,华野九纵奉命到北河神庙消灭敌人,最后却遭遇失利。

刘涌、孙端夫两位师长担心司令员发火,又想起聂凤智是唯一敢直面许司令的人,于是便拉了他一起去作报告。

结果三人刚到地方,许世友便毫不留情地批评道:“打仗前说的头头是道,上了战场什么也不是!我看应该叫‘常败将军’!”

几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许世友越骂声音越大,结果就在这时聂凤智终于忍不住了,直接说道,老首长骂够了没有?你不停地骂,这谁受得了?

然后他又抱怨道,他们从昨天到现在一口饭都没吃,光在战场上杀敌了。现在他们来请罪,他还一直骂人,他们心里好受吗?

听了这番话,许世友瞪大眼睛看向他:“你们都还没吃饭?”

聂凤智便又说了一句,仗打成这样,谁还顾得上吃饭。

许世友果然不说了,立即命令警卫员去做蛋炒饭,让三位师长填饱肚子再说。

就这样,这场战斗总结大会在三位师长吃蛋炒饭的氛围中结束了。

其实很多人因为许司令脾气大从不愿意对他提相反意见,总是顺着他的意思去做。

殊不知他心里喜欢的就是聂凤智这种有什么说什么,敢和他“顶撞”,敢和他争辩的将领。

因为他知道,这是聂将军出于对工作负责,对部队负责的表现。

这也是为什么,许世友一直看重他的原因。

晚年时,许将军退休到南京生活。当时聂凤智正好是南京军区司令。

那段时期,即使老首长已经退出军队了,但聂凤智依旧隔三差五地就去他家里拜访。

许世友爱狩猎,但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坐在车上指挥工作人员狩猎。渐渐地,除了警卫员,也没什么人能陪他出去。

聂凤智当时也身患重病。但当他得知老首长身边没人陪后,便坚持拖着病体陪老首长散心。

1981年,南京军区举行阅兵仪式,聂凤智特意邀请许世友前去参加。

结果对方却以自己已经退休,“不在其位”推拒了。其实他还是担心抢了聂凤智的风头。但在聂将军的再三坚持下,他最终同意了。

那天75岁的许将军与聂将军一起登上检阅车,接受着战士们的敬礼。

那一刻,两位年迈的老将军,似乎又回到了并肩作战的那个年代。

参考资料:

【1】猛将许世友:只容忍聂凤智顶撞自己,历史网,2017年8月24日。

【2】猛将: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作者:陈冠任。

0 阅读:7
思天阅览过去

思天阅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